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考

2021-02-23 14:24孙仁伟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孙仁伟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浮现,难以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立足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探索更为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现针对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的阅读教学实践路径展开探讨,以期打造高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本质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由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方向转变,强调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之下,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理应顺应改革发展趋势,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推动教学模式的快速转型。阅读教学向来是小学语文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拓展目标维度,专注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综合发展。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加快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落实是广大一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首要问题。

一、营造阅读氛围,引导主动阅读

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阅读主动性是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于环境氛围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热烈的课堂氛围是维持学生阅读热情持久性与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转变课本的阅读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增强阅读教学趣味性,唤醒学生的阅读自觉性。以《白鹭》教学为例,此篇课文是我国杰出文学家郭沫若先生的佳作,采用对比的手法,从多个角度展现白鹭之美。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白鹭的热爱之情。首先,在读前激趣环节,鉴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充满猎奇心理的成长特点,教师以白鹭相关的谜语作为切入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促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预测,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调动课堂氛围,为后续的阅读探索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对文本故事的预测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故事画面,点燃阅读欲望。教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将作者的描写与学生的预测进行对比,以此建立认知冲突,形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支点。

二、巧设阅读问题,锻炼阅读思维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驱动力,而问题是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的载体。通过巧设阅读思考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不失为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教师立足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引发多维度的思维碰撞,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将相和》教学为例,此篇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展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廉颇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厘清三个故事之间的关联性,是阅读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依托问题带领学生抽丝剥茧,对课文内容建立深刻认知。首先,教师介绍故事发生背景与人物关系,帮助学生更为快速的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看到课文标题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建立主动阅读的支撑点。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展开课文阅读,锻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的意识与能力。教师根据教学需求设计问题链条,如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课文中讲了几个小故事,请用最为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三个故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性?读完课文你有哪些感想?借助问题增强阅读的指向性,增强学生阅读思维的逻辑性。

三、渗透阅读方法,强化语言构建

语言理解与建构能力是阅读素养的直观体现,也是学生学习与交际的重要基础,高效的阅读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转变结果式阅读教学方式,注重阅读过程的引导,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丰富阅读感知。以《父爱之舟》教学为例,此篇课文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描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展现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对于强化学生的语言理解力与表达力具有积极作用。首先,教师渗透摘录式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为学生创设自主阅读时间,讓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语句以及运用到重点描写手法的语句摘录下来。一方面丰富语言积累,为学生的表达提供更多的素材。另一方面转变走马观花式阅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阅读过程中更加充实。其次,教师渗透批注式阅读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将所思、所感与所疑标注出来。如标注生僻词汇、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提出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疑问等等,学会在阅读中思考,增强阅读深度。同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方向,能够根据自身阅读能力与学习需求有所侧重的展开阅读探究,促进语言能力与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四、注重自主阅读,培养审美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域之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形成具有个性的审美情趣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明确师生定位,强调阅读教学指导的启发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以《两茎灯草》教学为例,此篇课文是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白话文,节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精炼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守财奴形象,不失为培养学生阅读审美的重要载体。教师以学生展开自读自悟,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如通过阅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临死前的严监生给你留下哪些印象深刻的动作?猜测说书人会将悬念设置在什么地方,有何精妙之处?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充分发挥同伴之间平等关系的优势,促使学生自由表达观点,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并针对分歧进行辩论,以此形成深度思维碰撞,促使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灵活的解读文本。教师根据学生自主阅读成果进行深化解析,解决疑难问题,升华审美视角。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合作探讨,实现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拓展鉴赏视角,提升审美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引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新风向,对于打破教学瓶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推动作用。但是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以发展的感光审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加快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

参考文献:

[1]林秀娟.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研究[J].黑河教育,2021(01):62-63.

[2]王彦妮.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学周刊,2021(02):133-134.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