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萍 马博文 张露
摘 要: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利器,绿色金融的迅猛发展成为近年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通过引入STOW分析模型,找差距、补短板、促改革、谋发展,进一步探索绿色金融支持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区两带”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产业;区域发展;淮安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1-0048-03
一、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机理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绿色发展机理是通过产业金融政策叠加金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双轮驱动来实现的,金融可以也应该在促进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绿色金融监管政策调控
中国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要求银行业应根据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等规定,完善相关信贷政策和流程管理,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信贷活动中环境和社会风险,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支持,严格控制对国家重点调控的限制类及有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行业的信贷投放。国家发改委制定了《绿色债券指引》,明确了适用范围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等12类支持重点。央行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对机构资质、业务承接、流程与监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范要求。
(二)市场化促进绿色转型
在绿色金融监管政策的推动下,金融市场对绿色(污染)产业资源配置的“挤出效应”和“引导效应”凸显。“挤出效应”表现为污染行业尤其“两高一剩”产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渠道严重受限,融资成本、经营风险增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及监管执法,提高了准入门槛和规范要求,抑制了产业发展和产能扩张,降低了行业投资回报率,挤出了金融资本、社会资本配置动能。“引导效应”表现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产业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宠”,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实现产业扩张和市场竞争力双提升,从而倒逼“两高一剩”产业加快绿色转型。
(三)提升社会的绿色偏好
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将不断强化社会的绿色偏好。从内部看,既是迎合监管目标导向的需要,也是应对环境风险可能产生的资金损失而改善业绩的要求;从外部看,通过向客户展示能为“绿色”买单而提升社会形象。同时,财政贴息、再贷款等环境金融补贴政策,以及企业环保信息披露强制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发挥市场“用脚投票”机制,引导更多资源投资绿色企业,強化企业和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二、淮安市绿色金融发展STOW分析
(一)优势(Strengths)
淮安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作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境内有国内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国家低碳试点市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根据江苏省“1+3”功能区战略,淮安市全域纳入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版图,定位于全省永续发展的绿心。受益于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叠加江淮生态经济区、大运河文化带两大战略,进一步增厚了区域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奠定了淮安市绿色金融发展的后发优势。
(二)劣势(Weaks)
根据有关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淮安市的绿色发展得分在全省的排名居倒数第四位。绿色金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工具运用较少。绿色支行、绿色担保、绿色PPP等专属机构和特色产品数量少,近五年淮安市财政对环保的投入占GDP的比重偏小且总体呈下降趋势,绿色金融协调发展机制尚未确立,绿色金融发展措施政出多门,条块分割,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推动合力。
(三)机遇(Opportunity)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深入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共识走向实践。自国务院批复浙江等五省八个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全国近30个省市出台了绿色金融实施方案或指导意见,竞相争取设立试验区,集聚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资源,实现绿色增长和绿色治理双轮驱动。省内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各市争创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提出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这意味着新的政策窗口期已经开启。
(四)挑战(Threats)
国际上绿色金融总体上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内首批五省八市试验区建设“点绿成金”成效初现,但绿色金融制度瓶颈有待破解,尤其在绿色企业(项目)、绿色金融机构认定和评价等标准不统一,第三方绿色中介机构准入、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扶持力度区域差异较大、强弱有别。
三、淮安市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分析
淮安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淮安未来发展的根本指向,也是必然选择。当前,抢抓“一区两带”战略机遇,充分借鉴总结试验区改革创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我市绿色金融发展模式,是厚植区域绿色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江苏永续发展绿心重要路径。
(一)健全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
1.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组织。重点推动地方法人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支行,配备专业的绿色金融产品经理,鼓励和支持融资租赁、典当、担保、小额贷款及私募股权投资等地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投融资服务。推动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绿色专营机构,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绿色评级与认证机构,开展绿色项目资质审定、绿色信用评级、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等活动。
2.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围绕“433”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围绕项目特许经营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开发绿色信贷产品,建立专属产品库;重点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及生态农业、旅游、大健康等领域的研发绿色保险产品,为产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依托市重点产业基金设立绿色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产业,新设立绿色产业担保基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向绿色产业。
3.拓展中长期绿色融资渠道。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重大农业基础项目建设,引入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中长期信贷资金,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调研挖掘绿色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建立绿色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和绿色ABS企业(项目)库,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旅游、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力度。
(二)改革和创新绿色金融体制机制
1.建立绿色发展协调机制。成立绿色金融发展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区域、部门间合作,综合运用财税、金融以及差异化监管的手段,以激发绿色金融市场主体活力,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工作。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国家战略,重点瞄准打造淮河生态经济带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区目标,统筹推动绿色产业规划、绿色项目规划、绿色园区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等绿色发展的制度、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做好地方绿色发展顶层设计。
2.探索建立绿色金融制度。在国家颁发相关行业绿色统一标准的框架下,借鉴各试验区经验做法,立足淮安市实际环境状况和产业需要,因地制宜地出台一套绿色评价标准,包括绿色企业认定评价办法、绿色项目认定评价办法、绿色金融机构及其产品评价办法等,用于确定企业、项目、金融机构、产品的绿色属性。
3.夯实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加快推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在淮安市设立分中心,充分挖掘大农业、医药环保领域企业资源,依托分中心平台提供专业化股权交易及融资服务。建立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抵质押登记与公示平台,规范具体操作流程,推动环境权益的资产化,为金融机构开展衍生金融产品和工具創新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金环”对话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绿色金融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级企业环境信息、金融信用信息、财政资金政策等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提供投融资决策服务。
(三)厚植和巩固产业绿色发展基石
1.建立绿色发展资源库。采取行业主监管部门推荐与企业自主申报相结合方式,重点围绕全市新能源、生态农业、旅游、大健康、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企业(项目)资源库。依托市社科联、科协等地方智库,整合市人行、银保监、财政、科技、环保、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专业技术资源,聘请省内外绿色金融领域知名投资人和专家学者组建淮安市绿色金融发展专家库,为淮安市地方绿色行业标准制定、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入库绿色企业(项目)评估鉴定等提供智力支持。
2.加强绿色金融监测监管。探索设计绿色金融统计和评价指标,形成指导绿色金融业务开展的统一标准和行为规范。定期统计和归集银行、保险、证券、担保、小贷、基金等金融机构和组织支持绿色企业(项目)投融资数据信息。鼓励银行机构、第三方绿色中介服务机构开展环境风险压力测试,加强对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的风险研判分析,严格控制大中型绿色企业(项目)的杠杆率和偿付能力等信用风险。依托全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监测平台,密切跟踪和监测入库绿色企业(项目),依法打击各类披着“绿色产业”“绿色金融”外衣的非法集资、金融诈骗、非法金融活动等金融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地方金融秩序和安全。
3.完善绿色金融配套政策。强化激励机制的正向引导作用,将引入绿色保险资金、贴标发行绿色债券、组建绿色私募股权基金,新设绿色金融事业部、绿色金融研发中心、第三方绿色认证机构等列入全市招商引资考核内容,并给予考核加分和奖励;设立绿色金融创新奖,细化落实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财政奖补政策,增加绿色金融发展考评指标,对实绩突出的予以奖励和表彰。强化约束机制反向倒逼作用,建立环保“黑名单”制度,将企业排污信息、环境违法违规记录、安全生产等纳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人行征信系统,有序推动跨部门联合惩戒。
参考文献:
[1] Jose Salazar.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R].Bratislava,SIovakia,1998.
[2] Chris Wright.Green finance:Cleaning up in China[J].Euro-money,2007,(9).
[3] 刘春彦,邵律.法律视角下绿色金融体系构建[J].上海经济,2017,(2).
[4] 王去非.对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的若干思考[J].甘肃金融,2018,(3).
[5] 巴曙松,杨春波,姚舜达.中国绿色金融研究进展述评[J].金融发展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