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艳
摘要:在现代平面设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作品设计者的个人审美能力直接影响着作品创作的质量,关乎客户的满意程度。那么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现代平面设计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职院校培养的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直接影响着区域紧急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策略,以期提升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成效,为学生就业、择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平面设计;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课程内容之一。培养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推动学生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以自身的美学素养和审美意识体现作品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从而提升作品设计质量。因此,在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纪十分重要的。推动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需要学生以真去的审美观念分析作品,以生活体验理解作品,赏析经典作品学习美学基础创新,通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美学素养的方式,实现个人艺术审美能力的提升,实现个人平面设计水平的有效发展。
一、加强作品分析,培养审美能力
在当前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中,学生的美学赏析能力培养是教师的重点教育工作。在平面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学赏析能力,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用经典的设计作品,让学生在分析经典作品内容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艺术审美能力,从而学生今后的平面设计实践活动奠定思想上的基础。
以笔者的课程教学活动为例,我在组织学生设计不同的作品内容时,首先会在课前为学生准备与课程主题相关的经典作品设计,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新点,强化学生的美学基础。这样学生们在进行作品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就会应用经典作品的设计思路、美学基础理论来突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此外,在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不同作品的创作设计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下人们审美理念和审美内容的变化,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现代审美理念的发展理解的更为深入,个人的平面艺术审美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开展生活体验,培养审美能力
学生学习平面设计知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所以说客户的审美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平面设计作品成效。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受限就要强化学生的社会基础,组织学生探究大众化的审美艺术知识。要求学生从生活体验中出发,了解不同的大众审美理念,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实效性。
以笔者的教学活动为例,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大众化的审美理念知识时,为了推动学生个人的审美观念与大众化的审美观念进行有效融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结合学生身边的产品:手機包装,为学生进行的代表性设计作品的讲解,阐述了不同的产品包装、色彩、线条等内给客户的直观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平面设计作品,然后对这些作品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以现代彩妆用品为对象进行相应的平面设计活动,总结并应用大众审美理念知识。通过这样的平面设计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个人实际生活中探究现代大众审美理念,并通过相应的作品设计的形式,推动学生落实审美理念,提升教育成效。
三、组织经典赏析,培养审美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赏析是培养学生平面设计审美理念的重要形式。但是在当前的艺术审美赏析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其实在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内容的直观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组织学生进行进店作品赏析的过程中,要注重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内容展示,在增强学生抽象思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很美能力的发展。
首先,在课程教学之前教师要根据课程主题内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赏析对象,比如色彩的设计知识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可口可乐的易拉罐包装,线条类知识我们可以为学生选择苹果手机的外形设计理念,形状知识我们可以为学生拓展我国经典的建筑形状知识等等。其次是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将课程内容直观为学生展示出来,要求学生对作品设计背景、主要美学理念、创作方法和设计技巧等主要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与讲解。最后,要求学生学生讨论并总结课堂知识体系。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经典赏析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结语:
综上,在现代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审美教育在中职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十分重要。培养中职平面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审美观念入手,通过生活化案例展示、经典作品赏析、信息化直观展示的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审美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理解,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择业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玉慧.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策略[J].知识文库,2021(11):56-57.
[2]姚晓惠.浅谈中职平面设计课程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