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实践研究

2021-02-23 06:45张丽丽
学生之友 2021年9期
关键词:美育教育语文学科小学阶段

张丽丽

摘要:美育,也就是对学生展开的审美教育。在新课改中指明,语文教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整个课堂要充满美感,充满趣味。在小学阶段的语文书本中,不管是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还是从教学本质上,都要具備美感。因此语文老师具备两个教学任务,其一是对书本教材进行研究,从中感受到美;其二帮助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美育教育;实践研究;方法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上展开审美教育,就是把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中的美,并且陶冶自己的心灵。立足于语文教育的角度出发,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审美教育,然后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展开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美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意义

1.美育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美育教育是促使学生进入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可以融入美育教育,同样语文学科也是促进美育教育的重要场所。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大多是一些名家名作,其主要包括了天地人事物等,各种艺术形态,有非常好的意境,并且采用的诗句都比较优美,可以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情感,这些素材都可以对学生展开美育教育,并且最大化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并且也保障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2.美育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美育教育和学生的想象力有很大的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并且也是处在想象力的最佳阶段,老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设计,从书本教材中选择出最具有想象力的部分,并且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进入到想像中,拓展学生的思维[1]。

二、小学语文课堂上,融入美育教育的研究策略

1.老师运用语言展示艺术美

在课堂上,语言是老师最常用的传播知识的工具,有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说过,从老师角度来说,语言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看到老师的整体思维、感情的抒发以及知识的广泛度,还有对艺术的表达以及对问题的认知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是多么重要的工具,如果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语言不具备美感,那么整个课堂氛围都是无趣的、枯燥的,学生们也会逐渐的失去兴趣,老师的语言抽象,学生们就很难吸收知识,因此一名合格的小学老师,在语言的运用上,要具备一定的感染力,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使用语言精确、生动、有逻辑性,并且声音有高低起伏,讲出来的语句有条不紊,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会从老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感情的迸发,还可以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中,语文老师不是专门表演的演员,但是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只要是人,就是有感情的,在语言上柔美一些,生动一些,可以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2.建立情景模式促使学生感受文字美

所有的文章都保函有一定的感情在其中,在语文教材中,作者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如果老师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其中,只是作为一旁来观看文章,那么这样的讲解是不生动的,学生们也不能对文章产生共鸣。文学作品,大多是来反应现实社会的,作者采用的语言构造来完成的这一部分的描写,在文章中,可以看到,这种形象是直观的、感性的,因此,老师要进入到角色中,和作品结合为一体,这样的情况下,才会逐渐的吸收到教育本质。那么应该怎样去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呢?这是教学中的最高艺术形式,也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展开情景模式的构建,营造和谐氛围,配乐朗诵、对照图描述事件等,以情去感染学生的真情,这也促使语文教学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样的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波动,这也促使学生上升到情感活动中,促使智力和非智力进行了和谐发展,此外,学生在这样的情景模式中,也可以感受到我国的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受到了美的熏陶,对语言文字有更深的理解,并且也做到了身心合一的境界。

3.挖掘书本教材中的美育教育

在课堂上,良好的教学氛围是老师和学生一同制造的,语文课堂上构建美的氛围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语言美,心理沟通等,都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条件,因此要想建立美的氛围,那么第一要做的就是,老师要富含饱满的情感来为学生们上课,传播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保障自己可以先一步进入到情感中,并且把自己感受到的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进入到美好的情感中,并且快速进入到教学中,老师面带微笑,学生们就会放松精神,老师的美好心情也会传递给学生,促使学生更好的进入到这个氛围中。我们都知道,身教大于言传,老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因此自己先具备美好的心情,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深入的去倾听,并且可以在愉悦的环境下,吸收到更多的知识[2]。

4.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老师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了解美。因此小学阶段,高效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一方面要做课堂上的主导者;另一方面还要当好学生的引导人,促使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快速的进入到课堂中,并且在和谐的氛围下,自由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这样的课堂节奏是愉悦的。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可以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出来,并且身心愉悦的进行学习。老师要从学生的审美规律出发,在美育的教育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美的语言、文字、形象、意境等去挖掘,学生们受到老师的感染,最终成为了一个热爱挖掘美、展示美的人。学生们的情感和老师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这就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下的时候,老师会对课堂效率进行检测,发现这样的模式下,课堂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这就是美带来的力量。

总结语:

审美教育不是短期就可以实现的,它是需要在长期的培养下,逐步养成的。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想像力。这些都是美育带给学生的正面作用。在实际课堂上,老师可以在语言中传播美。在情景模式中,促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美。对书本材料进行深度挖掘,促使学生感受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真正爱上这门学科,此外,老师还要最大化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在课堂上更好的渗透美育教育。

参考文献:

[1]高春宏.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9):20-24.

[2]李冰.以美启真 以美育人——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安徽教育科研,2021(23):6-7.

猜你喜欢
美育教育语文学科小学阶段
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潜化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探讨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开展创意、释放能量、汇聚智慧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