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因为甲状腺结节良性居多,所以很多患者觉得“无关痛痒”,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结节可以自行消失。专家提醒,临床当中还没有出现甲状腺结节自行消失的案例,反而有大量的患者因为拖延治疗而产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有一种放任叫后悔不迭
周先生在2018年6月份单位体检的时候发现脖子肿大,医生当时建议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诊,但因为工作忙,直到2019年1月份才去做了检查,此时结节已经有1cm了。结节的性质是3类,良性,当时医生建议需要定期复查。半年后,周先生复查发现结节已经缩小到7.2mm,周先生窃喜:结节慢慢变小了,慢慢就会彻底消失,于是復查一拖再拖拖到了2020年的11月,结节已疯长,性质从3类到4B,且左右两侧均有不止一个结节。从良性结节到高度疑似恶性肿瘤,从建议定期观察无需处理,到必须手术切除。这样的“大起大落”,让周先生后悔不迭!
其实,像周先生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多数小结节,只需要定期观察复查,这是事实,但结节无论大小如何,其实都会有一定癌变的风险,遵医嘱定期复查是必须的!
查出结节切忌两种极端
甲状腺结节多见于中青年人群,高发于30岁至50岁的女性,年龄越大,患病概率越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徐波介绍,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确定是后续处理的关键。甲状腺穿刺有助于为甲状腺结节“定性”,但也需要通过抽血了解甲状腺本身的工作状态。如患者查出甲状腺结节合并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即使结节不大、考虑为良性病变,处理起来也不是定期随访观察那么简单。
徐波指出,查出甲状腺结节,切忌两种极端:一是不闻不问;二是非常恐慌,总焦虑结节恶变。此外,还有几个误区需要厘清。
一.相安无事多年,可以不处理?
这需要医生专业判断:一看结节性质,二看对人体是否有影响、有危害。
二.切了就永无后患?
不建议一发现结节就切除。一方面很有可能无法根除,还会再长,另一方面手术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创伤。
三.结节大于4厘米,一定要全切?
结节大小并不是判断手术的绝对指标。如果是良性病变,且没有出现呼吸、吞咽困难等症状,可不用手术治疗。
这样自检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高发,如何来初步判断自己有没有中招呢?下面就教你自检方法:
1.准备好一个镜子,去掉一切饰品,让脖子在镜子内一览无余,以便检查。
2.脖子稍微后仰,仔细观察甲状腺的位置,两边是否对称,两侧是不是一样大,有没有一侧偏大的情况。
3.手指并拢,用指腹从两侧脖子上方往下慢慢抚摸,感受下是否有硬块、结节等。
4.脖子后仰,做吞咽口水的动作,感受下是否有肿块、包块随着动作上下活动。
5.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