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龚正市长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如何?在推进“三大任务,一大平台”等方面取得哪些实质性进展?
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上海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哪里?改革发展和民生保障,又将有哪些新亮点?
去年的工作答卷、今年的任务清单,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实现重大目标,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
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们迎难而上,以最大努力、最实举措推动经济逐季回升。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情况下下降1.7%
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7%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40%。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值增长6.2%。
日均新设企业1665户、增长12.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继续快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
PM2.5年均浓度降至32微克/立方米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
打了一场出色的超大城市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第一时间建立坚强有力、高效运转的决策指挥体系
率先派出援鄂医疗队,先后有9批1649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奔赴武汉。
不断织密织牢覆盖全市1.3万个住宅小区、2.5万个村组的疫情防控网。
发热门诊、“哨点”诊室和核酸检测机构分别增加到112家、224家和134家
“随申码”持续迭代升级、使用20.8亿次。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口岸进境航班4.7万架次、进境人员190万人次,分别占全国空港口岸的33.6%和27.9%。强化人、物同防,注重科学精准防控,严格落实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牢牢守住了国门。
制定实施公共卫生“20条”,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新建工程,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抵御重大疫情风险的能力。
“六稳”“六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出臺实施抗疫惠企“28条”、稳就业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30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7万个。
重大工程完成投资1708亿元、增长16.8%,建成10号线二期、15号线、18号线部分区段共67公里轨道交通线。
举办“五五购物节”“六六夜生活节”等重大促消费活动,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正式开放。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万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2.3亿美元、增长6.2%。
实施在线新经济“23条”,加快在线教育、在线新文旅等发展,在全国率先建成5G和固定宽带“双千兆”城市,荣获我国第一个世界智慧城市大奖。
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274.8万亿元、增长17.6%
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家
外资研发中心20家
国家实验室、期智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落户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万家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取得新突破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挂牌运行
科创板上市企业215家
上海上市企业融资额、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
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溢出带动效应进一步放大。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名用户数从1024万增加到4416万,日均办事17.3万件
321个事项可“一件事一次办”,部门核发材料基本实现免提交,“一网通办”国际版开通运行。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架构基本形成
防汛防台、道路交通管理等重点应用场景投入使用,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增能提效
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基本贯通开放
完成124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
完成2001个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形成。
积极筹办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新建林地9万亩、绿地1202.1公顷
养老金、医保、低保等社保标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补贴、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5亿元
新一轮早餐工程启动实施,推出早餐示范点200家
新增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2家、助餐场所212个、养老床位7646张
改建认知障碍照护床位2320张,稳步实施长护险试点。
新增普惠性托育点53个。
完成75.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
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1万套
建成2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实施重大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3条”
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国务院批复同意浦东开展“一业一证”改革试点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1%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以内;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5%左右;
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下降。
聚焦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聚焦强化“四大功能”,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发挥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作用,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
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守牢城市安全底线。
聚焦民心工程和民生实事,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聚焦“三园”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聚焦文化供给提质增效,增强城市文化軟实力。
聚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上海。
资料来源:《上海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