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守护

2021-02-22 03:00陈玥君
广西电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那盏煤油灯蜡烛

●陈玥君

在手电筒光线汇聚的地方,能看到液体缓缓注入,一股煤油味就缓缓地飘散在空气中。

“唰”,火苗与空气倏然碰撞,暖黄色的光颤颤巍巍,却又把静谧的黑夜与昏暗的空间撕出一道口子,光明与热量,隔着玻璃灯罩,让人心安的橙黄色的亮光,就这样呼啦啦地铺洒在这一小片角落,惊得旁边鱼缸里的三尾金鱼傻乎乎地在水里打了一个小转儿。

“好啦,爸爸的魔术,你觉得怎么样?”

“好漂亮呀!”我撑着脑袋,眼睛不舍得从那簇小火苗移开半寸,因为害怕而抓着爸爸衣角的手,慢慢地一指一指松开。

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眼里和嘴角的笑意在这一刻,就像是被玻璃罩子里的那束光罩上了一层滤镜,那么美好,又无所不能。在我8岁的脑袋里,那一刻可以和那时最爱吃的草莓小蛋糕上裹着可可脆的小草莓画上等号,美滋滋地甜到心坎。

这是我8岁那年暑假的某个夜晚,家里突然停电后的场景,很多细节已被时光模糊,只记得家里所有的灯光与明亮一下子被黑暗吸走、收回后那瞬间的惊慌,只记得妈妈安抚的怀抱,只记得爸爸像个驱赶黑暗的战士,变魔术一样捧出了一盏我没有见过的老灯,划开了黑夜的沉闷,撑开了一个明亮的小角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围着这盏灯,聊着天,吃着盛夏的荔枝,甜味儿与惊喜盖过了小孩心中的惊慌,让这一点小波折轻轻地翻篇了。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爸爸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

这盏灯,年纪比我还大,认识我爸爸的时间比我还长,是他的宝贝。在我爸爸儿时,“电”是个稀缺品,24小时家家户户通电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每当夜幕低垂,家家户户有的拿出蜡烛,有的拿出煤油灯,光就这么透出窗户,迷迷蒙蒙的,没有亮得敞天敞地,带着那个年代发展的尘土,一点一点,一点一线,一线一面,串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间烟火,托起世间低语。

对那个年代的小孩来说,煤油灯或者蜡烛是他们夜晚苦读的伙伴。那时,我爷爷家里就两盏煤油灯,我大伯和我父亲平时在校寄读,只有周末才回家。平时,一群半大小子,挤在学校简陋的宿舍看书。有一天晚上,其他人都被拉去打乒乓球,宿舍里就剩下两个人点着蜡烛看书,窗户没关好,一阵夜风穿堂过户,带起的蚊帐扫到蜡烛上,差点酿成大祸。这次险些发生的事故吓到了我爷爷,爷爷硬是挪出了家里一盏煤油灯,哪怕这样会让家里晚上多有不便,也要我父亲带上那盏煤油灯往返于家里与学校。提着煤油灯的孩童,身影日渐挺拔,走过朝阳与星光,路也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对我父亲而言,那盏煤油灯陪伴他走过了默默求学、苦读十几载的岁月,让他从海边那个小镇子一步步走出,触摸到一个光怪陆离的新世界,改变了一个孩子的命运。

那盏煤油灯,对他而言,便有了诸多意义。那盏煤油灯,是我爷爷父爱无崖的小小缩影。家里再难再苦,也绝不断孩子的求学路,大到一年又一年地辛苦积攒学费,小到夜里苦读的光明,就这么一路护着我父亲长大,路的尽头,海的那边,不再是上一辈人垫着脚尖都看不到的世界,而是触手可及,能扎根生存的地方。

“爸爸那个年代,回想起来,煤油灯能点亮梦想。家里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就只能拼命读书,争分夺秒地读,晚上多读一会是一会,就想着呀,把这些知识印在脑子里,从此可以握住钥匙,去打开小镇上的人从没见过的世界的门……”爸爸一边说着,一边又给我剥开了一个荔枝,停电的夜晚变成了我的家庭故事之夜。

“啊,所以老爸你戴眼镜就是因为那时候让眼睛不好的吗?”

“嗯,所以让你平时多注意读书写字的姿势,现在你们这帮小孩子条件没有那么艰苦,给你买了台灯,平时觉得暗了就开灯,可要好好爱护眼睛……”

爸妈在一旁絮絮叨叨,讲着从前的故事,见缝插针地教育着我,让这个停电的夜晚也变成了成千上万个普通日子里的一夜。

“安静点儿,大家不要咋咋呼呼的,坐好在自己的位置上……”艳姐在讲台上努力地控制班上的秩序,但就像水滴入海,效果一般。

初中时班上有70个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平时被拘束在不大的教室里,从早到晚地上课考试,生活里任何能打破平日重复性单调性节奏的事情,都能让这里瞬间变成鸽子场,上百只“鸽子”打开翅膀,齐刷刷的音效来回在空间里震荡。

晚自习,停电了!

这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大概都是噩梦,但对于每一个初中生来说,是偷来的短假期,就像是我们那时候疯狂沉迷的抓娃娃机,突然程序出错,让你把把都能一发抓中,欲罢不能。停电带来的效应,就是整个学校像是突然被按下了静音键,维持了2秒,就陷入了巨大的欢呼。班主任们在各自班级里面维持秩序,其他老师们的脚步在走廊里匆匆而至,大人们想办法切换回正常的晚自习,少男少女们顾不上那么多,转头接耳,书和试卷丢在一旁,像是掉进蜂蜜厂的熊仔,快乐至上。老师们给每个班级分发了两只蜡烛,班主任艳姐把它们固定在讲台上,点燃了烛芯,烛光就这样一圈一圈地漾开来,黑暗没有完全被驱散,也足够支撑我发呆做梦。

我盯着烛光,在那个燥热的夏夜,短暂地给自己的脑袋放了一个假,不再想有理数无理数三角函数,不再默背“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不再管铁铜铝在空气燃烧会怎么样,我的视野里全是那片烛光,盯久了,仿佛看到了夏夜萤火,扑面而来,我好像身处于夏季限量版的萤火虫公园,月色如水,草间飞光千点去还来,如梦似幻。

回想起初中生活,停电对于我来说是难得的快乐事,或许这么说,会让我的班主任很头疼,但重点初中的学习节奏的确是压抑了我很久,抬头是抄不完的课件笔记,低头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大小模拟考。停电,意味着晚自习被按下暂停键,甚至是快进键——直接放学回家。

但,后面停电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我上高一以后,大约是2011年后,记忆里,学校再也没有出现过停电。

大规模的停电,或是以前那种时不时的偶尔断电,很久没有在我的记忆里出现了。现在的“10后”小孩,更是几乎没有见过煤油灯,没有经历过学校停电时的喧闹。他们成长在电能触手可及,如空气、如水般习以为常的时代,高质量的电能让他们接触到的是五花八门的数据产品和智慧新生活。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代代电力人技术攻坚,守卫职责,让城市电网愈加坚强,让农村家家户户通电成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保障,智慧电能,绿色高效代替煤油灯、蜡烛,限电成为新电力时代下的新话题。而我,也从那个望着烛光发呆的女孩,成长为守护城市光明的“小蓝人”,用我的力量,守护每一盏台灯下的小小身影,让光明托举起来的梦想,飞出窗户,到达远方。

因为电力获得的便利性和用电幸福感,现在的学校教育相比于我们那个年代,越来越注重引导节能省电,安全用电,感恩电力新时代的到来。最近,南宁供电局青年志愿者走进各小学,向孩子们宣传关于电的那些“大小事”。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拿着一本本宣传手册,望着教室里一双双天真无邪的眼睛,向他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他们有的会回应我“啊,这个我听我爷爷奶奶说过,不过我现在见到蜡烛一般是在我的生日蛋糕上”,有的会疑惑地望着我,毕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似乎太遥远的年代。

“好啦,大家现在知道,电来之不易,是许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的共同努力让这个城市夜夜流光溢彩,灯虹如昼。提问,那么大家平时要怎么做呢?”

“节约用电!”整齐响亮的童声,争先恐后地充盈这个不大的空间。又是一个夏天,但,光明不会缺席。

我想,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一样,都有着自己和电独一无二的故事。我的故事,让我想守护这个城市里每一盏台灯下伏案读书的孩子,我守护他们夜晚的光明,而他们追逐碰触自己的梦想。

猜你喜欢
那盏煤油灯蜡烛
浇不灭的蜡烛
那盏叫父亲的灯
呼 应
神奇蜡烛
吹蜡烛许个愿吧等
煤油灯
童年的煤油灯
不用煤油灯
回旋
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