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021-02-23 04:33:56李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习惯初中语文语文

李莎

摘要:语文教学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语文的过程很锻炼学生的耐心,注重耐心的培养也是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习惯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地坚持某种想法、行为动作以及思考方式,而这种习惯由大脑支配,简称“惯性思维”,所以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思维方式对学生快速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有很大的作用,长期坚持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影响颇深。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习惯

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推行素质教育,希望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每一个科目的学习上,能够按照多元化的思路来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方法是不错的选择。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虽然教师是全神贯注地教学,但并没有引起学生的高度共鸣,大部分学生接收的信息非常少,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寓教于乐的模式开启以后,初中语文教学的压力不断降低,课堂上能够明显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各类语文知识的综合解读方面,告别了传统的方法、传统的教育理念,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调查的过程中,超过70%的学优生能够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样就减少了教师灌输所造成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坚持让学生从正确的角度来探究,对各类语文知识,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读,按照求同存异的模式来讲解。一方面,对标准答案和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传授。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上不断加强,要懂得在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的体会上,有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在初中语文的成绩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处

首先初中是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之一,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都逐渐向一个成熟的方向发展,在这个阶段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一生受益。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应用在基本的语文课堂知识系统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一)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

语文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发现某些学生在学习期间有心理变化的,语文教师可立即关心询问,同时要求语文教师懂得沟通。时常带动学生参加除教学学习任务以外的其他活动,开发大脑思维,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自觉性学习习惯,学生性格迥异,教师应当善于发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并加以鼓励促进学生学习成长,语文教师需要耐心沟通不同学生对待学习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思考思路,如果学生的思考思路是正确的,语文教师应给予鼓励的态度,反之,语文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出现偏差,应立即劝导学生的想法,为其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不应当以单一思维方式教导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学会相互尊重、耐心沟通才能互相成就彼此。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如果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在授课时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语文教师是学生上课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教师可多方面学习少儿成长心理学知识,充分了解学生,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集中上课的注意力,如针对上课不爱听课的调皮的学生,语文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课的原因是什么,从原因开始着手,教师与学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距离感,反之遇见上课不爱听课的学生,教师不能当面指责谩骂,否则不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生会在心理上对教师产生抗拒并延伸到对学习厌恶等恶劣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名篇名句的习惯

“熟能生巧”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指標,朗读、背诵古诗名句可充实学生的大脑,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学生学会沟通说话后,不管任何时候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任何难题,能言善辩的人往往都是知识文化渊博的人,例如中国历史出现优秀的谈判官张仪,他为促成秦国连横大业、帮助秦国一统天下做出杰出的贡献,通过历史人物的成功案例告诫学生背诵名篇名句的重要性。朗读是学生通过声音表达课本上的知识点,通过眼耳鼻嘴的配合,触发学生情感,领会作者的真实含义,这是朗读的基本意义。通过学生朗读能烘托班级的整体朗读氛围,用学生带动学生相比于教师带动学生更加有效果。建议学校的语文教师可组织班级之间的诗歌朗诵大比拼,班级可采取个人或者团队诗歌朗诵比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激发朗读背诵的热情。

(四)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

现阶段,部分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疑虑不耐心回答,甚至当场否认,这样做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能力,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作力,语文教师还要引领学生,培养学生勇敢质疑的习惯,引领学生对待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挖掘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出疑问的学生大都是认真听课的学生,此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提问式沟通,建议学生大胆发言,勇于表现,发现问题予以改正。

二、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还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引路人,建议语文教师要以身作则,拥有良好的语文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学生的态度,所以语文教师对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直困扰所有语文教师的大问题,相信每位教师都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只要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省,就会在发现中逐渐找到问题的解决方式,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针对性实施解决方案,为实现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根基。

参考文献:

[1]马桂菊.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20(1):98.

[2]曹卫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J].知识窗(教师版),2015(12):54.

猜你喜欢
习惯初中语文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4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12
上课好习惯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6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0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