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利,张梦云,刘科亮,庞定国,刘丽达,徐培渝,
(1.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毒理与病理学系,四川 成都 610041;2.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毒理部,北京 100085;3.四川省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毒理所,四川 成都 610041)
2,4-二氯苯氧乙酸(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2,4-D)是一种可以作为植物生长抑制剂的特殊激素,因其毒性相对适中而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除草剂之一,被用于种植农业、牧场、森林管理、花园和水生植被的控制。人和动物接触被这种除草剂污染的空气、饮用水、土壤和食品可能会造成健康风险。体内研究发现,大鼠暴露于100 mg/(kg·d)2,4-D可能导致少突胶质细胞低髓鞘形成。72.5 mg/kg 2,4-D可干扰大鼠生殖器官的发育,产生生殖毒性。亚慢性低剂量2,4-D暴露改变了小鼠血浆酰基肉碱水平并诱导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已有文献证实,2,4-D可通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引起肾脏氧化损伤,最终导致器官组织的退行性和坏死改变。肝脏是积聚农药代谢物的主要部位,因此,作为维持葡萄糖和脂质稳态最重要的器官和相关酶产生的器官,肝脏可以成为2,4-D毒作用的靶点。目前2,4-D在动物和人体内的毒性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已有的研究提示2,4-D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能会产生肝细胞氧化应激。对鱼肝细胞的体外研究发现,即使在低浓度下2,4-D也会破坏细胞能量代谢,使氧利用率下降导致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的ATP供应不足,增加氧化应激,从而造成肝损伤;在体内研究中也发现2,4-D可以抑制肝脏乳酸糖异生,同时降低细胞ATP水平,这与体外实验相佐证,氧化损伤可能是2,4-D造成肝毒性的途径之一。除了机体无法代偿外界化学物对细胞的损伤而导致细胞坏死以外,细胞的死亡还可能是由程序化的凋亡过程启动的。有学者进行体外研究发现2,4-D可能通过破坏线粒体跨膜电位导致细胞凋亡。本研究拟用幼龄SD大鼠通过28 d重复毒性试验,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途径进一步探讨2,4-D致肝毒性及其机制,为2,4-D所致肝毒性的作用机制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SPF级刚断乳21 d的SD大鼠64只,体质量60~80 g,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川)2008-19号]。适应性喂养3 d后进行试验,整个实验过程中,大鼠饲养于屏障级动物房[许可证号SYXK(川)2011-043号]。动物自由饮水和摄食,动物房温度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
2,4-D原药,纯度98%,购自北京精华耀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试剂盒以及大鼠细胞色素C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Caspase-3、Caspase-9活性测试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小牛血清白蛋白购于Sigma公司,考马斯亮蓝G-250购自锦江区鑫鸿瑞实验仪器经营部,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均购自成都博奥维新试剂有限公司。
SD大鼠适应性饲养3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大鼠2,4-D经口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值为 375~666 mg/kg,无可见作用水平(no-observed-effect level,NOEL)为15 mg/(kg·d)。因此实验设2,4-D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分别为18.125、36.250、72.500 mg/kg)和 1个阴性溶剂对照组,用1%的羧甲基纤维素作为样品溶剂,大鼠按0.01 mL/g计算灌胃体积,每天一次经口灌胃,连续染毒28 d,染毒期间,每周称量体质量2次,以此来调整给药浓度。每日观察所有幼鼠的一般行为,大小便及中毒症状,记录体质量。实验结束后,采取股动脉放血法将动物处死,同时取肝脏称量质量,之后用天平称取肝组织0.4 g,制作肝匀浆,离心后取上清液,用于肝脏组织中GSH、T-SOD和MDA的测定。同时取肝0.4 g并用生理盐水清洗后,置于冻存管中,放入液氮罐中冻存,用于细胞色素C浓度、Cas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的测定。
每只大鼠取肝脏约3 mm×4 mm,固定于40 mL(10%)的甲醛溶液中,依次经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之后切片,从动物肝左叶中部做横切面取材,切5~8 μm厚片,之后作常规HE染色,镜下观察。
天平称取肝组织0.4 g,放入手动玻璃匀浆器中,同时加冰生理盐水3.6 mL,将其制成肝匀浆,最后将匀浆液转入5 mL离心管中,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转入到5 mL的EP管中。采用二硫二硝基苯甲酸[dithio bis-(2-nitrobenzoic acid),DTNB]直接法检测GSH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T-SOD活性、TBA法检测MDA浓度,测定步骤均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
D
(450),得出标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之后在回归方程上计算出与之对应的样品中细胞色素C的浓度。在400 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D
(400)值来计算Cas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计算公式:P
<0.05),如图1所示。图1 2,4-D染毒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
P
<0.05),如图2A所示;但该组大鼠的肝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图2B所示。HE染色后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见图3。与对照组比较,18.125与36.250 mg/kg 2,4-D染毒组肝组织未观察到明显差异(图3B、C),72.500 mg/kg 2,4-D染毒组大鼠部分肝组织出现胆管增生,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
P
<0.05);36.250 mg/kg 2,4-D染毒组的T-SOD活性,与对照比较,也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5)。与对照组比较,36.250和72.500 mg/kg 2,4-D染毒组的肝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相对活性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图2 2,4-D染毒对大鼠肝脏湿质量及脏器系数的影响
图3 2,4-D染毒28 d后幼龄SD大鼠肝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
图42,4-D染毒大鼠对GSH、T-SOD、MDA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2,4-D可影响幼龄SD大鼠的生长,抑制其体质量的增加,因此,虽然高剂量染毒组大鼠的肝脏湿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脏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此外病理组织学也显示仅有部分肝组织发生胆管增生,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理损伤,需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来明确胆管增生的病理意义。
图5 2,4-D染毒大鼠对细胞色素C、Caspase-3、Caspase-9的影响
细胞凋亡是指为了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自发的进行基因调控,使不需要的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作用。目前认为肝细胞发生凋亡主要通过3条途径:线粒体依赖性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和死亡受体通路途径。Caspase-3、Caspase-9都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家族的重要成员。Caspase-9是细胞凋亡过程中比较上游的一个蛋白酶,当线粒体跨膜电位在各种类型凋亡诱导因素的作用下降低时,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通透性转换孔会由关闭转换为开放,导致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大,引起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作用(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到胞浆中,触发Caspases级联反应,Caspase-9与细胞色素C和Apaf1形成复合物,同时被激活,激活的Caspase-9可以进一步激活诱导细胞凋亡发生的关键酶Caspase-3,进而促进后续的细胞凋亡信号,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6.250 mg/kg的2,4-D即可引起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释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2,4-D可通过改变线粒体的通透性,释放细胞色素C,激活Caspase-3、Caspase-9途径,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当细胞出现自由基代谢失衡时,则可导致细胞发生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同时氧化损伤又可加剧细胞凋亡的发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OS在许多慢性疾病、衰老和恶性肿瘤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药暴露可通过产生过量ROS,如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羟基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等,导致氧化应激。ROS是细胞在正常过程中产生的,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的抗氧化系统将ROS造成的损害最小化。当ROS的产生增加到一定程度,超过了细胞的抗氧化系统清除能力,就会导致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发生时,机体主要表现为ROS和抗氧化防御之间的平衡受到干扰,这一过程会导致细胞功能的改变,并会对细胞结构和组织造成严重损害。肝损伤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可广泛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坏死、脂质大量积蓄进而引起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变化。GSH和SOD是体内重要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其可与化学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相结合,减少MDA的生成,进而保护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因此GSH和SOD的含量可反映机体抗氧化的能力,而MDA的含量则可反映机体氧化损伤的程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6.250 mg/kg的2,4-D即可引起机体MDA的生成增加,同时降低SOD、GSH的活性,表明2,4-D可引起肝脏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程度加剧。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推测,2,4-D可导致幼龄SD大鼠肝毒性的发生,其发生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但更具体的相关毒作用机制、涉及的基因表达还需进一步研究。毒性通路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指常态化的细胞反应生化通路,在被外源化学物充分扰动后导致的有害健康效应,它涵盖了本研究所提到的应激反应通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更有助于实施外源化学物风险评估的预测策略,将实验结果进行外推,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