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年,有文化的风景线让上海更好玩

2021-02-22 07:22王煜
新民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天文馆旧址场馆

王煜

上海浦东足球场。摄影/杨帆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这是上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申城未来文化建设的定位。

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上海文化这块“金字招牌”,将如何越来越闪亮?

红色底蕴里寻找浪漫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是千万共产党人回望初心的精神家园。建党百年之际的2021年,中共一大纪念馆将建成,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相比一大会址原先近1000平方米的老展厅,纪念馆将新建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在这里,“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将以各类展品逾千件、实物600余件,综合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展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聚焦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共产党人的这座精神家园,将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旧址(1928-1931年)分别已于2020年7月1日和10月1日完成文物修缮和临展布置;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于2019年底完成文物修缮;中共中央秘书处机关(阅文处)旧址、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正在进行文物修缮和展陈策划。

在上述“一馆五址”之外,上海还完成了一批红色旧址的修缮,例如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毛泽东旧居、张闻天故居等。

红色文化是上海文化的鲜明底色。数据显示,上海现存各类红色资源612处,包括旧址、遗址497处,纪念设施115处。根据上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申城将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还要想办法把红色故事讲活讲好,尤其是对青少年而言。在2021年的上海两会上,市政协委员臧熹建议:让红色资源打破“次元壁 ”,推出更多符合青少年口味的红色产品。他提出,上海的各红色场馆目前的网络传播手段可以更活泼多样,利用技术手段在网上对展示内容“再开发”,把红色文化做得好看耐看。他说,可以创作二次元形象,打造红色宣传IP;开发历史人物玩偶、与学习生活相关的红色文创产品,让青少年随时随地与红色文化相伴。

通过文艺作品让红色文化生动起来,上海已经有很好的探索。2019年,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讲述了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的故事。真诚的情感和高水平的制作感动了许多观众,如今多次复演仍一票难求。

这种红色浪漫还将在上海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1921》中延续。该片不仅集结了曾成功打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的优秀制作班底,还将开创性加入谍战和动作元素,描绘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建立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上海已于2020年启动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立法工作,《上海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暂名)》计划在2021年颁布。上海还将建立市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也使得 “红色风景线”更加广阔,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串联各自最优秀的红色文旅资源,将共同打造长三角高品质红色文旅示范基地。

新场馆带来精彩生活

“天问一号”将登陆火星、中国的空间站将在太空遨游、月球上留下中国人脚步的进程越来越近……未来的5-10年,中国在航天领域将完成许多重大的突破进展。与之对应,上海兴建的重要文化场馆中的上海天文馆,在科普和文化传播领域也将创下“世界第一”。

计划于2021年6月试运行的上海天文馆,占地面积58600平方米、建筑面积 38000平方米,將是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但它并不止于“大”,亮点更在于“美”。

现在,人们已经可以看到它的外观:建筑像一架巨大的时间机器,跟踪地球、月亮和太阳在天空的运动路径。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幕影院构成的“三体”结构,以及椭圆形建筑形态构成的“天体运行轨道”,一同诠释着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室外绿化勾勒出星系的旋臂形态,与“星空之镜”公园自然衔接。

位于滴水湖畔的上海天文馆,其内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的展览也亮点频频。“上海天文馆的目标是建设国际顶级天文馆。”本次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如此表示。

通过文艺作品让红色文化生动起来,上海已经有很好的探索。2019年,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讲述了发生在上海解放前夕的故事。

他说,上海天文馆将包括“家园”“宇宙”“征程”三个主展区、“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火星”三个特色展区以及羲和太阳塔、望舒天文台、球幕影院、星空探索营、星闻会客厅等教育活动区,构成立体的天文科学教育体系。在300多件展品中,原创比例约85%,互动展品超过50%;4大核心大型装置将共同为观众带来美丽震撼的星空观感。

在即将建成的上海天文馆,人们将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70多件著名陨石,包括品相精良的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而且以目击陨石为重要收藏目标,收藏有曼桂陨石和陨石坑。展出的原版科学名著等天文文物超过120件,例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文版第一版(1729年),伽利略、开普勒、惠更斯等的原版著作,精美的弗拉姆斯蒂德星图、波德星图、哥德巴赫星图,欧洲贵族使用的各种天球仪和望远镜等。它们将人们带入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殿堂。

在天文馆之外,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上海少儿图书馆新馆等重要文化场馆也将陆续落成。

浦東足球场在2020年以承办电竞顶级赛事的形式首秀之后,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回归为足球赛事的主场。它将与沪上其他场馆一起,迎来足球亚洲杯、世俱杯等重大体育赛事,让上海迈向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步伐更加坚实。

每周每月都有文化盛宴

“推动文化元素为各类城市空间赋能,激活公共空间文化活力,扩大上海文化品牌影响力。”这是上海“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对于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上海市人大代表陈岩在两会上提出了不少实际的建议。

“上海在对公众的文化供给上已经进入了国际上的第一梯队。不过,我们不仅要有国际电影节、F1、上海国际马拉松这样的全球节日和赛事,也需要有更多具有本地特色的、所有老百姓都能参与的有烟火气的‘专属本土节日。”陈岩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2020年上海马拉松。摄影/李铭珅

她说,上海已有的“五五消费节”“信息消费节”等举办得都非常成功,将来还可以打造上海品牌的国际电音节、草坪音乐节、上海马戏节、西岸艺术节、奉贤海湾风筝节、金山夏季狂欢节等节日。“让上海的民众在每个月甚至每周都能开心地参与家门口的节日,他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文化的空间,既能促进消费又能让文化滋养城市。”

上海的市民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群体追求持续终生的知识技能学习,如何满足他们的文化学习需求?陈岩的建议是,让上海的高校充分调动自身丰富的资源,在每个周末开设面向市民的TED公开课。

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往往配套建有广场、草坪等开放空间。在陈岩看来,这些空间如果闲置着是非常可惜的,它们完全可以匹配场馆本身的特色或当时展览的特点,在一定时间开辟为市民的文化集市。例如,当某个博物馆进行宋代文化的展览时,就可以在周末的馆前广场开辟集市,引入优质的具有宋代元素的文创产品、餐饮等,还可以号召周边的餐厅等商铺共同参与集市。“这样,我们城市的文化会是充满活力的。”

上海已有的“五五消费节”“信息消费节”等举办得都非常成功,将来还可以打造上海品牌的国际电音节、草坪音乐节、上海马戏节、西岸艺术节、奉贤海湾风筝节、金山夏季狂欢节等节日。

猜你喜欢
天文馆旧址场馆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觉醒青年发出“建党先声”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上海天文馆带你畅游太空
上海天文馆:全球最大规模天文学馆复刻天体运行轨道
全球建筑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亮相上海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东方县旧址修复一期工程已完工
走马观花东北边业银行旧址
别有洞天的台北天文馆
峥嵘岁月——黄崖洞保卫战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