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机制飞行训练装备体系发展思考

2021-02-21 06:02梁云瑞杨昌发吴洪骞
教练机 2021年3期

梁云瑞,刘 敏,杨昌发,吴洪骞

(1.海装驻南昌地区军事代表室,江西 南昌,330024;2.航空工业洪都,江西 南昌,330024)

0 引言

军事飞行训练是一个复杂、环环相扣的庞大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系统、专业、人员,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实践活动,是航空装备战斗力的生产线。适应时代需求的科学训练体系对提升训练质量、缩短训练周期、提高训练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军通过多轮改革与优化,构建了适应大规模、高质量、高效益需求的飞行训练体系,且不断利用新技术,促进飞行训练变革,获取训练优势。

随着战斗机/轰炸机、加油机/运输机、多发涡桨飞机和直升机等大量装备,教练机的种类复杂性不断提高,这导致航材/备件采购与保障费用高、飞行训练任务安排灵活性不足、飞行技能积累不足、维修人员维修能力/效率低。为提高飞行员训练效益与效能,节省费用和提升飞行员训练数量,美国国防部持续开展了通用飞行员训练(UPT)、专业分轨飞行员训练(SUPT)和联合专业分轨飞行员训练(JSUPT)多种模式的探索研究,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集中筛选、基础通训和高级专业分轨”的训练体系。

由于三机制训练模式存在训练周期长、技能增长慢和训练费用高等问题,空军推进了两机制训练体制的改革探索。“初教6直上教10”模式下,初教6飞机承担基础训练任务,教10承担高级及部分战术训练任务,既可保证飞行员牢固掌握飞行基础技能,又能下载部分战斗机训练任务,提升了战术能力,降低了作战飞机消耗,节省了训练成本。

本文结合美军两机制训练装备体系、装备性能特征以及飞行训练情况,总结两机制训练装备衔接梯度设置特点;结合初教6、教10两型教练装备性能特征,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提出了两机制飞行训练装备体系的改进建议。

1 美空军两机制飞行训练装备体系情况

1.1 训练装备体系

为适应“集中筛选、基础通训和高级专业分轨”训练需求,基础教练机、高级教练机分别经历了T-37→T-6A/B、T-33/T-2C→T-38→T-7A、TB-25→T-1A(T-44/TC12)的持续更新换代(见图1),且不断升级改进,如T-6A、T-1A、T-38C座舱及航电升级。

图1 美空军训练装备体系

筛选训练阶段采用并座螺旋桨初级教练机DA-20进行飞行体验与筛选。基础训练阶段采用T-6A/B进行训练。高级训练阶段针对目标机型的动力类型、飞机类型进行分轨训练:运输机/加油机专业学员采用T-1A训练;战斗机/轰炸机专业学员采用T-38C训练,毕业后还需接受战斗入门训练;多发涡桨飞机专业学员采用TC-12或T-44训练(委托海军),直升机专业学员采用UH-1H或TH-1H训练。

1.2 训练装备性能与特征

T-6A(见图2)是20世纪90年代,在PC-9涡轮教练机基础上改进的单发涡桨基础教练机,2001年6月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为下单翼、单垂尾、水平尾翼、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前置涡桨的常规气动布局,串列双座,改进综合航电系统。最大起飞重量2948千克,最大平飞速度575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22.87米/秒,实用升限9450米,航程1574千米。

图2 T-6A

T-1A(见图3)是20世纪90年代,在比奇400公务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双发涡扇高级教练机。为下单翼、T型尾翼、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尾吊两台涡扇发动机的常规气动布局,采用综合航电系统、盘式机械操纵系统,配置了嵌入式训练系统。前舱3人,2人驾驶体制,配置观察员座椅,主要用于飞行员培训;后舱3人,1名教员和2名学员,搭载训练设备,用于战勤人员培训。最大起飞重量7302千克,最大平飞速度865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9米/秒,实用升限13700米,满油航程3500千米。

图3 T-1A

TC-12(见图4a)是20世纪60年代,在比奇C-12公务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双发涡桨高级教练机。为下单翼、T型尾翼、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机翼上安装两台涡桨发动机的常规气动布局;采用分立仪表、盘式机械操纵系统。前舱为2人驾驶体制,主要用于飞行员培训;后舱搭载训练设备,用于战勤人员培训。最大起飞重量458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461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0.17米/秒,实用升限10500米,满油航程2370千米。

T-44(见图4b)是20世纪70年代,在比奇空中国王C90飞机基础上改进研制的双发涡桨高级教练机。为下单翼、T型尾翼、前三点式可收放起落架、机翼上安装两台涡桨发动机的常规气动布局;采用分立仪表(正推进综合航电及显控系统升级改进)、盘式机械操纵系统。2人驾驶体制(1名教员,1名学员),另外还配有1个学员席位,主要用于飞行员培训。最大起飞重量4377千克,最大平飞速度453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10.2米/秒,实用升限9144米,满油航程2407千米。

图4

T-38(见图5a)(“禽爪”)是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的超音速高级教练机,1959年4月首飞,1961年3月交付,T-38不仅具备了轻型战斗机一样的优异性能,而且还保持了与基础教练机的良好衔接。在多年使用中,T-38不断根据用户需求积极改进,对航电系统进行大幅升级、发动机进行改进、机体结构进行延寿。正常起飞重量5485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23马赫数,最大爬升率152米/秒,实用升限16335米,航程1815千米。随着F22、F35等四代机装备,老旧的T-38无法完成美国空军高级飞行员训练任务需求,而依靠战斗机和轰炸机正规训练部队来完成训练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因此,美军发展了T-X高级教练机(2019年9月正式命名为T-7A,见图5b),替换服役超过50年的T-38教练机。原型机BTX-1于2016年12月进行首飞,波音公司确认,其已开工建造首架飞机,预计2021年晚些时候完成总装。空机重量6921千克,实用升限15240米。

图5

1.3 启示

从美国空军教练装备体系的发展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基础通训倾向于采用涡桨飞机。美军采用T-6A涡桨教练机承担基础训练,既兼顾战斗/轰炸、多发喷气、多发涡桨、旋翼等专业高级教练机的衔接度,又保证较高的经济性,同时,根据高级教练机特征,进行特殊改装,如加装自动纠偏系统,使其既能适应喷气式飞机的操纵习惯,又能良好衔接涡桨类飞机。

高级训练分专业采用与作战飞机类似的教练机。为最大化保障飞行学员毕业后能够获得部队对飞行员能力需求,高级训练阶段采用的T-44/TC-12、T-1A和T-38等教练机与对其对应的C-130、C-17、F15/16等作战飞机在飞行性能上接近,人机界面相似,以获得优异训练效果,并可执行伴随训练。

航电系统持续升级改进,尽量与作战飞机匹配。根据航电及显控系统技术升级换代,基础/高级教练机座舱显控持续根据需求进行改进升级(见图6),以保持与作战飞机类似的操作/显控习惯。

图6 T-6A(左)和T-38(右)飞机升级后座舱

基础教练机飞行包线适度,高级教练机与目标机接近。T-6A设定较为宽泛的飞行包线(见图7),左边界设计在150千米/小时左右,便于飞行学员快速上手;上边界10000米,保证高空飞行适度训练;右边界尽量拓展,承担更多的高速度飞行区域训练任务。高级教练机左右边界和上边界均与基础教练机保持适度跨度,且与目标飞机尽量接近,便于下载更多的飞行/战术训练任务,保障飞行学员高级训练毕业后快速成长为战斗员。

图7 各教练机飞行包线衔接情况

发动机类型是开展分轨训练的核心要素。配装涡扇与涡桨发动机的飞机由于油门操纵响应特性、发动机座舱参数显控画面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会导致飞行员在起降特性、不对称推力管理以及应急处置程序等方面的训练存在显著不同,因此,按不同动力类型,发展相应高级教练机进行专业分轨训练。

2 国内初教6直上教10装备体系情况分析

2.1 训练装备情况

初教6(见图8)是航空工业洪都研制的串列双座初级教练机,是我国自行设计、试制成功的第一个机种,1958年8月首飞。飞机设计精良、安全可靠,具有优良的飞行性能和操纵品质,可进行全特技飞行,采用低压轮胎,可在简易跑道、土跑道和草地起降,性价比高,采用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下单翼、串列双座、单发动机、前三点可收放起落架。最大起飞重量14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297千米/小时,最大爬升率6.6米/秒,实用升限6250米,航程690千米。

图8 初教6

教10是航空工业洪都研制的双发涡扇高级教练机/战斗入门教练机。采用大边条翼身融合体设计,串座、双发、两侧翼下进气,前三点起落架正常布局;配装电传操纵系统和综合航空电子系统,配装2台低油耗涡扇发动机,采用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系统;采用全时、全权限、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配置综合航电系统,“一平三下”座舱布局。具有飞行性能好、作战能力强、可靠性高、维修性好、寿命长、油耗低,全寿命费用低等优点。最大起飞重量9800千克,最大平飞速度1.4马赫,最大爬升率150米/秒,实用升限16000米,航程3100千米。

图9 教10

2.2 初教6直上教10分析

教10飞机飞行速度、高度、起降速度、爬升率等典型性能指标相比初教6显著增加,对飞行员的素质要求大幅提升。虽然初教6能够胜任基础飞行技能训练需求,满足直上教10进行高级训练,且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作为基础教练机,还存在优化空间,可进一步缩短在教10飞机上的训练时长,提升训练效益。参考美国两机制训练装备情况,主要改进方向体现在以下方面:

加大最大巡航速度,提升快速精准响应训练能力。以500米间距飞行为例,教10巡航速度(亚音速)800千米/小时,飞行员仅有1.1秒反应和操纵时间;初教6巡航速度约297千米/小时,飞行员反应和操纵时间达5.5秒,能力要求差距明显。

扩大常用表速范围,增强风险管控能力训练。教10常用表速范围为200-800千米/小时,而初教6常用表速范围为150-250千米/小时,训练能力区间小,难以支撑足够速度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与操纵能力训练。

提升实用升限,拓展高空飞行感受训练。高空空气稀薄,压力低,试验表明,高空执行长时间飞行,飞行员心率、心理均会受到影响,导致不同的紧张程度,初教6升限仅不到6000米,不足以支撑高空(7000米以上)飞行感受训练。

改进座舱与航电系统,增强综合显控操纵习惯培养。初教6采用独立仪表,显示方式、操作方式与流程、信息呈现形式等与教10飞机差异大,会导致与综合航电不相匹配的操纵习惯,需要在教10飞行训练中花费时间进行纠正与补充训练。

3 两机制飞行训练装备体系发展思考与建议

军事飞行训练是一种集心理、生理、智能、技能高度融合的复杂活动,需要适应完全不同于地面的速度、高度、加速度变化和环境变化,认知多种知识,管理各种信息,掌握各项复杂的操作技能,执行多种任务。依靠完整的飞行训练体制,以及衔接恰当的教练机装备,能够最大化地适应飞行学员心理、生理和技能成长规律,实现最优训练效益与效率。

初教6能够满足飞行员初级(基础)训练需求,但由于与教10的性能、操控界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初教6毕业的飞行学员适应教10存在一定难度,教10上的飞行训练周期相对增加,未实现最佳的训练效果。故应综合考虑战斗机、涡桨和涡扇轰运类飞机高级教练机的能力特征,发展飞行包线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新型基础教练机,承担飞行学员的基础通训任务,进一步缩短飞行学员成长周期,降低成本。另外,随着运输与轰炸装备规模的扩大,还需健全高级训练装备体系,特别针对涡桨/涡扇轰运类飞机训练的特殊需求,发展涡桨/涡扇专业分轨训练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