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泽舒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主要记述了烛之武临危受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使郑国免于灭亡的故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言文呢?接下来,笔者就简要地谈一谈。
一、让学生留意文章中的“伏笔”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伏笔”。简单来讲,伏笔就是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言文,让他们留意其中的“伏笔”。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作者为了突显“烛之武凭借一己之力将秦晋两国的军队劝退”这件事情的合理性,在文中埋下多处伏笔,使文章的内容互相照应。这篇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是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晋侯、秦伯圍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句话简洁明了,直接点明“秦晋围郑”的现实,并分析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的原因,即“无礼于晋”和“贰于楚”。仔细分析这两个原因,学生可以看出,这场战争本身与秦国是没有直接关系的,秦国与晋国的立场并不相同。这就为后面写烛之武顺利瓦解两国的联盟埋下了伏笔。此外,“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实际上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起到了铺垫的作用。这样的“伏笔”还有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以此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
二、让学生关注文章中的“波折”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一些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引导,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其实非常有意思,有起伏,有波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文章中的“波折”,看看作者是如何行文的。
秦晋两国欲攻打郑国,晋军已经驻扎在函陵了,秦军也已经驻扎在氾水之南。郑国难道会就此灭亡吗?在这危难之际,佚之狐说让烛之武去见秦君,秦晋两国一定会退兵。这就是一个小波折。之后,郑伯去见了烛之武,烛之武却不愿意去。他表示:“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郑伯诚恳地道歉,并说服烛之武去见秦君。这又是一个小波折。之后,烛之武接受使命,见到秦穆公后直接向其表明,灭掉郑国对秦国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接着又以退为进,补充道:“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随后,加快节奏,表明现在局势严峻,郑国一旦灭亡,秦国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还会被晋国压一头。秦君听了烛之武的话,选择退兵。得知秦国退兵的消息,晋国大夫子犯发怒了,想要攻打秦军。这时,晋文公分析了目前的局势,阻止了子犯的行为。这又是一个小波折。整个故事波澜起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三、让学生体会文章的“详略”
为了使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主题更加突出,作者通常会在叙事的时候详写一部分内容,略写另一部分内容。《烛之武退秦师》就是这样一篇详略得当的好文章。全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非常详细,其他段落的内容则比较简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留意文章的“详略”,感受其高超的叙事艺术。
虽然《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散文,但是作者却并没有像其他作者一样把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过程、结果等全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在创作的过程中,作者选择略写战争前的紧张局势、发起战争的原因、郑国君臣寻找应对之策的过程、佚之狐举荐烛之武的过程、郑伯见烛之武的场面、烛之武“夜缒而出”的细节、秦国君臣接待烛之武的场面、秦国与郑国结为联盟的过程、秦军撤退的场面、晋军撤退的场面等,而选择详写烛之武劝说秦君的话语。作者将重点放在了描述烛之武的说辞上,着意描写人物的语言,使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烛之武的机智善辩和不卑不亢。
总而言之,对《烛之武退秦师》这样一篇千古流传的佳作,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合适的角度阅读,让他们感受文章的艺术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