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庆平,林伟清,揭丽云,王 娟,汪静莎,方 杰,颜廷凯,王元秋,王宝仁
(1.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贵州 毕节 551700;2.毕节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贵州 毕节 551700)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因繁殖活跃的痤疮丙酸杆菌会产生大量的蛋白分解酶、透明质酸酶和溶脂酶,破坏毛囊壁及腺体,导致局部炎症、化脓及坏死,最终遗留大小不等的萎缩性瘢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美是每一位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最基本的精神追求,医美市场在不断进入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往的治疗手段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点阵激光广泛应用于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被认为是痤疮凹陷性瘢痕治疗的金标准[1]。与传统激光磨削治疗术相比,点阵激光的治疗不良反应较轻,但剥脱性点阵激光,如CO2点阵激光术后仍被报道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如炎症后色素沉着、长时间的红斑和瘢痕[2],并且该技术应用于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时往往需要多次治疗,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因此,如何达到既减轻CO2点阵激光术的不良反应,又增强其治疗效果,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临床研究课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CO2点阵激光联合rhEGF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1 材料
1.1.1 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集到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3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8~34)岁。皮肤类型为FitzpatrickⅢ~Ⅳ型。纳入标准:① 完全自愿参加该试验;② 了解本试验的目的及全部过程;③ 同意留取临床图片资料或进行皮肤检测。排除标准:① 孕妇、哺乳期妇女;② 有瘢痕疙瘩病史;③ 皮肤肿瘤患者;④ 精神异常者;⑤ 瘢痕周围皮肤感染者;⑥ 光敏药物服用史或治疗前一周有日光曝晒史;⑦ 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⑧ 其他不适宜参与实验的情形。
1.1.2 仪器 SPLB型脉冲CO2激光治疗机(重庆京渝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输出额定能量3 800mJ,连续输出额定功率18W,波长10 600nm。
1.2 方法
1.2.1 分组 患者两侧面部均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后,试验组(侧)与对照组(侧)的选取采用抓阄的方法随机进行。采用自身对照,所有患者以面部中线为分界,实验组采用CO2点阵激光治疗后,连续2周3次/d使用rhEGF均匀涂抹于激光治疗创面,术后严格防晒,科学护肤。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涂抹,其余治疗及护理措施均与试验组相同,每次治疗后详细记录治疗参数,治疗结束即刻及治疗后7d内,嘱患者每日回传照片及描述相应症状,并告知脱痂时间及脱痂后红斑消退时间,每3个月治疗1次,第3次治疗结束,恢复3个月即复诊,观察瘢痕治疗效果。两次激光治疗时间间隔(95±14)d。
1.2.2 知情同意 向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照相存档,告知完成实验的后续治疗优惠等激励机制,确保顺利完成试验。
1.2.3 激光治疗 治疗前清洁面部皮肤,在治疗区域皮肤表面涂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每克含丙胺卡因25mg,利多卡因25mg),约1.5g/10cm2,上盖密封敷膜,涂药时间至少1h。表面麻醉生效后,清洁纱布去除麻膏,碘伏消毒液常规消毒皮肤三遍,生理盐水纱布脱碘。使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对患者两侧面部治疗区域设置完全相同治疗参数,采用点阵模式,调节光斑大小与皮损大小一致或稍大于皮损,能量30mJ,点间距0.5mm,脉冲宽度5ms。
1.2.4 试验组治疗 在点阵激光治疗结束后,立即将rhEGF外涂于患者一侧面部(治疗前通过抓阄确认),待其自然吸收,不做清除处理。对照组(侧)外涂生理盐水。术后12h内治疗区域避免外用任何药物,并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保持创面清洁。
1.2.5 随访 治疗前和每次治疗后3个月(下一次治疗前)使用VISIA皮肤测试仪拍摄患者标准面部照片,并记录每一次治疗后结痂时间、炎症后红斑持续时间、瘢痕增生及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分别由2位专业皮肤科医师(未参加前期治疗,双盲)采用Dreno的ECCA评分表分别对治疗前后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照片进行评分。每次治疗结束后1h,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红斑水肿程度;一周后复诊,使用Soft Plus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仪(意大利Callegari公司生产)对局部红斑指数、黑素指数、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等进行测定,测量时探测仪的探头垂直于皮肤,对照组及试验组均选取三个治疗部位(不足三个部位的以实际部位测试),然后取平均值。
参照Dreno的ECCA权重评分表进行评分[3],根据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直径大小和皮损数量权重分值如下。① a值:V形萎缩瘢痕(权重因子15):直径较小2mm,点状;U形萎缩瘢痕(权重因子20):直径(2~4)mm,边缘透明;M型萎缩瘢痕(权重因子25):直径超过4mm,表面粗糙,表面不规则。② b值:无瘢痕为0,瘢痕数量≤5为1,5<瘢痕数量≤20为2,瘢痕数量>20为3。③ 瘢痕部位最后分值为a值×b值;最终分值兼顾考虑到了瘢痕的直径和数量,从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了瘢痕的严重程度。
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分值-治疗后症状分值)÷治疗前症状分值。根据SSRI分4种疗效评估标准,显效:SSRI>0.8;良效:0.3<SSRI≤0.8; 微 效:0<SSRI≤0.3; 无 效:SSRI=0。有效率=(显效例数+良效例数)÷总例数×100%。
由患者评价治疗的满意度:共分4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由研究者和受试者在术后共同观察并记录副作用及其持续时间,如疼痛、红斑、水肿、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感染、瘢痕形成等。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0版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对比权重分值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疗效,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ECCA评分 在34例面部凹陷性瘢痕的激光治疗中,所有患者治疗3次,每次治疗时间间隔(95±14)d,经过3次治疗后,试验组权重变化率(0.64±0.24),对照组(0.46±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O2点阵激光治疗前后ECCA评分
两侧ECCA评分在第3次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显效7例,良效24例,无效3例。有效率91.2%;对照组显效4例,良效25例,无效7例。有效率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O2点阵激光治疗前后有效率对照
3.2 患者自身满意度评分 经过3次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两侧疗效满意度均较好。通过自身对照,在34例患者中,自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的28例,两侧疗效相当的6例,治疗组不及对照组的0例。总体而言,试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不良反应评分 每次治疗后两组均有疼痛、水肿表现,治疗后即刻分别使用rhEGF及生理盐水涂抹创面,治疗结束后1h双侧红肿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皮肤的含水量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痂持续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斑持续时间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无明显的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无感染及激光治疗继发瘢痕形成,见表3。
表3 每次治疗后双侧不良反应对比
点阵激光是一种点阵式光热作用激光。组织水是激光治疗的靶色基,点阵激光所产生矩阵微小光束作用于皮肤,组织水吸收激光能量后,形成多个柱形结构的细小的热损伤区域,称微治疗区或微热损伤区(microscopic treament zones或microthermal zones,MTZ),微热损伤区进一步引起一连串的皮肤生化反应。一方面,光热效应与光机械作用是点阵激光的作用模式,通过对组织的汽化作用,去除增生组织和粗糙不平的表皮层;另一方面,激光光束经过表皮穿透至真皮层,通过适度的、控制性的光热损伤作用,导致该部位组织发生柱状热变性,这些点阵状热刺激会均匀地启动皮肤的修复程序,使真皮胶原再生、重塑,同时依靠残存在皮肤附件上皮和创缘表皮的增殖,尽快使伤口愈合,凹陷瘢痕得到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
点阵激光仅对单位面积上的小部分皮肤发生损伤作用,其周围未受损害的组织包绕中心受损组织可使表皮迅速修复,从而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该技术为皮肤激光美容治疗带来了新突破,它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还大大降低了治疗风险,已经被视为痤疮瘢痕治疗的明智选择[5、6]。
在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rhEGF可促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及上皮细胞的增殖,加快表皮的生长移行,从而缩短恢复时间,提高修复质量[7]。rhEGF还能够促进细胞外透明质酸、糖蛋白等大分子的合成和分泌,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强皮肤对微生物的抵御力,同时降低皮肤的敏感性,有利于细胞生长。除此之外,rhEGF可以在创面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具有屏障保护作用,防止细菌感染[8]。
在最终完成试验的34例患者中,使用CO2剥脱点阵激光联合rhEGF凝胶治疗,能够加速激光治疗后创面脱痂,缩短红斑恢复时间和结痂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瘢痕改善程度也得到一定提高。所有治疗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无明显的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无感染及激光治疗继发瘢痕形成,这可能与采用科学的护肤方法,严格防晒,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及预防感染措施有关,这些方面体现出rhEG治疗的优越性。综上所述,CO2点阵激光联合rhEGF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