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予静
(周口市中心医院 妇科,河南 周口 466000)
子宫肌瘤是因子宫平滑肌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一般患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伴有子宫出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子宫肌瘤虽然为良性肿瘤,患者也需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以控制肿瘤发展进程,避免因肿瘤过大而对子宫造成压迫[1-2]。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皆可去除肿瘤,改善腹痛,保障患者的生殖能力。传统手术有临床应用经验及研究数据更为丰富的优势,而腹腔镜作为新型技术,有创伤小等优势。因此,本研究主要分析对巨大子宫肌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54 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7 例)和对照组(27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0 ~48 岁,平均年龄(32.95±2.65) 岁;病程2 个月~5年,平均病程(1.88±0.43)年;单发16 例,多发11 例;浆膜下肌瘤17 例,肌壁间肌瘤1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 ~48 岁,平均年龄(32.98±2.63) 岁;病程2 个月~4年,平均病程(1.84±0.42)年;单发15 例,多发12 例;浆膜下肌瘤18 例,肌壁间肌瘤9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子宫肌瘤现代诊疗》中诊断标准[3];均经腹腔镜、超声检查确诊,单个肿瘤直径≥8 cm。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纳入此研究,并自愿签字同意;本研究经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证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对本研究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者。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取仰卧体位,行硬膜外麻醉,在下腹部作6 ~8 cm 切口,剥离并分离皮肤、直肠、膀胱,以暴露腹腔及病灶处;根据术前检查,确认好肿瘤位置、大小、数量后,行肿瘤剔除术,清理盆腔,术毕,逐层缝合。
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取截石卧位,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于脐部上方作1 cm 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将穿刺针置入患者体内,并放置腹腔镜,通过腹腔镜反馈的影像学图像,探查肌瘤具体位置、大小等;在下腹左右两侧作两个穿刺孔,经此孔将手术用具置入患者体内,在腹腔镜辅助下,对患者行肌瘤剔除术,清洗腹腔,术毕,缝合创伤。
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诊疗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这三项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并统计其术中出血量,以评估两种手术诊疗方式的临床诊疗情况。
统计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肠梗阻、盆腔粘连等状况的人数,以评估两种手术诊疗方式对患者后续康复状态的影响。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统计术后肌瘤复发、术后子宫形态恢复正常、肌瘤残留的人数。其中术后肌瘤复发是指术后3 个月复查时无肿瘤迹象,术后6个月及以后入院复查时有子宫肌瘤迹象;肌瘤残留是指术后1 个月复查时,发现患者子宫部位仍有肌瘤。经这三项指标数据[4]分析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应用效果。
统计资料经SPSS 22.0 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手术诊疗情况对比(± s)
表1 两组手术诊疗情况对比(± s)
数 手术m时in间/ 术排后气肛时门间首/次h总时间住院/d 术中出mL血量组别 例/ 观察组 27 56.75±10.54 12.64±2.53 4.21±1.46 50.06±10.64对照组 27 80.64±12.75 25.95±4.32 7.51±1.95 80.04±11.75 t 7.504 13.815 7.039 9.828 P 0.001 0.001 0.001 0.001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术后子宫形态恢复正常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肌瘤复发、肌瘤残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情如表3 所示。
表3 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对比[n(%)]
子宫肌瘤是因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的良性肿瘤。随肿瘤体积的增大,子宫肌瘤易对患者子宫造成一定损伤,影响患者的生殖能力。巨大子宫肌瘤者多伴有子宫出血、疼痛等临床症状,为控制其病情发展进程,可采用手术将患者机体内肿瘤进行切除,以避免肌瘤对其子宫造成过多损伤。
在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诊疗过程中,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直接对患者腹部做6 ~8 cm 的切口,并通过分离皮肤、直肠,暴露病灶处的方式,对肌瘤进行剔除治疗。此手术治疗方式较为传统,已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成效,医师及患者皆有较丰富的临床数据参考依据,以评估此手术诊疗情况。但由于此手术创伤面积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较差,且易增加盆腔粘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致其出现术后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其整体的手术诊疗效果。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则为较新型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此手术诊疗临床应用参考数据虽相比于传统手术方式较少,但其所作切口面积小,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能尽快下床活动,加快其恢复速度[5]。在本研究中,通过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可知,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子宫形态恢复正常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术后肌瘤复发、肌瘤残留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能有效切除肌瘤,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且因腹腔镜手术属微创手术,创伤面积较小,患者所需的手术治疗时间更短,术后机体恢复速度更快,因此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于微创手术对患者机体的负面影响更小,术后接受相同护理及治疗的情况下,腹腔镜手术所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开腹手术。
综上所述,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到巨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减少创伤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更有利于术后子宫形态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