文 /王济强
小学体育课堂质量的提升应当从多个层面入手,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性特点,围绕体育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案。此外,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优化课堂学习模式、训练方式,加入多样有趣的体育游戏以及竞赛机制与综合评价,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质量。采用“学、练、赛、评”四维结合的创新体育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与兴趣。
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授课效率,首先需要了解学生最基本的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开朗,喜欢游戏和玩耍,好奇心强,但同时他们的专注力、自控力较弱,注意力容易分散。体育教师应当根据现阶段的教学方案和学生特点去策划教学内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拓展,加入体育游戏、团队合作、运动竞赛等多样化内容,穿插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展现出体育的多样化、趣味性、高质量与创新力。
小学体育课堂上的器材、场地、课堂气氛、练习方式等,对于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不同个性、不同性别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成长需求,构建有助于增强小学生体育学习主动性和训练积极性的良好课堂环境。打造有趣、开放、自主的小学体育课堂,赋予小学体育课堂更多的新意、创意和亮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体育新课程改革理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结合,正面引导学生们去主动学习体育、参与体育锻炼,并将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性指导等教学形式融合起来,搭建以学生为本,师生之间良性双边互动的体育教学模式。拉进班级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距离,以言传身教、生生互动、师生合作等手段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推进小学体育课堂的高效教学。
过去体育课程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十分单一,基本是根据期中、期末体育各个体测项目的最终成绩来判断,并没有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考量,这就会使得一部分上课认真积极但本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降低对体育课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会大幅度减弱。因为教师的评价只看重最终的体测成绩。为了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质量,课程评价体系需要做出优化,从多个维度去评判学生,例如:上课态度、练习量、团队精神、友爱互助、体育特长等多方面。把更多的注意力关注于学生本身的成长与进步,杜绝用单一的成绩去评判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
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水平与授课质量,可对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练习方式、授课模式四个大方面入手,建议采取“学、练、赛、评”四项结合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打造真正有质量、有水平、有品质的体育课。以下就“学、练、赛、评”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实际运用策略展开阐述。
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课堂上不可缺失的存在,体育游戏也被称作“体育课的佐料”。小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与喜爱是与生俱来的,体育游戏很好地将体育锻炼与游戏元素结合到了一起,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中既能够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也完成了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教师可从“学”方面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去设计一系列体育游戏,带领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各种体育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保证每节课的教学安排合理,流程顺畅。此外通过体育游戏中的表现,教师也将通过观察来初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控学生目前的身体各项素质以及体育技能水平,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举例说明,在对水平三学生教授《弯道跑》的时候,体育教师应当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性特点在课堂中加入体育游戏,在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快乐与自信。在这次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基本理解弯道跑的技术原理,初步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动作,首先,体育教师要带领学生列队与热身,然后宣导这次体育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弯道跑,为学生细致地讲解弯道跑技术动作,体育教师一边说明一边亲自示范,学生跟练,互相纠正动作,随后老师逐一检查动作,针对性指导,学生将有一定的自由练习时间。随后,通过“官兵抓强盗”的 追逐跑体育游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官兵”或“强盗”,在这个追逐跑游戏活动中扮演“强盗”的一方将要围着 操场进行弯道跑,而中途会有二到三个“官兵”从不同的方向追逐,假设“强盗”在终点前被“官兵”抓住即为失败,顺利到达终点则为获胜。“官兵”不可逆向追逐或脱离跑道,触碰到“强盗”的衣角即为成功。假设“强盗”到达终点后,没有暂停游戏,则双方角色立刻互换,原来的“强盗”变为“官兵”可以去追逐其他人,逆向沿着跑道追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能以及速度、耐力来选择是否终止游戏。可根据学生本身的情况来调解难度和游戏时间,将学生对于游戏的兴趣转移到了对弯道跑的学习兴趣之上,在游戏中他们将会使用刚才学习过的技术动作,包括呼吸、步伐、摆臂等,借助体育游戏形式来达到发展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目的。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很大程度上也与学生们的练习态度有关,尤其是一些田径运动项目训练起来相对较枯燥、单一。为了改善类似问题,体育教师可在原有体育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丰富多样的器材,以及有趣的练习方式,采取小组合作练习,尽可能让班级每个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课堂练习中来。采取学生互相帮助、团队合作的练习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假设个别学生遇到了技术、体能或是个性方面的问题不敢尝试,可让其他学生去鼓励和帮助,营造出班级整体友善互助的体育学习氛围。
以小学三年级体育课堂教学《50米跑》为例,中年级学生处于水平二,这些孩子的性格好动活泼,爱玩爱闹,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三年级的孩子此时已经有了自己对运动项目的偏好,枯燥沉闷的课堂跑步训练很难让学生们激情投入激情,那么体育教师可将少儿趣味田径常用的软式器材应用到日常训练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以小组方式训练并且互相比拼。在开展小学二年级50米短跑训练时,50米短跑更讲究爆发力、速度,是快速跑的典型项目,这次课堂训练的目标一方面训练学生50米跑的技术、速度、身体素质以及心肺 功能。首先,教师会将班级学生划分为6个小组,随机抽签,从50米跑练习中挑选成绩最好的6名学生任命为队长。随后,在老师的说明和指导下,学生可借助便携式起跑器、体能训练绳梯等器材进行自由练习,队长要带领队员们开展体能、速度、反应能力、起跑动作的训练,以学生去带动学生练习,互相帮助和纠正技术动作,在必要时教师可给予针对性的意见和辅导,队长要把队员的50米跑成绩记录下来,并且提出自己的训练方法,带动所有队员针对薄弱环节去加强练习。然后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6支队伍将会举行一次小小的记录挑战赛,每支队伍将会轮流上场50米跑进行同场竞技,队长不仅要和其他队伍队长一起PK,更要鼓励其他队员努力突破自己的极限,看哪些学生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破自己的记录,进步最大。
最后体育教师将会对比每支队伍学生的首次50米成绩与小组训练后的成绩,根据实际成绩的进步情况选取最佳进步奖、最强队长、破纪录小达人等,通过正面的引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体育课堂竞赛一方面能够考察学生们的实际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他们的身体素质,另外一方面可营造出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与体育竞技氛围,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中涵盖了许多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如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这些运动项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一直深受青少年的喜爱与欢迎。体育教师在教学、授课过程中要留意班级学生的个性、喜好与特长,在体育课上定期组织各类比赛,以班级或团队方式开展,让学生投入其中。
例如,首先,在课堂上体育老师要先让学生体验球类运动的乐趣,通过课堂上的小型“比赛”,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的提升,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需求去教学。在热身之后,教师将会告知今天的教学主题,请班级里的男女同学一起投票,大家举手选出最想要参加的球类运动,女生大多偏向于羽毛球、排球和乒乓球,而男生的选择基本是篮球、足球。最后根据男女学生的偏好差异,定下了羽毛球,体育教师将会对班级学生一视同仁,教授他们最基本的羽毛球规则,准备好器材让学生先适应起来,并指导他们熟悉正确的握拍方式、挥拍、接球的动作。然后,班级学生将分为男女两个大组共同比拼,体育教师负责陪练,由于之前大部分学生没学过羽毛球,每位学生有一次机会选择对手进行现场演练,让他们进行羽毛球比赛。这时候,学生们为了赢得胜利,会更加投入到技术动作的练习中。随机组队,进行一对一单打或者男女混合双打,营造出活跃、积极、热烈的体育运动氛围。
当练习比赛结束后,体育教师可对刚才学生们比赛时的表现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纠正发球姿势,让他们快速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即增加了小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以及运动潜能。
小学体育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当是多维度的、综合性,杜绝不合理、刻板的测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体育特长、练习情况、成绩提升等层面去评价和对比。此外,还可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积极推进学生互评、自评的测评模式,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独立性和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关注自我成长的同时,学习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例如,小学四年级体育测试项目包括了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曲、一分钟跳绳与仰卧起坐。为了通过这一系列体育测试,学生不仅要认真参与平时体育课堂上的练习,同时还要花费时间坚持独立练习,学会找出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自测以及自评能力。在进行完某个体育测试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并以一对一的方式让班级学生寻找与自己一同训练的搭档,两个人互相帮助,互相指导,互相评价,借此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此外,体育教师应对每一名学生都表现出关心和尊重,在课堂上以正面、积极、亲切、柔和的手段让学生对教师表现出尊敬和配合,也使得后续的指导和测评环节更加客观、全面。只有充分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够清楚指导他们的潜能与极限在哪里、目前体育学习中的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哪方面的身体素质是需要进一步去训练和强化的。尤其是对于部分身体素质较差、肥胖、性格内向的学生而言,综合、公平的体育测评方式更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每次体育测试结束后,教师可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份自己对于目前体育课堂学习的感受以及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分析,帮助他们学会找出自己的身上的不足与优势。在关注学生体育测试成绩与运动负荷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个性、需求、问题、优势和发展,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的测评方式,给学生树立了自信,培养了体育兴趣,共同提升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体育课程是初级教育阶段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为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个性、兴趣出发去构建高效优质的体育课堂,利用“学、练、赛、评”等教学手段来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整体的趣味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挖掘学生体育特长与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引导学生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共同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