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吸入性过敏原趋势分析

2021-02-22 09:01桂碧玉杨鹏李立敬李萍周晓蕾张辉王起龙王静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吸入性尘螨蟑螂

桂碧玉,杨鹏,李立敬,李萍,周晓蕾,张辉,王起龙,王静

(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b.变态反应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52;2.河南省胸科医院 呼吸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过敏性疾病主要由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导致,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异性皮炎等,诊断依靠过敏病史、临床表现及与其一致的过敏原检测结果[1-3]。临床广泛应用皮肤试验对过敏原进行检测,其中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是诊断和管理中可靠性和性价比最高的方法[4]。通过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SPT的阳性结果,可了解本地区的优势过敏原变化趋势,对制定过敏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6—2019年首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变态反应实验室,有过敏相关症状(咳嗽、胸闷、喘息、流涕、打喷嚏、鼻塞、眼干等),且至少1种过敏原SPT阳性的过敏性疾病患者1 920例。其中2016—2019年分别为349、413、583、575例。男808例、女1 112例,男女比例为1∶1.38,年龄为3~83岁,中位年龄为40(28,51)岁。

1.2 检测方法皮肤点刺液由新华联协和药业提供。14种吸入性过敏原分别为户尘螨、蟑螂、粉尘螨、蒿属花粉、猫毛、狗毛、室内尘土、梧桐花粉、葎草花粉、青霉、面包酵母菌、柳树花粉、晚春花粉、向日葵花粉。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以16.5 g·L-1的组胺为阳性对照,点刺部位为前臂屈侧皮肤,使用酒精擦拭皮肤后,用点刺针将滴在皮肤上的变应原提取液刺入表皮,停留约1 s后拔出,在皮肤点刺后15 min读取数据,进行SPT前1周停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点刺试验前1 d不在点刺部位使用含激素的擦剂。

1.3 判定标准在皮肤点刺后15 min测量皮肤风团最大直径,“-”与阴性对照相同;“±”点刺部位稍隆起,红晕不明显;“+”点刺部位稍隆起,并绕以轻度红晕;“++”隆起面积直径在0.3 cm以上,并绕以较大面积的红晕,但无伪足;“+++”隆起部位有伪足,并绕以极明显的红晕区;“++++”点刺处丘疹有2个以上伪足,发痒,周围皮肤红肿明显[5]。以皮肤隆起(伴或不伴有伪足)并绕以红晕(≥“+”)为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吸入性过敏原SPT结果以频数和率(%)表示,分组采用聚类分析,比较采用χ2趋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4种吸入性过敏原SPT阳性率分布情况在1 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由高到低依次为粉尘螨1 100例(57.29%)、屋尘螨973例(50.68%)、油菜花粉713例(37.14%)、蟑螂702例(36.56%)、葎草花粉668例(34.79%)、柳树花粉648例(33.75%)、向日葵花粉563例(29.32%)、蒿属花粉522例(27.19%)、梧桐花粉456例(23.75%)、室内尘土393例(20.47%)、面包酵母菌252例(13.13%)、青霉249例(12.97%)、猫毛200例(10.42%)、狗毛137例(7.14%)。

2.2 多重致敏的过敏性疾病致敏模式和共同致敏现象基于探索呼吸道疾病各种过敏原的内在联系,对1 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SPT阳性结果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14种吸入性过敏原归类为4类不同的致敏模式:第一类为户尘螨/粉尘螨/室内尘土/蟑螂,第二类为猫毛/狗毛,第三类为青霉/面包酵母菌,第四类为梧桐花粉/葎草花粉/蒿属花粉/向日葵花粉/柳树花粉/油菜花粉。见图1。

图1 14种吸入性过敏原聚类分析结果

2.3 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吸入性过敏原SPT阳性率各年度情况及变化趋势2016—2019年过敏原阳性率如下表1。4类过敏原中经χ2趋势检验分析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第一类、第四类(P<0.05)。14种吸入性过敏原中经χ2趋势检验分析得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是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室内尘土、青霉、梧桐花粉、葎草花粉、蒿属花粉、向日葵花粉、柳树花粉、油菜花粉(P<0.05)。4类过敏原的阳性率随时间变化呈递增趋势的是第一类,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室内尘土阳性率不断升高。而第二类和第三类仍在波动,分别在2018年和2017年出现明显的峰值。第四类部分过敏原也有峰值出现,但总体呈大致递减趋势。见图2。

表1 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各年度变化情况[n(%)]

依次为第一类4种、第二类2种、第三类2种、第四类6种吸入性过敏原。图2 4类14种吸入性过敏原的阳性率随时间的变化

3 讨论

过敏性疾病的控制重点是预防,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是过敏患者健康生活的关键。作为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过敏原在致敏、激发、效应3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了解本地区的优势过敏原及其变化趋势对于制定过敏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7.29%、50.68%,粉尘螨和户尘螨同属于尘螨,说明尘螨是河南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与北京[6]、承德[7]等北方地区一致。本研究的1 92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因主要分析14种吸入性过敏原的优势,剔除了SPT阴性病例,总体阳性检出率为100%,故各过敏原的阳性率更高。中国地域辽阔,北方以屋尘螨和粉尘螨分布为主,近4年来在河南地区粉尘螨比屋尘螨可能更占优势。

多过敏原致敏可能由不同过敏原的蛋白质结构相似性引起[8],这提供了分组的理论依据,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利用相似性将14种常见吸入性过敏原归为四大类。被纳为第一类的是粉尘螨、屋尘螨以及蟑螂和室内尘土,前3种过敏原也是本研究中过敏性疾病患者的主要吸入性过敏原,已经证实原肌球蛋白是尘螨和蟑螂之间存在交叉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蛋白,来自不同无脊椎动物物种的原肌球蛋白之间有很强的IgE交叉反应[8-9]。猫毛和狗毛属于第二类过敏原,共同致敏的原因可能是同属于载脂蛋白家族的猫毛变应原Fel d4和狗毛变应原Can f2、Can f6存在交叉反应[10]。第二类过敏原与第一类过敏原有一定的相似性,Ohn等[11]发现粉尘螨、户尘螨、粉尘、狗毛和猫毛在分子动物水平上有很好的交叉反应性,Luo等[12]发现屋尘螨、蟑螂、狗皮屑有很强的相关性。对于尘螨、蟑螂、粉尘、猫毛、狗毛的相关性来源有待分子水平上的进一步研究。第三类过敏原中青霉、面包酵母菌,微生物交叉致敏常来源于共同的糖酵解酶[8],也可能是这两种微生物交叉过敏的原因。第四类中花粉交叉过敏症与花粉钙结合蛋白有关[8]。

在2016—2019年,4类过敏原阳性率有线性变化趋势的是第一类和第四类,第一类过敏原中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室内尘土皆有线性递增趋势,2019年的阳性率分别升高至62.96%、56.52%、45.91%、31.13%。本研究中蟑螂与尘螨有交叉反应性,阳性率皆有线性递增趋势,在未来,蟑螂或成为最首要的过敏原,这在中国西南地区[12]已有报道。第四类过敏原中,除蒿属花粉外,其余5种花粉的阳性率呈线性递减趋势,可能与河南地区花粉症的防治工作有关。第二类与第三类过敏原的阳性率无明显线性变化关系,仍需动态监测。韩国一项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的研究发现,近30年来,以粉尘螨、屋尘螨、蟑螂、猫皮毛、狗皮屑为代表的室内变应原和树木花粉阳性反应率升高[13],这与近4年河南地区的趋势各有异同。郭健等[7]在承德地区的研究发现,2012—2016年户尘螨与树花粉组合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动物皮屑阳性率下降。河南地区对过敏性疾病防治的主要重心应放在室内,尤其是对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室内尘土、猫狗毛屑为代表的室内过敏原,要注重家庭卫生宣教,减少生活中的暴露。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收集患者住址、病程、病情等详细信息,无法分析空间分布,无法将致敏模式与过敏严重程度进行联合讨论。由于SPT结果的判读为分类资料,无法直接研究各过敏原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过敏原存在的交叉过敏探究也只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寻找解决方案,从分子层面上进一步探讨过敏原之间的平行致敏和交叉过敏现象。

猜你喜欢
吸入性尘螨蟑螂
老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蟑螂覆灭记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眼不见为净
跟螨虫在家做伴
告别浪漫“螨”屋
数码
蟑螂
为什么蟑螂叫“打不死的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