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国
群文阅读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阅读一组相关文章的过程。它突破了传统的一堂课学习一篇文章或多堂课学习一篇文章的模式。具有容量大、效率高、思辩色彩浓的优势。这些优势的发挥往往取决于所选的相关诗文。那么,高中语文的群文阅读选择诗文应从何处切入呢?
一、从作品体裁切入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在介绍文章体裁时往往采用直接展示的方式,如序、赋、绝句、律诗、游记等,这样做,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更不要说是理解这些体裁了,有些高三学生甚至不知道绝句和律诗的区别,不知道什么是五言,什么是七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诗文体裁时,可以选择不同体裁的诗文,让学生讨论比较,在比较中理解,在理解中体味,在体味中感受体裁之美。
如教学《离骚》时,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楚辞体,教师可选择作品《国殇》《湘夫人》《湘君》《垓下歌》《关雎》《蒹葭》,然后设置相应问题:
1 在语言上哪几首诗有相同处?有什么相同处?
2 你知道这些诗为什么有相同处和不同处吗?
3 你读语言特点相同的这些诗时有什么感受,与语言特点不同的诗一样吗?
教师可在课前将选好的诗印发给学生,让他们查阅资料并疏通理解大意。
上课时可展示问题后,让学生阅读选文并讨论。学生不难发现,《国殇》《湘夫人》《湘君》《垓下歌》与《离骚》的语言特点一样:句子参差不齐,形式活泼自由,多用“兮”字。
有这种语言特点的诗歌就是楚辞体。这样学生对楚辞体就有了准确清晰的把握。
二、从作品题材切入
文学作品中同一题材的诗文很多,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同一事件的观点不尽相同。单篇诗文教学的缺陷之一就是知识的单一性和破碎感,这种单一性和破碎感使学生错误地认为某一篇诗文或某一个作家的观点就是对某个事件的定论,再不会也不能有别的观点,至于诗文或作者为什么有这种观点,学生很少去深入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群文阅读就能弥补单篇教学带来的缺陷。如上《阿房宮赋》时,教师可选择同一题材的《过论》《六国论》组成群文阅读材料,然后设计相应问题:
1.历史上认为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篇文章的作者认为六国与秦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后会得出结论:作者的观点是应时代的需要而提出。
又如在学《鸿门宴》时,教师可将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杜牧的《乌江亭》、王安石的《题乌江亭》、李清照的《无题》等组成群文供学生阅读、思考、探究,学生会得出结论。
三、从写作手法切入
很多时候学生需要学习各种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这不仅是阅读写作的需要,更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每篇文章都学习写作手法,当面对一篇新诗文时,学生未必就能明确看出并感知其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烘托、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等。群文阅读因提供了群文的感受认知,使学生对写作手法产生了由量到质的理解体验,掌握得会更扎实有效,就更能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在探究贾宝玉出场的写法时,教师可以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出场片段,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两人出场的写法有何相同处,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贾宝玉出场前,黛玉先后通过自己的母亲贾敏、外祖母贾母和二舅母王夫人之口,了解到这个衔玉而生的表哥与众不同,最喜欢在内帷里厮混,二舅母、贾母说得更夸张,这其实都是对贾宝玉的侧面衬托,衬托出他的叛逆形象,也为他的出场做铺垫。诸葛亮出场前,刘备马跃檀溪路遇水镜先生,作者借水镜先生这世外高人之口吊起刘备对“卧龙、凤雏”的渴望;而后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以某比之,譬犹驽马比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乃绝代奇才,若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作者明写水镜、徐庶,其实都是对诸葛亮的衬托和铺垫。映衬出他的不凡,使这位至忠、至智、至雅的“千古第一贤相”在未出场时,其神韵风范已跃然纸上。作者运用各种烘云托月的手法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又如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学习环境描写的作用时,除了让学生找出本课中写风雪的文字外,教师还可选取《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描写、秦可卿卧室的描写以及《三国演义》中卧龙岗的环境描写,让学生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2.渲染营造氛围,为下文做铺垫;
3.表现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
这样做,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夯实学生的阅读写作功底,提升一代人的文化素养。
四、从作家风格切入
看了电视剧《大明宫词》后我们认为该剧有莎士比亚式的台词,因为我们熟悉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读过《大风歌》后我们能断定这是楚辞体,因为我们明白楚辞的风格;读过《房兵曹胡马诗》后我们清楚这是杜甫的诗,因为我们了解杜甫的风格;读过《走在人生边上》后,我们知道这是钱钟书的作品,因为我们知晓钱钟书的风格。一个成熟的作家的风格是稳定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是单一的。这一点,教师若直接告诉学生,其效果就连郁达夫感受到的南国之秋都不如。如何让学生对一个作家风格的多样性感受得真、深、透呢?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是一个极好的方式和手段。学习《归园田居》时,可以选择《归去来兮辞》《咏荆轲》《感士不遇赋》组成群文阅读,让学生感知陶渊明除了平淡质朴的风格外,也有“金刚怒眉式”的风格。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选择《点绛唇》(红杏飘香)《阮朗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组成群文,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诵后认识到苏轼在豪放飘逸的风格外,还有婉约凄美的韵致。这种群文阅读,纠正了学生对作家甚至对人的片面认识,让学生的认识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而可以认识到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懂得这世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这样,学生就可能辩证地分析孔明、曹操、柳永、白居易、梁启超、莫言、高尔基、霍金等人,不会迷失在舆论的漩涡中。
五、从意象切入
意象是诗歌中带有情感色彩的人、景、物。解读意象是赏析诗歌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一些意象在时间的长河中已积淀了较固定的情感内涵,如菊象征高洁,杨柳象征留别,明月象征思乡,蓬草象征飘泊,鲲鹏象征壮志等。正像一个成熟的作家的风格是多样的一样,一个优美的意象的内涵也是丰富的。为了让学生认识这一点,教师可选择有“明月”意象的诗歌,如李白的《月下独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维的《竹里馆》展开群文阅读;要掌握“燕子”的内涵,可选择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刘禹锡的《乌衣巷》、张可久的《塞鸿秋·春情》、苏轼的《送陈睦知潭州》展开群文阅读。
既然意象的内涵是多样的,那么其在某一首诗中的内涵就有多种可能,又该怎么确定呢?这时,我们就需分析本首诗中包括该意象在内的意象群的内涵,来确定这一特定意象的内涵,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体会诗人的人生阅历。如明月,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中,与啼叫的乌、满天的霜、清冷的江风,孤寂的渔火组成一个意象群,烘托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而在“杨柳岸晓风残月”中,与两岸的杨柳、清晨的风构成意象群,衬托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离情;在“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与别枝的惊鹊、半夜的清风鸣蝉、连绵不断的蛙声、沁人心脾的稻花香构成意象群,流露出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总之,群文阅读从教学目标出发,选好切入点,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展开讨论、探究,一定能使语文阅读教学别开生面,使学生的面貌别有洞天。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