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婧
摘要:幼小衔接,意思就是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衔接,在这个阶段,也是学生自身进行发展需要面临的转折,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家长重视幼儿的平稳过渡,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使得学生能够平稳的度过幼小衔接的适应期。本文通过对有效亲子教育促进小学适应期平稳过渡的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为学生平稳度过幼小衔接这个阶段带来参考。
关键词:亲子教育;适应期;幼小衔接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
幼小衔接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经历成长过程当中的重大转折点,尤其是在进入小学学习之后,许多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5~7岁的学生来说,这是学生思维灵活性最强的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的学生,特性都比较鲜明,行为习惯比较多变,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发展和学习效率。
但是,由于现阶段的幼小衔接当中,很多幼儿园的教育和小学的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脱节,甚至没有考虑到在幼小衔接当中进行过度教育的问题,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较为陈旧,刚开始作为学生的父母,没有考虑到在幼小衔接的时期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出现逆反的心理,这就需要学生的家长更多的关注幼小衔接的问题,有效地开展亲子活动,为幼小衔接的教学工作提供契机,进一步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角色意识,培养家长的教育技能,促进亲子教学活动效果的提高。
二、亲子活动促进幼小衔接的策略
(一)开展家长集体活动
教师在集中开展幼小衔接亲子活动的时候,需要注重到每个家庭当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并且亲子活动最终的目标是要解决这些衔接当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专家指导讲座,从而逐步的让学生的家长认清楚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的关系,帮助家长了解的幼小衔接的重点,在开展亲子活动的时候,引导家长和学生能够直面自己的小学生活,充分的感受到小学教学和幼儿园教学之间的不同,这样在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也能够让学生和家长体验到幼小衔接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积极的在班级上召开主题班会,鼓励学生的家长积极的参与,让家长和幼儿都能够有机会,能听到学生在进行小学学习的感受和体会。同时,當家长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耐心地对家长的疑问进行解决和帮助,逐步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和质量[1]。
例如,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方式,鼓励家长积极的参与,然后让学生在班会上面,积极的分享自己进行小学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从而让家长进一步的了解到学生的实际体验,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掌握。
(二)积极组建亲子团体
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亲子团体的组建,这样能够发挥出不同家庭之间的影响作用,鼓励不同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将在家庭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来进行解决,然后通过组建不同的亲子团体,在每一个小组内,选出小组长和联络员,便于亲子活动的开展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将家庭住址,家长的工作类别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均等的亲子团体的划分,使得家长在社区当中也可以开展各种类型的亲子活动[2]。
例如,对于住在同一个社区的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都是生活在一个区域,而且在小学当中,也能够作为同班同学,在这个区域当中,组建亲子团体,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息进行调整和规划,满足学生的作息需求,这也有利于顺利的开展亲子团体活动,提高亲子团体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三)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
教师在安排幼小衔接活动的时候,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并且选择的活动时间可以是多变的,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将亲子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指导学生进行亲子活动,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并且进行亲子活动,也需要具备计划性,注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避免在内容上出现重复性,以便于影响亲子活动的效果,降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兴趣和欲望[3]。
例如,家长在周末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社区成为志愿者,或者是在平常生活中,帮助家长打扫卫生,过马路提醒路上行人等等,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总而言之,在幼小衔接工作当中,教师应当以多样化的形式来宣传亲子活动, 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在生活当中的良好行为习惯,鼓励家长更多的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通过多元化、灵活的亲子活动,全方面的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指导, 从而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幼小衔接的工作,这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小学生活的学习,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幼小衔接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喆. 家园共育助力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有效开展[J]. 吉林教育,2021,(27):33-34.
[2]周丽华. 家园共育促进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J]. 启迪与智慧(中),2021,(09):15.
[3]王瑾. 以亲子活动促进幼小衔接的实施策略[J]. 幼儿教育研究,2020,(0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