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动态增强MRI联合DWI在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23 06:09岳毅明
医药与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信号强度肌层分化

岳毅明

(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磁共振室,河南 南阳 473000)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子宫内膜上皮性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发现[1],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子宫肌层浸润深度与治疗方案选择、预后效果评估息息相关,且子宫结合带是评估子宫肌层是否浸润的主要影像学标志,绝经后或围绝经期女性子宫结合带在T2WI 上难以清晰显示,而子宫内膜癌发生于此类人群。常规MRI 对淋巴结转移评估缺乏准确性,同时难以有效评估子宫肌层浸润,不利于对术前病情评估及预后效果判断,弥散加权成像(DWI) 在各类肿瘤筛查中存在明显优势,病灶组织在DWI 序列中呈明显高信号,而动态增强MRI(DCE-MRI) 可增强肿瘤与周围正常组织间信号对比,准确显示病变程度及范围。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子宫内膜癌53 例探究DCE-MRI+DWI 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53 例,年龄34 ~76 岁,平均年龄(55.69±8.32)岁;病程0.2 ~3.5年,平均病程(1.85±0.53)年;临床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5 例、Ⅲ期9 例、Ⅳ期9 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6 例,中分化33 例,低分化4 例;其中绝经14 例,未绝经39 例;子宫内膜样腺癌41 例,鳞癌12 例。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纳入标准:患者经病理,宫腔镜检查,并结合细胞学检查确诊;签订本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影像学检查禁忌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其他宫腔组织病变者;近期接受相关治疗者;精神系统疾病者;检查依从性差者;精神障碍者;语言、听力、视力等功能障碍或难以沟通者;无法独立使用微信者;伴有全身慢性疾病者;中途失访、脱落或未完成随访者。

1.2 检查方法

1.2.1 DCE-MRI 检查

采用1.5T 超导磁共振扫描仪( 西门子),Body Matrix 柔软线圈检查,扫描序列为TI-VIDE-SAG-DYN,行矢状位动态增强扫描,TR/TE=1.85/5.32 ms,翻转角为15°,矩阵为134 mm×256 mm,间距为1.0 mm,FOV 为285 mm×380 mm,厚度为1 mm,激励1 次;采集时相20 个,每个时相扫描11 s,上臂肘静脉注射0.1 mmol/kg 对比剂(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后,以FSE T1WI 脂肪抑制序列进行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轴位扫描。

1.2.2 DWI 检查

以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进行轴位扫描,TE/TR=91/6 600 ms,层厚为5 mm,层数为13,FOV 为260 mm×260 mm,矩阵128 mm×128 mm,激励3 次,弥散敏感系数1 000 s/m2、0 s/m2,DWI 轴位与T1WI 和T2WI 一致,扫描后形成表观扩散系数(ADC)。

1.3 诊断标准

肌层浸润深度评估:浅肌层浸润:病变累计深度<50%;深肌层浸润:病变累计深度≥50%。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DCE-MRI+DWI 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②观察DCE-MRI+DWI 对子宫内膜癌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③分析DWI 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肿瘤信号强度及ADC 值。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DCE-MRI+DWI 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

53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检出深肌层浸润18 例,浅肌层浸润29 例,黏膜内6 例;DCE-MRI+DWI 检出深肌层浸润17 例,检出浅肌层浸润27 例,DCE-MRI+DWI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为93.62%(44/47),与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699,P=0.403)。

2.2 DCE-MRI+DWI 检查子宫内膜癌对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

53 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病理检出临床分期Ⅰ期20 例、 Ⅱ期15 例、 Ⅲ期9 例、 Ⅳ期9 例;DCEMRI+DWI 检 出Ⅰ期18 例、Ⅱ期13 例、Ⅲ期8 例、Ⅳ期8 例,DCE-MRI+DWI 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88.68%(47/53),与病理结果诊断准确率相比(χ2=4.417,P=0.036)。

2.3 DWI 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肿瘤信号强度及ADC 值

子宫内膜癌高分化者信号强度显著低于中、低分化者,ADC 值显著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见表1。

表1 DWI子宫内膜癌高中低分化肿瘤信号强度及ADC值

3 讨 论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对内膜癌浸润程度及术前分期进行准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2]。目前除病理检查外,无创影像学检查已成为重要检查方式,其中DCE-MRI 是一种超快速成像,可跟踪对比剂在血管内流动过程,并可作用于病变供血动脉引起局部组织磁场环境变化,进而缩短T1WI 弛豫时间,增强磁共振信号[3-4]。此外,子宫内膜病变血供通常低于健康子宫肌层。DCE-MRI 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病变呈渐进性轻度强化,信号强度低于强化的肌层及内膜,注入对比剂约120 s 左右时,病变组织、正常肌层相关信号强度可达到最大值,进而清晰反映病变范围、大小及其周边情况,有利于准确判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

研究发现,DCE-MRI 检测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浅表弥漫性生长病变、显微镜下浸润病变组织检测缺乏有效性[5-6]。DWI 是一项磁共振新技术,可通过外加强梯度脉冲对测量水分子运动信号变化,并以表观扩散系数ADC 表示运动变化程度,进而反映细胞与细胞间运动所产生的信号强度。故ADC 值测量对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的术前诊断价值。另有研究报道,子宫内膜癌ADC 值可反映子宫内膜病变及分化程度,且病理级别越高ADC 值越低,故DWI 检查中测量ADC 值有利于评估子宫内膜不同级别病理分级[7]。

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高分化者信号强度低于中、低分化者,ADC 值高于中、低分化者(P<0.05),可见DWI 可准确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病情分化程度,有利于术前诊断治疗。此外,张萍等[8]研究指出,DCEMRI 联合DWI 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诊断准确率高达93.02%,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7.50%。本研究发现,DCE-MRI+DWI 对肌层浸润、术前临床分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62%、88.68%,表明DCE-MRI+DWI 可有效评估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及病理分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DCE-MRI+DWI 可清晰反映病变范围,对子宫内膜浸润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分期具有较高准确诊断价值,因此DCEMRI+DWI 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信号强度肌层分化
经阴道超声造影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价值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不同扫描信号强度对视盘RNFL厚度分析的影响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钻铤对随钻电磁波测井信号的影响分析
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露天矿山的应用
以WiFi和ZigBee联合定位的消防灭火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