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解释了诵读素养概念后,通过梳理总结朗读的几千年历史,并分析朗诵在特定时段发生的裂变发展。再结合当下朗诵领域出现的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坚持并倡导读经典、诵美文;传承并倡导历久弥新的“声律之法”;拓展并深化朗诵艺术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朗诵 诵读素养 声律之法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其实,朗诵不仅可提高阅读理解力,还可增强艺术鉴赏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陶冶情操、磨砺气质,开阔胸襟、文明言行;小者,可有效培养自身对书面语言、口头话语细致入微的感受力,同时提高我们口语交流和写作呈现上的表达力和鉴别力。
何謂“诵读素养”?就是为提升朗诵水准而作的一切“修习涵养”。今天普及诵读素养,就要通过朗诵知识的普及和朗诵活动的常态化、精品化和创新性努力,以在广泛传承朗诵传统的同时,普遍提升普通公众的朗诵水准。
其实,与劳动同时产生的朗诵艺术有悠久的实践史,诵读素养也有丰厚的养成史。
据《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大文豪鲁迅对此阐述道:“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鲁迅的话是针对文学的产生而言的,但也揭示了一个真相:中国文学源于口头传诵。
而从日常劳动中诞生的朗诵传统,首先在教育领域得到蓬勃发展——
周代时的太学和小学都有的一门必修课就是诗歌吟诵。《礼记·内则》云:“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就记录了当时贵族子弟学校教学诗歌吟诵的实况。战国时的《孟子》更以一句“诵其诗,读其书”再现了先秦以前以至更早时期的诵读盛况。而最早的朗诵艺术理论也在这时得以萌芽:先秦首部历史散文《尚书·舜典》有“诵其言谓之诗,咏其言谓之歌”的记载——当时不仅有“诵”的表达形式,还将它与“歌”的形式相区别。
汉魏六朝,尤为汉武帝时,《诗》、《书》、《礼》、《易》和《春秋》等被尊为“五经”后,社会上兴起“诵习诗书”之风:有了声律理论后,吟诵的声律之美得以完善,朗诵理论也有了长足进步:东汉的古文字学家郑玄为“诵”字作了颇为专业的注解:“以声节之曰诵。”意为用声音把诗的节拍表示出来就叫诵。这解释不但符合“诵”的本义,也与今天的“朗诵”基本相似。这些朗诵技巧的丰富和理论的完善,不但标志着吟诵之学得到重要发展,还对当时及之后的文学创作与欣赏产生重大影响。
最直接的影响是:格律严谨、音律铿锵的近体诗词出现于唐宋,并推动诗词创作进入“黄金期”,带动朗诵艺术在民间和社会底层落地生根。当然,这其中也不乏“白居易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和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这些由诵读而成大师的人生标杆。而后,南宋朱熹在《朱子训学斋规》中用“凡读书,需要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变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段话总结了他对朗诵的独到见解。
正因他们身体力行的推动,客观上形成了朗诵艺术日益普及的社会氛围,催生了“朗诵”作为一门艺术的专有名称在宋代正式出现。陆游的《剑南诗稿》中出现“朗诵”二字,就是明证:
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
独有枕书癖,犹同总角年;
横陈粝饭侧,朗诵短檠前;
不用嘲痴绝,儿曹尚可传。
由此,我们推断:正是在这一时期,朗诵正式成为一门艺术,并日臻完善。
明清时,因《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朗朗上口、易诵易记,推动日益成熟的吟诵艺术在民间得到更广泛深入地普及:不但文人学士热衷吟诗诵赋、填词会友,普通百姓也家学相传、师生相沿地吟诵美篇佳作。特别是在私塾授受、寒窗苦读,全都仰仗吟诵:由得心应手到得心应口。甚至在宗教界出现了因诵念经文而得名的“声教”。
近代以来,随着新诗体、散文、杂文等大量出现,诗文朗诵会、朗诵表演节等活动频繁,朗诵被赋予了教育、娱乐、号召等更多的社会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代以来的战争烽火中,朗诵成了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为国家繁荣而顽强奋斗的有力武器——赤诚报国的仁人志士振臂高呼,咏诵发自肺腑的诗文力作,向底层民众宣传救国救民的真理,传播强国富民的知识;长征途中机智的宣传员,用深情朗诵鼓舞红军克服生死考验中的困难;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少热血青年在长诗《向困难进军》、《雷锋之歌》等激励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建设;改革开放新时期,朗诵为人们喜闻乐见,更广泛出现在日常教学、媒体宣传和人际交往中。
当下,随着国内扫盲、义务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招等的深入推动,国人的知识文化水准得到长足进步,特别是类似央视《朗读者》节目的普及性助推,朗诵早已从古代文人的“雅集爱好”,走进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而成为一些社交平台内成员间早晚问候、交流和鉴赏的“平常事儿”。这本是件好事,可我们却发现:随之出现的如字音、句读不规范,追求表现自我而卖弄嗓音,甚至单纯追求陶醉和宣泄等现象,令人不安;同时,假“创新”之名出现的“音诗画”、“有声作文”等弱化、泛化和污名化朗诵等不良倾向,令人不忍!
为此,就亟需从我国丰厚的诵读素养养成史中汲取营养,为当下诵读素养的社会普及提供有益镜鉴。
一、坚持并倡导读经典、诵美文。新时代诵读素养的普及首先须明确“读什么”、“为谁读”。
任何时候的诵读,首先要选好文本,要有一双选好诵读文本的“慧眼”。不管先秦时的儒家“五经”,还是明清时的“启蒙读物”,抑或近代烽火岁月中的“激扬文字”,总能给人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熏陶,特别是作品塑造的那些平凡而高尚的人物形象,在饱含激情的朗诵中,使真、善、美潜移默化地渗透,不但能从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还能从根本上“陶冶情操、磨砺气质,开阔胸襟、文明言行。”
二、传承并倡导历久弥新的“声律之法”。
诞生于汉魏六朝的“声律之法”直接催生了朗诵,还孕育了朗诵艺术长久以来的灿烂辉煌。
朗诵发展到今天,虽已形成“吟诵”、“朗诵”和“演诵”等多种形式,仍离不开“声律之法”的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吐字清晰,声音响亮。正如川剧表演艺术家胡度所说:“播字如擒兔,字字圆如珠。”即既要咬准字音,又要“圆润悦耳,满如贯珠,使人听来有立体感”;这就要求朗诵时音声轻松自如,自然悦耳,不做作,给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这就要求朗诵时技巧灵活,情感丰盈,变化多姿,给人“凤头、猪肚、豹尾”的完整充实感。
三、拓展并深化朗诵艺术的社会功能。
任何艺术都有其社会属性。朗诵当然也不例外,只是直到近代以来,才被赋予了教育、娱乐、号召等更多的社会功能。
拓展并深化朗诵的社会属性,不仅是朗诵艺术过去从“象牙塔”中走出,走进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指引,也必将是扎实推进诵读素养普及和推动朗诵艺术迎接更大辉煌的动力。因为,“需求推动发展!”
作者简介:曾斌 男 汉族 籍贯:安徽芜湖 72年12月生 研究方向:播音主持 主任播音员 研究生 浙江省慈溪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