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婷婷 区智凤 黄铭杰 黄泳梅 杜间开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骨伤科中心 佛山 528000)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上的一类肿瘤,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2%~3%[1],致残、致死率较高,病情进展快,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2]。手术是治疗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方式[3],但术后仍需进行康复治疗,维持肢体功能,降低复发、转移风险,病程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需探寻更为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过程中的全程干预,维持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平台的全程管理模式可基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优化,使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便捷、适用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不良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促进生存质量的改善[5]。本研究以我院恶性骨肿瘤并拟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云平台在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诊断为恶性骨肿瘤并拟行手术的60 例患者。纳入标准:经MRI、CT、X 线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骨肿瘤并拟行手术;年龄18~65 岁;知情同意;精神状态正常且可积极配合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院内外均能正常使用智能手机和微信系统的患者或家属。排除标准:伴严重心、肝、肺、肾、脑等脏器障碍患者;不同意进行手术治疗或各种原因未行手术者;精神、意识和听力障碍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 例。对照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18~65岁,平均(41.52±0.85)岁。观察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18~64 岁,平均(41.54±0.91)岁。两级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入院时、围术期及出院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和健康宣教,以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及口头宣教为主,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等。观察组实施基于云平台的全程管理模式。云平台主要分为五部分:住院信息系统及公众号平台、云电视平台、微信平台、微医APP 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具体措施:(1)建立小组、加强宣教。建立云平台全程管理小组,组员包括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患者入院时进入住院信息系统及关注微信公众号,由小组成员采集患者个人信息建立档案;入院后及围术期使用云平台进行视频健康教育,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术前术后及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每天9:00~9:30 及16:00~16:30 自动循环播放,责任护士每天督促患者按时收看视频,并于视频播放结束后了解患者的掌握程度,对患者存在疑问处及时予以补充、解答,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2)对症护理。动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全程心灵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各阶段都能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术后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订详细的运动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早期进行,循序渐进,从肢体被动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跖屈、背伸、踝关节屈伸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避免组织挛缩粘连,住院期间的整个康复过程责任护士进行指导完成;动态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分遵医嘱给予相应的疼痛管理,保持患者身体舒适。(3)延续护理。出院后,责任护士通过移动管理平台给患者发送调查问卷,并定期在微信平台、微医APP 平台上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解答康复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同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1)术后康复效果:采用Oswestry下肢功能障碍评估量表进行评估,总分10~50 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碍越明显。(2)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 总分≥50 分表示存在焦虑,SDS 总分≥53 分表示存在抑郁。(3)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估,0 分为无任何疼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日常生活严重受到影响。(4)生活质量:采用SF-36 量表进行评估,共36 个条目,8 个维度,评分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Oswestry 下肢功能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Oswestry 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VAS 以及SF-36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恶性骨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仍存在一定的负性情绪,不仅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6]。通过有效的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康复[7]。
目前,入院及围术期护理多采用派发健康宣教小册子,口头宣教等形式的常规护理模式,缺乏直观性、系统性[8]。延续护理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9],主要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问等形式,获取信息不全或存在一定的失访率,不能对患者进行长期和有效的追踪,难以真正实现全程管理。云平台的全程管理模式护理干预涉及入院护理、围术期护理及延续护理等,将互联网作为平台,通过各种软件,营造互联网虚拟病房,并且将该技术与全程管理模式相结合,实现现代化系统化护理干预,且干预措施均由主管医生、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具备系统化和个性化特征;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云平台可实现可视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患者病情进行持续跟踪,降低失访率,能真正实现全程管理,将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干预效果。陆瑶[10]研究认为,云平台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与医护进行交流的平台,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预防保健的相关知识。王秀丽等[11]研究认为,云随访平台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和巩固了患者院外康复效果。Breen 等[12]曾报道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平台干预能改善患者结局及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疼痛评分、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恶性骨肿瘤手术患者实施基于云平台的全程管理模式,可向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服务,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疼痛程度,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