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孟龙 魏丹丹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神内二科 河南郑州 450004)
急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由于动脉堵塞、闭塞使局部组织发生供血不足,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生脑组织软化、坏死,甚者发生严重后遗症,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临床常规予以营养神经及清除氧自由基治疗,但效果较差[1],且溶栓治疗时间要求较长,单独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无法对病情进行有效控制。本研究针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拜阿司匹灵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行探讨,分析其对炎症介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7 例,女23 例;年龄40~65 岁,平均年龄(59.62±5.81)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3.16±0.32)d。对照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41~66 岁,平均年龄(59.65±5.37)岁;病程1~4 d,平均病程(3.17±0.36)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均衡性佳,可比(P>0.05)。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抵触、中途放弃治疗、随访失联者;服药依从性差者;合并严重肾、肺、心等功能衰竭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2]中相关标准,且经颅脑CT 或MRI 证实;认知功能正常;出现局灶性或全面神经功能缺损;首次确诊脑梗死;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遵循医学伦理学原则,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钙离子拮抗剂、脱水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册证号H20130339)口服治疗,100 mg/次,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056410)口服治疗,75 mg/次,1 次/d。两组维持治疗20 d。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基本痊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减少91%~100%,无明显病残现象];显效(NIHSS 评分减少46%~90%,病残1~3 级);有效(NIHSS 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 评分减少<17%)。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2)炎症介质:选用全自动分析仪器检测患者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33(IL-33)水平。(3)治疗前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约3 ml 于血凝试管,血液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 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TNF-α、IL-33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IL-33、TNF-α、hs-CRP 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33、TNF-α、hs-CRP 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33、hs-CRP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TNF-α、IL-33 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hs-CRP、TNF-α、IL-33 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急性脑梗死是指患者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构音、运动以及感觉等功能障碍甚至是损失。目前临床将抗凝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案,但是抗凝药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导致患者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发现,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灵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控制疾病恶化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3~4]。
拜阿司匹灵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临床常见药物,具有抑制环氧合酶活性、阻止血小板聚集以及控制血栓等临床疗效。氯吡格雷属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仅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不可逆性以及选择性,还可以通过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ADP 介导的糖蛋白GPⅡb/Ⅲa 复合物活化,显著发挥抑制作用。同时,氯吡格雷药效时间长,可以持续影响患者血小板整个代谢周期。氯吡格雷在使用第1 天即可发挥理想的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后通过每天重复给药使得血小板抑制作用逐渐加强,在第3~7 天趋于稳定抑制水平,该水平为40%~70%[5]。在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知氯吡格雷与拜阿司匹灵联用可增加拜阿司匹灵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供血情况,降低神经功能的损害,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应用拜阿司匹灵。
相关文献显示,凝血功能障碍、炎症应激反应存在异常等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6]。例如炎症反应标志物中的hs-CRP、TNF-α,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更高。IL-33 具有缓解血管炎症、调控多种免疫细胞分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Th1/Th2 亚群发挥作用,IL-33 增高致使Th1/Th2 系统失衡,从而加剧局部的炎症反应。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IL-33、TNF-α、hs-CRP 水平下降显著,且比对照组低,提示联合用药能有效减轻患者自身炎症反应。
急性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高血脂,血液处于高黏滞状态,血小板被激活,引起血栓素A2与PGI2比例失衡,抑制纤溶系统,增加血液黏度,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中断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治疗可对卒中后脑组织供血有效改善。分析原因与氯吡格雷和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有关。
综上所述,拜阿司匹灵联合氯吡格雷可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黏滞度,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其治疗疗效,效果优于单用拜阿司匹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