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研究

2021-02-18 01:51王飞宇姚文山
施工技术(中英文)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透水性钢纤维水灰比

王 博,刘 飞,王飞宇,梁 辉,姚文山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0 引言

我国城市建设的人行道、自行车道、公园、庭院及公共广场路面,仍以不透水的石板材、柏油沥青和钢筋混凝土为主。此类传统路面施工工艺成熟、铺装简单,但硬化路面无渗透雨水的能力,缺乏呼吸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而透水混凝土路面,由于强度较低、耐磨性能差等原因,导致路面使用年限低,不能得到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需不断改进研究透水混凝土,最大程度减轻环境负担、提高透水混凝土性能,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

1 透水混凝土概况

1.1 结构特征

透水混凝土由水、水泥、粗集料组成,采用单粒级粗集料作为骨架,水泥净浆中加入少量细集料的砂浆薄层包裹在粗集料颗粒表面,作为集料颗粒间的胶结层,集料颗粒通过硬化水泥浆薄层胶结成多孔的堆积结构,因此混凝土内部存在大量连通孔隙,且多为直径>1mm的大孔。透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当降雨或绿化喷洒时,水流能及时沿连通孔隙通道渗入地下或导流,避免表面积水。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透水混凝土内部结构模型

根据结构模型可知,透水混凝土受力时,通过集料间的胶结点传递作用力,由于集料本身强度较高,水泥凝胶层很薄,水泥凝胶体与粗集料界面间的胶结面积小,集料颗粒间的连接点处被破坏,因此在保证一定孔隙率的前提下,增加胶结点面积,提高胶结层强度是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关键。

1.2 优缺点

1)透水性路面能使雨水迅速渗入路基,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以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透水混凝土可增加城市土壤与外界环境的水、气交换,明显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还可降低土壤温度、盐分含量和pH值。

2)透水性路面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与土壤相通,能蓄积较多热量,有利于调节城市空间湿度和温度,减轻热岛现象。同时改善水分供应状况,提高土壤含水率,节约灌溉用水。

3)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排水设施的负担,减少路面积水和夜间反光,避免轮胎与路面形成水膜,缩短刹车距离,提高车辆、行人通行舒适性与安全性。结构空隙构造能吸收车辆行使时产生的噪声,创造安静舒适的交通环境。

4)由透水混凝土本身构造可知,内部空隙可很大程度降低结构抗压性能及耐磨性能。

2 透水混凝土试验

2.1 配合比及钢纤维掺量设计

透水性生态路面应满足强度和渗透性,粗集料的颗粒级配是决定这两个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若集料级配不良,则透水系数大,强度偏低;反之,如果粗细集料达到最佳配合比,孔隙很少,则强度提高而渗透性极差。当水泥用量一定时,增大骨灰比,集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厚度变薄,孔隙率增加,透水性提高,但强度却降低;反之,则透水性降低,强度提高。因此,针对强度与渗透性两个对立指标,选择0.3,0.37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进行试验。

为增加抗压性能及耐磨性能,本试验加入钢纤维,以加强粗集料间的联系,可认为增加集料与胶凝材料间的接触面积,并提高混凝土整体性,以增加强度。制作钢纤维掺量梯度试块后,进行强度测定,确定最高强度下掺入的钢纤维量。

1)水泥 为提高透水混凝土强度,本试验采用P·O 42.5水泥。

2)粗集料 集料质量对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性有较大影响。集料应采用天然碎石或破碎后的卵石,粒径均匀洁净,粒径范围在10~16mm,针片状颗粒占比<5%,含泥量<1%,压碎值<20%。

3)钢纤维 选用可使接触面积增加到最大的波纹状钢纤维,截面为弓形,外观为波浪形,长30mm,宽2.0~2.6mm,厚0.5~1.0mm,波长3mm,波高(2±0.2)mm,钢纤维抗拉强度>750MPa。

2.2 透水混凝土制备工艺

影响透水混凝土强度及透水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粗集料级配、钢纤维掺量、成型密实方法、养护条件等。在前期探索性试验基础上,选择水灰比和钢纤维掺量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

1)将石子、钢纤维与30%的水预拌30s,然后倒入水泥和50%的水,继续搅拌60s,随后加入剩余水,继续搅拌60s,整个过程共150s。

2)将混凝土装入150mm×150mm×150mm试模中,在振动台上振捣15~20s,然后用铁棒整平试块表面,最后再振捣5s。

3)试块在标准养护室养护3d后拆模,然后将试块继续养护至龄期。

4)采用特制装置测定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如图2所示。装置采用非恒压法,先密封试块4个面,使成型面作为测试表面,将液体从200mm处自由下渗,测得液体全部渗漏所需时间和透水系数。

图2 透水系数测定装置

5)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按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定。

2.3 试验数据记录

钢纤维透水混凝土性能试验共设计7个配合比,每个配合比做7个钢纤维掺量,同配合比、同钢纤维掺量做3组试块,取试验有效值,试块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试块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

3 试验结果分析

不同配合比的抗压强度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配合比的抗压强度

1)由图3可知,同一钢纤维掺量,同一水灰比(0.37∶1)的抗压强度随粗集料占比降低而提高。

2)当钢纤维掺量<90g时,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抗压强度随钢纤维掺量增加而提高。观察试块破坏截面,可发现随着钢纤维掺量增加,集料间的搭接相对较多,故强度不断提高。

3)当钢纤维掺量达到90g时,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极值,当继续增加钢纤维掺量时,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甚至存在下降情况。观察试块破坏截面,可发现钢纤维掺量达150g时,出现钢纤维重叠或聚积情况,限制振捣时集料的密实,降低集料间的搭接,故强度降低。

4)本次试验最优配合比为配合比5(石灰∶水∶粗集料=1∶0.30∶3.9)。

不同配合比下的透水系数如图4所示,水灰比差异的影响如图5所示。

图4 不同配合比下的透水系数

图5 水灰比差异的影响

5)分析图4可知,配合比1~3的水灰比一致,配合比4~7的水灰比一致,即同一钢纤维掺量的试块,透水系数随集料占比降低逐渐降低,即粗集料比例降低,空隙率降低,透水系数减小。

6)配合比3,4间的透水系数有明显突变,配合比3,4的区别在于水灰比不同。配合比1~3的水灰比较大,使水泥浆体流动性偏大,振捣时浆体在短时间内到达试块底部,底部出现一层薄的密实层,使水流在下渗过程中受较大阻力,影响透水系数。

7)图5中,粗集料掺量相同,水灰比不同,当钢纤维掺量不大时,配合比3的抗压强度高于配合比4的抗压强度。这是由于钢纤维掺量较少时,作用不明显,对抗压强度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同时没有细集料,导致水泥浆对粗集料的包裹有限,使钢纤维掺量较少时,试块抗压强度离散性较明显。

8)由于试块空隙比普通混凝土试块孔隙率大,振捣时不易振实,即振捣时间对试块密实度有较大影响。当钢纤维掺量>50g时,降低水灰比,主要是由于水泥成分增加,使集料间的胶结面积增加,集料间的胶结力增大,故试块抗压强度提高。

4 结语

4.1结论

1)在试块制备和养护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配合比、钢纤维掺量、孔隙率均是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性和抗压强度的因素。通过水灰比控制集料包裹程度,配合比控制孔隙率,再调配适度钢纤维掺量,使钢纤维透水混凝土达到最优性能。当集料选用粒径10~16mm的石子,水灰比为0.3时可达最优。当配合比超过1∶0.3∶3.9时,抗压强度增加不明显,可掺入细集料提高强度。

2)通过试验研究,钢纤维的加入对透水系数影响较小,掺入适量钢纤维,可改善透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当掺量>120g时,抗压强度增加不显著。从经济和技术方面考虑,标准试块中,钢纤维掺量为90~120g时可达最优,抗压强度可提高10%~25%。

3)同一钢纤维掺量、同一水灰比,抗压强度由于粗集料占比降低而提高。当钢纤维掺量过高时,出现钢纤维重叠或聚积情况,限制振捣时集料的密实,降低集料间的搭接,故强度降低。当钢纤维掺量过低时,导致水泥浆对粗集料包裹有限,使钢纤维掺量少时试块抗压强度的离散性较明显。同一钢纤维掺量的试块透水系数随集料占比降低逐渐降低,即粗集料比例降低,空隙率降低,透水系数减小。

4.2 展望

本试验对透水混凝土的相关性能进行研究,由于透水混凝土结构较复杂、性能影响因素较多,还需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针对钢纤维水泥透水混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如沥青透水混凝土、碳纤维掺料透水混凝土等均可作为研究课题,对不同掺量透水混凝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各自适合的路况。本试验测试透水系数的装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装置适合小规模测试,实际应用中进行不断优化有利于探索最优配合比。透水混凝土的维护、易开裂和路面孔隙内杂质的清洗同样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透水性钢纤维水灰比
不同纤维长度的混杂钢纤维混凝土本构模型
水灰比对锚固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超高性能磷酸镁水泥混凝土的制备和力学性能研究*
水灰比对硫铝酸盐水泥基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不同纤维长径比对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分析
园林景观施工中透水性混凝土的运用探讨
透水性混凝土的发展与应用
水灰比和粉煤灰对静态破碎剂反应温度影响研究
CONTENTS
既有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