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丽萍 崔娟
摘要: 本文通过了解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以增能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层面、人际层面、社会层面分析成因,并提出增能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策略,帮助肢残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实现自信、自强、自立,促进肢残青少年更好融入社会。
关键词:增能理论;社会工作;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现状
肢残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据统计,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国各类残疾人数约8500万人,其中肢残人士高达1988万人[1]。肢残青少年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行动不便、社会公众的偏见和排斥,容易产生很多心理问题。李嫱通过调研发现肢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1.6%,其中自责倾向的检出率高达35.4[2]。王艺霖等对浙江省138名专科院校的肢残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2.3%的肢残生存在轻度到重度焦虑[3]。
可见,相较于普通青少年,肢残青少年存在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肢残青少年自身成长,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于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大多涉及心理学领域,而社会工作系统介入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基于对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以增能理论为指导,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对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介入,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
二、理论基础
增能(Empowerment)又译为赋权,由所罗门(Solomon)在《黑人增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中首次提出,认为增能可以帮助案主消除“无力感”,即帮助案主消除与环境互动中获得的负面评价,恢复自信,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也有学者认为增能不是赋予服务对象以权力,而在于挖掘和激发其潜能,使其有更大的责任感,从而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5]。我国学者孙莹认为增能不仅是挖掘服务对象自身潜能,同时也包括外部力量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和对服务对象的生存和生活现状的改变[6]。孙立亚认为增能指的是减少、消除、抵抗和扭转由强势团体所赋予的负向价值。
可见,运用增能理论,不是单纯的给予案主帮助,而是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通过激发案主潜能,提高案主能力,使案主能够“自助”,即“授人以渔”。
增能的发生涉及三个层面,分别为个人层面、人际层面、社会层面。具体而言,个人层面的增能主要是指通过挖掘和激发服务对象潜能,使服务对象感觉自身有权能,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自助”目标;人际层面的增能是指通过服务对象与周围群体的互动,在互动中获得认可、接纳、支持,在互动中建立平等关系,从而提升权能感;社会层面的增能,主要是通过政策、文化、福利等的制定和宣传,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资源从而达到增强权能。
三、增能理论视角下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结合增能理论,残障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来自于环境对于个人的排挤和压迫,即个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主要受个人自身、人际层面、社会层面的影响。
(一)个人层面分析
在个人层面,就肢残青少年而言,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为自我认知缺乏导致的自我否定[7]。一方面,大多数肢残青少年不能正视自身的残疾,认为自身的缺陷是一种“丑”,自己不如他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喜欢否定自己。他们同样无法面对自己是残疾人,而别人是普通健全人这样的落差,喜欢怨天尤人,觉得不公平,不愿意展示自我。由于外观上异于普通人,加上行动受限,他们会减少或回避社交,久而久之会封闭自己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多数肢残青少年会在心理上错误归因,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会认为是身体残障所致,无法看清他人所付出的艰苦努力等其他成功因素。同时,肢残青少年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对待他人的评价特别敏感,甚至认为会认为他人总是戴有色眼镜去看待自己,因而对待他人无意的冒犯往往表现得异常愤怒,对待错误往往归结于身体缺陷。由此可见,肢残青少年认知方面的偏差不仅导致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更是其个人感到无权能、无力感的根源。
(二)人际层面分析
在人际层面,肢残青少年普遍存在交往缺失的问题,而人际交往对于个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进行人际交往,从中体验爱与被爱并获得归属感,反之,个体则会感到无法融入群体或被群体抛弃,由此产生孤独心理甚至是绝望的负面情绪[8]。肢残青少年由于行动受到困扰,会尽量避免出行,减少社交,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缺少朋友,久而久之会产生孤独的心理。由于缺少人际交往和互动,导致肢残青少年无法从他人身上体验爱和被爱,也无法通过他人学习良好的规范,获得资源和支持,无法通过社会交往获得他人的接纳和认可,无法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因而会陷入自我否定境地。可见人际交往的缺失,不仅影响肢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会导致其无法通过人际互动获得他人影响以及影响他人的能力。
(三)社会层面分析
就社会层面而言,一定的残疾观影响人们如何看待和对待残疾。残疾观虽然已经实现了从个人模式到社会模式的演变,社会模式的残疾观已获得普遍认可,但社会上依然存在将残疾视为个人内部的缺陷,是一种疾病的观念[9],认为“残”即“废”,将残疾人认定为社会的“废弃者”[10]。这些“污名化”的称谓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充满了对肢残人士的歧视和侮辱,导致肢残人士遭受孤立和隔离,成为肢残人士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此同时,残障设施的缺乏直接导致肢残人士出行受限,社会参与缺失,这也成为肢残人士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
四、增能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基于增能理论,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法从个人层面、人际层面、社区层面对肢残青少年进行增能,从而有效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
(一) 个案介入:个人层面增能
以个案的形式帮助肢残青少年解决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工了解案主心理健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案主的诉求,从而才能为案主提供针对性服务。就个人层面增能而言,帮助肢残青少年案主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有效提高其自信、自尊以及幸福感从而实现个人层面增能。由于肢残青少年会比较在意自己身体的残疾,甚至会排斥自身的残疾,基于增能理论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关注案主的心理情绪,通过尊重、倾听、同理等方法帮助肢残青少年剖析自我,正确认识自我,要引导他们正视自身残障的事实,摆脱心理阴影。同时社工还应该鼓励他们展示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长处和优势从而提高自信心,摆脱依赖和“等靠”缺权状态。通过个案工作方法的介入消除肢残青少年自身的“无力感”,让他们觉醒自己具备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从而实现个人层面的增权。
(二)小组介入:人际层面增能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联结、共享形成自己社会网络。人际层面的增能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在互动中建立平等关系,在互动中获得资源和支持并觉醒自己有权能,从而促进问题的解决[11]。社会工作强调人与环境相互协调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环境,肢残青少年同样也离不来环境。对于肢残青少年而言,家庭、同伴群体和学校是他们联系最为密切的环境。在家庭方面,社工要引导家庭亲属采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肢残青少年。研究表明,在家庭教养上,许多家庭在对待残疾家人时,要么的过度保护,要么是漠不关心,这些不利于肢残青少年形成正面的情感体验,同样会削弱其权能感。因而在社工在对肢残青少年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时,可以将家人的心理干预纳入治疗体系,帮助其转变态度,引导正确的教养方式。
另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作为信息的协调者、资源的链接者,通过联合家庭、学校、社区,建立成长小组,将有同样问题的肢残青少年聚集到一起,鼓励他们暴露自身问题,通过同伴交流学习,缓解压力,在获得支持的同时,也可纠正不良的心理。
(三)社区介入:社会层面的增能
社会层面的增能,主要指的是改变不利于肢残青少年“自助”的社会环境,通过动员社会力量以社区介入的方式,帮助肢残青少年提高社会参与度,帮助其更好融入社区和社会,从而助力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社工可以联合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联合会等专家学者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深入社区开展宣传讲座,让肢残青少年了解康复的知识,赋予他们通过医疗辅助器械进行自我康复管理的能力。社工还可以通过联动主流媒体,发挥主流媒体在价值观领域的引领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残障和残障人士,消除公众对肢残青少年的刻板印象,形成正确的认知,为他们的社会参与创造和谐友善的环境。另一方面殘障人士与其他普通人一样享受各项权利,社会应该承担实现他们各项权利的责任,因而社工可以呼吁政府出台更多有利于肢残青少年的政策,通过获得资源和社会支持,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实现社会层面的增能。
五、结语
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其自身成长,本文以增能理论为基础分析肢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并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的介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建立人际交往网络,获得资源和社会支持,从而有利于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以便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3-2 全国残疾人人口基础库主要数据.
[2]李墙.肢体残疾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3]王艺霖、张会平.肢体残疾大学生的歧视知觉对焦虑的影响: 感恩的中介作用[J]. 现代特殊教育. 2020,(22):30-34.
[4]Solomon.B.Black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press,1976:251-265.
[5]苏志权.增能理论视域下提升残疾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中山市 M 区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20.
[6]孙莹:《社区工作-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核心概念-增权讲义》,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3 年版,第 1 页
[7]兰继军、胡文婷、赵辉、雷春霜、吴靖萱.残疾人心理发展问题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 2015,(24):3-7.
[8]胡家祥.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多维解读[J].哲学研究,2015(08):104-108.
[9]王磊、张一舟.残疾模式:残疾研究的理论、政策与福利框架[J].残疾人研究. 2018,(02):30-36.
[10]赵森、易红郡.从个人到社会:残疾模式的理念更新与范式转换[J].残疾人研究. 2021,(03):12-22
[11]Gutirrez Lorraine M.Developing Methods to Empower Latinos:The Importance ofGroups.0 Social Work with Groups,Vol.1991,14.
作者信息:覃丽萍,女,讲师,广西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通讯作者:崔娟,女,博士,副研究员,广西科技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