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村小

2021-02-16 23:21马淑霞
下一代英才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村小长大社区

马淑霞

过去,每个大队组或者村庄都有一所小学。每家每户的孩子都可以来到这里享受教育。老支书的关心,老伯伯的问候,老奶奶的送行,妈妈的叮嘱……可以说,温情、信任和期待都在这里。

在学校,孩子们都是邻居,他们长辈几代人的情感也融入到了孩子们的骨子里。

学校虽然很小,孩子可能就几十个,老师也只有几个,甚至需要包班来上课。但是老师们知道谁热了、谁冷了,体贴入微。老师对孩子的家底摸得一清二楚,了如指掌。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相处的其乐融融,不知不觉的就长大了。

孩子们要到更大的学校去读书了,乡亲们和老师们站在村口望着一群群长大的孩子,走出村子,感到莫大的自豪。有学生求学成功,考上大学了,村长为孩子披红戴花,乡亲们敲锣打鼓,小屁孩们簇拥着前前后后在村里转上几圈,算是光祖门庭了。每当在这里长大的成年人回忆起在村小的岁月,好像谁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小丽说:我为了买一本参考书,从叶县步行走到了许昌,等回到家里时已经是四更天了。小强说:老师对我可好了,课余时间教我出黑板报,我在黑板上打直线,谁都没我画的直。一到农忙,孩子们总会出现在田间地头,帮忙拾麦子收稻子,你别看人小,作用可大了……

可以说孩子们谁都有难忘的记忆。家庭、学校和社会并重,孩子就在这不经意的教与不教间,人生的理想和善良的情感得到了植入。

虽然我没有在村小上过学,村小的故事都是从我爱人的回忆中了解到的,但是,那一幕幕一桩桩儿童往事,总是凝绕在我的心中,我向往村小的朴实和深厚,向往村庄尚德尚学,向往儿时无忧无虑。它是我心头永远抹不去的一道虹和霞,让一代代未知的孩子慢慢长大,走出了村小、走出了大山。

我记得2019年进行乡村未来学院设点调研时,有个深山的老村长说,自从村小没有了,孩子去县里封闭式学校去上学以后,每两周回来一次。孩子们一回来就是跟家长要钱,家长和孩子说不上几句话,亲情淡漠了,家长也管不了了。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学生。

如今,现代高科技给孩子们的学习带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带来了游戏和眼花缭乱的世界。孩子拥有手机、电视和ipad。哪些碎片化戏剧性的娱乐节目、游戏带来的娱乐快感轮番冲击着孩子的心理;奇装怪服的装束流行,冲斥着孩子们的审美。

孩子面对这花花世界和衣食无忧,享乐主义成为躺倒一族的追求。面对这些,家长知识的局限和孩子们远离家乡情感上的失伴,孩子们天马行空,部分成为海上失舵的船。

家长无尽的呐喊、唠叨:孩子你咋不醒醒呢?孩子呀,你这样可咋办?

面对孩子种种不理性的行为,和怪异的举动,有的说要做狼爸做虎妈,有的说要学西方给孩子自由和快乐,有的说要秉承传统,盲从和混淆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无所适从。

今日之家长,只有从自己改变开始,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育中用温柔而坚持对孩子进行陪伴,用阅读取代手机电视和ipad,用智慧创造出家庭文化,让孩子在高雅的环境中沁之韵之,以身示范,少点包办;让孩子亲临实践,重拾人性灿烂。

有专家说:在教育中家庭教育占51%,学校教育占34%,社会教育只占15%。我们今天的社区,国家已经花大气力进行了投资。在社区里,明朗的教室,温馨的书屋,家长学校,未成人活动室,舒适的家庭,应有尽有,可唯独没有了温情!

假如我们能够重拾以儿童为中心的建村理念,让孩子在规则、互助和自我管理中长大,它一定会向村小一样,成为每个在社区长大的孩子的永久挂念!

猜你喜欢
村小长大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长大了
村小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
村小支持行动
——把关注点延伸到基础教育的“神经末梢”
村小消失后对农村文明的不利影响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