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摘 要:在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把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更需要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我们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把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阶段。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整个工作的核心,系统工作是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保证管理的科学化,就要在具体规定范围内实施制度化管理工作。因此,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能力的关键,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同样重要。施工现场是工程建设的第一线。高层建筑从这里开始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施工现场的施工内容非常复杂,同步施工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实现科学的管理能力,最后是做好工程验收阶段的管理,这是施工管理的最终内容,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最后关键一步。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探讨
导言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很常见。一般来说,人们把楼层高于10层或总高度高于24米的建筑物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还体现在很多方面:一是由于工程总量大,各部门之间难以协调;二是建筑的框架结构形状特殊。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难度大,质量要求高。第三,高层建筑施工人员多,部门多。要进行统筹协调,安全防控工作量巨大,各环节协调难度很大。第四,高层建筑施工时间长,往往跨越多个小区,天气条件也多种多样,这就增加了施工本身的难度。下面将对高层建筑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高层建筑的质量控制效率。
1目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分析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不禁要关注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当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不容乐观。首先是人员层次问题。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重速度轻质量。另外,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是关系户,对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经验不多。工作能力差,上级领导没有把好头,使得整体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和施工安全防护意识。个别工程师自高自大,侥幸指挥,没有按照标准化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不可否认,多年的施工经验是非常有用的,但施工检查和施工图的作用更为重要。想当然的心态使得高层建筑交工后会遇到各种质量安全隐患。比如,人们常说豆腐渣工程,杂草丛生,风振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混凝土使用比例不科学、钢筋力学性能不合格,以及构件截面预制精度不合格、水泥性能不合格等问题。一个小错误可能埋下隐患。因此,建筑材料性能的安全管理也非常重要。
2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非常复杂。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不仅有各管理者和管理部门的职责,还有工作职能和岗位的具体设置。但是,从目前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现代建筑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应政企分开,但直到现阶段,许多企业仍有计划经济时期项目建设的传统思维,存在政企混业经营、管理体制不到位等问题。我国本身就有比较完善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但具体到各个企业实施时往往难以发挥自身的良好效果,这说明很多企业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程度不高,執行力度不够面对相关检查也“应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达到国家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很难取得优异的效果。
2.2质量意识淡薄
几乎所有的施工企业都知道施工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但在工程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很多企业忘记了这一想法。在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技术和材料应用一直是管理的关键内容,对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许多企业还没有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简单地认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提高工程的造价,所以在建筑技术和材料部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技术和传统的建筑材料仍在使用,这是企业质量意识薄弱的重要体现。
2.3施工现场管理不完善
施工现场管理是我公司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在进行施工质量管理时,必须了解目前施工中采用的施工工艺是否与设计相符,工程材料是否符合有关要求,人员操作是否得当等。只有了解了这一系列的内容,才能准确理解这方面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另外,许多施工人员对施工图纸理解不深,施工技术交底不到位,草率开工。很多建设项目都是靠自己的经验和个人理解来进行的,严重缺乏科学性,容易导致施工质量问题,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可以说,这种情况在大多数建筑企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们都存在于行业中。在一些工程中,一些未经审核的图纸直接应用于施工,是非常危险的问题。但是,我们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上述问题长期存在。
2.4 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低
施工管理人员短缺是建筑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施工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特别是在工程质量方面,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对施工技术标准、质量规范、工程质量要求等认识不清,在质量管理的发展中会出现“不匹配”的问题,即质量管理与实际质量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冲突,降低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高层建筑对稳定性和抗震性的要求更高,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如果质量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质量管理问题必然出现。
3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对策
3.1注重建材质量,从源头上控制
标准的建筑材料可以确保建筑物不会变脆。建筑材料越好,建筑物就越安全。因此,物资采购人员要注意从源头上储存和使用物资。在采购材料时,一定要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合同,确保所提供的材料符合标准,不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采购人员自身也要注意坚决避免贪污受贿现象,不应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采购人员应确保采购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符合国家质量认证标准。如果建筑质量要求较高,我们可以选择符合欧盟质量控制标准的建筑。其次,在采购钢筋、水泥等原材料时,应安排另一人,确保其职权不相互干扰。同时,实行相应的责任管理机制,对采购人员进行全程监督,使采购人员的各项采购行为公开透明。最后是采购物资入库环节,是物资控制的关键环节。做好入库登记和物资分类。以上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专人负责监督、指导,千方百计加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
3.2施工技术管理要加强
由于高层建筑涉及多个环节,所以每个环节的施工都要准确、严格。但客观因素是高空施工会有很多障碍物,因此很难保证施工中不出现差错,保持一定的精度。由于建筑物整体力的不断传递,施工过程中的小因素扰动会使部分建筑物出现偏差和位移。这对质量控制有很大影响。施工图中明确指出,建筑物的基本参数,长、宽、高必须恒定。因此,在确定施工精度时,决不能冒险。这一环节是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不容忽视。具体的精度方法可参考以下方法:首先,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标高线的定位只需在墙上凿四个孔;轴线的确定采用设备测光仪和经纬仪完成。以上只是理论上的情况。实际情况是,影响高程精度的因素很多,达不到要求的精度。例如,在钢筋混凝土中,必须有薄膜和浇筑两个过程,这将影响基准高点的确定。这是一个水平仪的引入,用于达到测量所需的精度。最后,探讨了高层建筑外观质量的控制。建筑水泥时,高层建筑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裂缝。裂缝对建筑物的整体外观影响很大,建議选择低热释放的水泥材料进行施工。根据不同的气候和环境,可以添加适当的添加剂和缓凝剂,以减少裂缝的数量。
3.3图纸审查要严格
图纸质量保证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关单位要重视这项工作,积极落实。要认真对待审查的重点。如果图纸的内容与说明书的内容不同,则是出现问题的地方。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抓紧开展整改,确定整改时限,调动整改积极性。此外,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对提高施工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施工单位应经常开展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会议,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其专业能力满足施工需要。
3.4 切实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
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应重视对人员的管理,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首先,在标准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带动施工人员提高专业素质。通过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对质量管理人员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工程质量要求、行业质量标准、施工工艺等方面从标准等方面入手,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结语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施工企业已经认识到高层建筑施工控制与管理的重要价值,也在探索适合于施工控制的可行措施。但不可忽视的是,现阶段高层建筑施工仍然存在较多的施工安全威胁,其根源在于缺乏必要的施工管理和控制机制,企业自身习惯于忽视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高层建筑仍然需要运用综合监理的手段进行施工,在此前提下,我们致力于优化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雍丽平, 熊海军.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居舍, 2018 (34) :147.
[2]朱晓英.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办法探讨[J].民营科技, 2018 (10) :187.
[3]魏增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2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