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素平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近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起了许多教师的关注,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优势的发挥。文章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具体实施对策,旨在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现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数学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意义远大于对学生数学概念知识的传递。
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科学分组,明確职责
合作小组一般以四人为宜,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有利于组员之间的交流,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组间同质,则有利于开展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再做好每个小组成员的分工:一名组长,小组活动时的总指挥;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整理交流的过程和合作的成果;一名汇报员,代表小组成员汇报讨论的结果,每名学生都各尽其责,让合作充实有效。各小组成员的分工要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担任小组长的学生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这次担任操作员的学生下次去记录,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有所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均缺一不可。
(二)培养习惯,适时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想办法让他们打开话匣子。教师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给这些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个人独立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合作学习,老师应明确规定合作学习的内容,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首先要求小组成员在交流讨论前应先进行独立的学习思考,让每一名同学都有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再讨论自己的想法,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其次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以便随时了解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再次在各小组交流发言时,老师应及时点评,还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挑战的能力,勇于发表独特见解,并学会在互相尊重的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习。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进入大多数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成为一种新的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维,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责任编辑:胡甜甜)
参考文献:
[1] 庄嘉雯.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7):110.
[2] 冉令萍.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