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玲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对其给与足够的重视。新课改持续开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手段等也在不断改进,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在随之提升。尽管如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教师应当对此予以探索,这样才能找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更好的促进阅读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理解能力等的提升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是极为有利的,而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更新,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和效果。基于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在一些新理念的引导下,对传统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和创新,这样才能持续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術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永远都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激发其兴趣是极为必要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相对比较枯燥,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但是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各科目教学当中,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更加丰富的信息呈现方式将其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来吸引其注意力,进而激发其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保障。
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小学生对本课的阅读学习兴趣。本课主要讲述了从腊七腊八一直到正月十九这段时间北京的一些春节习俗,课文中重点描述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的风俗习惯以及相关场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小学生直观的展示一下相关场景,这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小学生了解这些风俗习惯的兴趣,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学习本篇课文,阅读教学效果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二、小组合作引导主动阅读
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当认识到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对此予以尊重,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突出小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去主动阅读,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其自主阅读、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凸显。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应当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做好小组划分工作,这样既能发挥“先进带后进”的作用,同时也能避免小学生由于组间水平差别过大而失去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控制好小组合作的时间、做好课堂秩序管理、巡视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开展此次阅读教学活动。本篇课文主要包括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每个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将小组讨论后的结果整理出来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各个小组的答案予以评判和指正。当然,在学生小组合作之时,教师要做好相关的指导工作,确保小组中的各个成员都能参与到合作探讨当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效用。
三、创设情境增强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是单纯的向小学生传授字词、语法等方面的语文知识,还要帮助其理解文中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让其情操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提升。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意在阅读教学之时渗透情感教育,比如通过创设生动逼真的情境,让小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文本所描述的情境当中,他们就能身临其境或者说是感同身受的领悟到文本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当然,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播放视频、角色扮演等都非常有效,特别是角色扮演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进入相关情境当中,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教师在教学《穷人》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选择两个小学生分别扮演桑娜和渔夫,将桑娜把邻居孩子带回家之后忐忑的心情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渔夫回家之后的故事情节,小学生要把握好桑娜和渔夫之间对话时的语气,这样才能将二者的情感变化展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情境,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桑娜和渔夫的善良,而且还能加深其对故事情节的了解,这就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想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其掌握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极为重要。语文教材中的文本类型多种多样,而且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也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小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学习,包括速读、略读、精读等多种方法。小学生掌握了这些阅读方法之后,不仅在阅读学习之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且还能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效率,让其对课外阅读能够保持较高的热情,这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需求来指导小学生相应的阅读方法。
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小学生学会借助作品梗概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会如何写作品梗概。而写作品梗概时,通常需要学生对整个作品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通常一些篇幅较长的作品才需要写作品梗概,因此在进行本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当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速读、略读的方法。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丰富教学方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创设情境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还应注意指导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自强.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深入阅读”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3):10-15.
[2]高先丽,李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内涵、特点与策略[J].教学研究,2019,42(02):107-113.
[3]余玲艳,代建军.小学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7(08):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