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娜
摘要:更好地认识素质教育和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对此,教师有必要意识到不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良后果,如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功与教育等同,教师只关注学习水平较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处于放养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从学科的性质或教学目的出发,语文教学本身应该是一种素质教育。由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创造性、教育性、人文性,它对促进学生各种阶段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那么,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呢?本文从多个方面详细讨论了此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策略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合格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已成为小学语文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其视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并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积极开展合作研究
素质教育强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来教授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为几组,并为他们分配适当的学习任务。其次,教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分配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例如,在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按位置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让学生尝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理解本文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各不相同,而且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是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的教学知识外,还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思想道德意义,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使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德育特色,在课堂上正确进行德育渗透,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了有效地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教师必须自觉分析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潜移默化地进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使学生具有思想道德修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还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文章来感染学生,使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热爱生活,密切观察生活。
三、加强朗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将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会加深。”就大多数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而言,基本上都需要大声朗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朗读教学,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实际掌握语言技能,能够听、说、读和写,并教给学生大声朗读的技巧,以便他们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己先做一遍示范,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之后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语调和阅读速度,从而使学生对文章进行初步的了解。尤其是在教授新课程时,教师应该提供一个朗读模板,并且让学生仿造这一模板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后,教师应根据课文中表达的不同思想和情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朗读方法。这样,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朗读技能,并且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提高,理解能力也将大大提高。
四、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对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利用自己已经学到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生活沟通技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有选择性的,突出所教内容的关键方面,并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和审美素质。对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了解并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和要求。鉴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是非常有效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语文时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学生的能力差异以及他们从小就受到的家庭教育氛围不同所致。在一些小学生的家庭中,他们的父母带着孩子读书,因此这些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轻松,他们的语言使用和写作能力也更强。然而,有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较低。面对这样的差异,教师需要考虑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以及总体学习情况,并根据总体学习情况进行统一教学。一般来说,教师应具有与学生要求相同的标准。该统一标准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就该年龄段的学生水平而言,教师应有明确的目标,要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室中的弱势群体,也应成为教师的重点关注对象。教师有必要了解他们落后的具体原因,解决造成他们落后的具体障碍,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效学习并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此外,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的热情,影响到学习效果。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素质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语文教育是提高全国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
参考文献:
[1]李保中.“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66.
[2]王静.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J].学周刊,2018(1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