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慧,徐 岷,刘彩林,李晓改,王红梅,叶亚菲,曾 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郑州 450052)
血流感染是最常见的医疗保健相关感染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介入性操作的广泛应用,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3]。耐药菌株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的快速上升,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及时、准确掌握本地区的病原菌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血流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2019年间血培养分离菌株的构成及耐药性,以期为本地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血培养分离细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分离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 全自动血培养仪及其配套专用培养瓶购置于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及配套细菌鉴定卡和药敏卡购置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质控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铜绿假单胞菌 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肺炎链球菌ATCC49619。
1.3 方法 血培养使用赛默飞全自动血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药敏结果的判定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100-S29 标准[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
2.1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 共收集细菌13 456株,分离前十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3 121株(23.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 822株(21.0%)、肺炎克雷伯菌2 038株(15.1%)、金黄色葡萄球菌844株(6.3%)、屎肠球菌727株(5.4%)、鲍曼不动杆菌607株(4.5%)、铜绿假单胞菌521株(3.9%)、粪肠球菌255株(1.9%)、阴沟肠杆菌207株(1.5%)、肺炎链球菌205株(1.5%)。
2.2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 见表1。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38%。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3.7%~15.5%之间。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0%。
表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情况(%)
2.3 非发酵菌耐药情况 见表2。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除多黏菌素B 和米诺环素外,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为59.4%~87.7%。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的抗生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敏感率为68.2%~93.6%。
2.4 葡萄球菌耐药情况 见表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2.1%和84.2%。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
2.5 肠球菌耐药情况 见表4。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青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红霉素的耐药率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4%。
血流感染属于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血培养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了解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有效控制血流感染,降低患者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本研究发现,血培养分离前五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与重庆市2013~2016年的监测结果一致[5]。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2012年、陕西省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2011~2013年及广东东莞地区2017年的监测数据发现CNS 是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6-9]。CNS 的高分离率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导管插管技术相关,CNS是引起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但同时也是血培养最主要污染菌,临床需结合血培养报警时间、临床症状及其他感染相关指标综合评价其诊断价值[10]。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患者人群血培养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存在一定差异,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监测对于指导当地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表2 非发酵菌耐药情况(%)
表3 葡萄球菌耐药情况(%)
本研究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CHINET 2019年的监测结果,即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分别为2.0%和24.5%[11]。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2018年报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全国平均水平为1.5%和10.1%,地区间有一定差别,其中河南省耐药率最高,分别为2.9%和32.5%。河南地区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高分离率可能与当地抗生素使用习惯、菌株流行型别及院内感染防控相关。近年来,CRE 的分离率持续上升,且CRE 感染的病死率高,为临床感染的治疗带来严峻挑战,急需引起足够重视。
鲍曼不动杆菌为临床常见的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院内感染病原菌,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年上升。CHINET 研究显示,不动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5年的31%上升至2017年的66.7%[12]。CARSS 2018年报道,在全国范围内,河南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最高,达80.1%,略低于本研究报道的87.7%。对于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常推荐联合用药治疗[13]。
本研究显示,MRSA 的检出率为42.1%。CHINET 监测表明,MRSA 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已由2005年的69%继续下降至2017年的35.3%,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北京等地区MRSA 的检出率仍高于40%[14]。本研究未检出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这与归巧娣等[15-16]报道相一致。在血培养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分离率仅低于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分离率较高,且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检出率为0.4%,低于2019年CHINET 报道的1%[11]。
综上所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培养分离临床菌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临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主动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遏制细菌耐药性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