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遵循

2021-02-13 06:23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吉 志 强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动力源,是历史的推动者和创造者。人民至上是对这一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根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至上的位置,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根本原则推进社会整体事业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建设与发展,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整体事业推进和各项具体工作建设发展的最高检验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与落实,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凝练与提升。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既是新时代中国整体事业建设和各项工作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政治规定,也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政治立场规定和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的制度特性和生态文明的人本关怀有机统一与融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它本身就蕴含了人民性的根本政治立场规定、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目标追求、让人民过上生态良好的幸福生活的未来愿景等科学内涵。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和建设美丽强国。在此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就是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建设依靠人民、建设成效由人民评判、生态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推动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和内在规定,其实质就是要回答“依靠谁建设、为了什么人建设、建设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和关键问题。

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和内在规定。作为以人民性为根本政治立场和制度特性的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性的另一种话语表达就是坚持人民至上。首先,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坚持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作用的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早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熟知,并贯彻于整个中国道路探索和开创的伟大实践之中。历史和实践表明,正是人民,才汇聚起了中国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奋勇向前的磅礴动力和力量。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所取得的每一项伟大成就,根本都在于始终坚持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贯彻落实。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是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1)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19页。同理,要在新时代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也离不开且必须依靠这个主体。其次,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社会主义伟业的崇高价值旨归。人民至上是中国各项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换言之,中国的各项建设如果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或者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法分享到发展福利、体会不到发展带来的满足和幸福,那么,这样的一切发展都将会显得苍白无力、毫无意义。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始终秉持了人民至上的这一根本利益准则和价值遵循,才成功领导探索和开创了中国道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既是对党的人民性宗旨的具体化展开,也是对人民至上价值遵循的历史化诠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的根本价值追求。再次,坚持人民至上,体现了为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发展指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社会目标和本质特征,它既不是大锅饭式的平均共产主义,更不是少数人依靠牺牲或剥削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走向富裕。在“十四五”规划《纲要》确立的2035现代化远景目标中,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也是在党的全会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11-04(02)。。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公正地共享现代化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各项建设成果的决心和信心。这意味着,要实现美好愿景,就要切实顺应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和体现到各个具体建设与发展环节,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日渐提升的各方面利益需要,扎实推进和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人民至上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谁享有”的根本和原则性问题。社会主义是人道自然主义和自然人道主义有机统一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彼此间矛盾关系的根本解决和双重提升的社会。只有在这里,人才能够在符合人性的前提下有序合理地调节他们同自然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进。其中,作为价值和道德双重主体的人,依靠谁、为了谁,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共生共进的核心和关键。这样的人,当然是合乎理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而非片面的、畸形发展的人。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将具体的人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真谛归置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之中。生态文明本就是关系人民福祉的最普惠公共产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独特话语,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又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人本内涵,是生态文明同社会主义制度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内在统一。因而,遵循和体现该社会制度的人民性本质是其内在之义。这当然离不开对“依靠谁、为了谁、由谁共享”这个根本问题的解答。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民群众共参与、共建设、共享有的一项事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依靠人民来建设,为了人民而建设,并由人民来评判建设成效和共享建设成果,就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回答,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目标和价值追求等的规定和要求。

做大做优生态民生蛋糕是回应“依靠谁、为了谁、谁享有”问题的实践答案。从唯物史观的视野来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6页。,实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对不同经济社会形态生态发展的验证与考量。生态问题历史有之,但为何自资本主义开创工业文明以来,生态问题演化成了生态危机?无疑同资本主义以资本为中心的殖民主义掠夺有直接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今日之生态改良,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民作为选票中心的尊重和体现,但他们在国际范围内推行生态公害转嫁的生态殖民主义做法,则又是对其他国家人民中心地位的蔑视。而中国人民“以往盼温饱、今日盼环保”的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往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群众幸福生活之间不协调的矛盾。结果就是,“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5页。。当然,这样的发展,同过去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多产粮以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不得不毁林毁草开荒造地等有直接关系。但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就必须要重视和下大力气解决生态民生这个百姓意见大、抱怨多的问题。所以,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和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坚持生态建设为了人民、生态建设靠人民、建设成效由人民评判、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此,才能把生态民生这个大工程做足做好,把生态文明的蛋糕做大做优,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中心和目的,新时代坚持人民至上价值遵循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坚持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的根本出发,创造更多、更优良、更普惠的生态公共产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和创造优质生态条件。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出,任何一种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包括人口的生产在内,从发生伊始就始终和至少产生出两种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而在其中,“人作为目的本身”(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3页。,一切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对人来说,都只不过是满足和实现人这个根本目的本身的一种需要,这是一切社会形式和关系存在的根本。离开了人这个根本,任何社会的、自然的关系和存在形式都是不可能的。反过来也一样。在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中,“人本身不再表现为生产财富的目的,而生产成为了人的决定性目的,财富则表现为了生产的目的”(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9页。。这是对人作为目的本身的亵渎和玷污。社会主义作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形态,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实现从以资本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价值转向和社会制度转换。只不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社会基石的,是人对自身一般生产力的普遍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充分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真实的社会存在而对自然界的改造,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7页。。换言之,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将更具丰富性,发展将更具有新意和生态化意义。这也正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依据所在。所谓丰富性和新意,就是不仅要满足人民在物质、政治、精神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要,也要满足人民在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提升的需求;不仅要解决人民对生产、生活资料的需求,还要解决人民对发展和享受资料的需要。而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就是其中一个必然构成要件和基础内容,也是发展更具生态化意义之所在。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5页。。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当然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基础。但人与自然关系作为一切历史和社会的基础,在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目的、动机和价值追求差异。资本主义以物或资本作为根本目的,使人从属于物或金钱。人、自然和社会此时都成为了物这个根本的存在手段而彼此相互分离、对立和对抗。这样,它虽然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生态恶化的后果。社会主义就是要回归以人为中心和目的,切实按照人的真实利益需求去实现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虽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过分强调经济增速导致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积累,现在反而成了制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永续发展的明显短板短腿,成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也才有了人民“以往求生存,今日求生态”的企盼。“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替代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页。。所以,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势在必行,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来一场发展观的革命,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纳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新时代推动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为了人民而建设。习近平指出,经济发展是为了改善民生,同样,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也是为了改善民生。生态问题是民之所恶、民之所怨,生态民生是民之所需、民之所好,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创造更多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提升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且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创造更多更优质的生态公共产品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态需要。这样的发展才是全面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最优选择。从生产力层面讲,就是要从切实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态等各方面利益需要出发,协同发展自然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协调解决好温饱、小康与环保的关系,把人民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民生需求和期盼变成美丽的现实。从生产关系层面讲,就是要以为人民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统筹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有效化解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让人民群众过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丽幸福之生活。

三、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人民

生态文明建设是同人民福祉密切相关的重大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主体和动力源泉,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始终坚持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来建设生态文明。

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历史演进中,人民群众不仅依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创造力创造出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且也必将会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和生态财富。但人民的主体地位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是否能够得到尊重,则由该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生产方式决定。在以资本为中心的社会,人民虽为资本中心服务的现实主体,但实质却是资本的手段和资本剥削压榨的对象,人民的真实主体地位受到污蔑和贬低,这导致了他们“没有了人的需要,甚至连动物的需要也没有了”(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1页。,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全面恶化由此形成。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虽也主张人民主体和依靠人民,但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体现和尊重。在迷恋个人崇拜、崇尚高速工业化的道路上,甚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安全也在很大程度上被严重漠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充分显现了这一根本问题。这对此后戈尔巴乔夫的生态意识和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在戈氏“自由化、民主化、公开化”的改革新思维主导下,人民对苏联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释放,绿党在苏联东欧迅速发展壮大,成了推动苏联东欧加速解体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11)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4—70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值得肯定,令世人羡慕,但生态环境问题同人民美好生活的矛盾也不断凸显。一方面是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和诉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是人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怨言和意见不断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才反复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4页。。为此,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决策。这不仅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和落实,更是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尊重和升华。

只有依靠人民,生态文明之花才能盛开。“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开展全面绿色行动,动员全社会都以实际行动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1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依靠人民共建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提出的基本要求。其一,依靠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创造中、从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中获取前进的动力,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才智和作用,共建生态文明,就是要充分尊重人民的意愿、经验和作用,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科学运用自然规律的的基础上,根据“经过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8—561页。,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家园,共创美丽幸福生活。其二,依靠人民,就要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基本生态权益。生态权益是人民对生态治理的知悉、参与、监督等基本权利的统称,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益。保障和尊重人民的基本生态权益,是充分发挥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作用的前提条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随之增长,对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诉求也日益增强。如果人民的基本生态权益都得不到保障,那么,要靠人民来建设美丽家园就是一句空话。为此,扩大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知情、参与、监督等权限和范围,丰富人民参与生态文明共建的手段和方式,拓宽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共建的渠道和途径,健全参与制度和机制保障等,就成为了坚持人民至上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态权益,为依靠人民共建美丽家园提供合法路径和法治保障,而且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共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之花才能真正盛开在中华大地。可见,唯有“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8页。,凝心聚力共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方才为期不远。

四、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由人民评判

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如何,需遵循科学的评判依据和标准,但谁来评是个根本性的问题。坚持人民至上价值遵循建设生态文明,在考量标准上就是要让人民来评判和检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人民是评判和检验社会发展水平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人作为社会的根本存在,其真实需求的满足和实现程度是考量社会形式和社会关系文明程度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以往一切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都是在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和向前推进的。反过来也一样。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果和成效,最终都必须要通过人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反映和检验,即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发展的全面程度等作为检验和评判标准。在以金钱为根本标准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剥夺了整个世界,包括人的世界和自然界的固有价值”(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4页。。这样的标准引发了整个社会价值观的扭曲和异化,人和自然都成了金钱的奴隶、被资本剥削和掠夺的对象,由此,受资本逻辑支配的人与自然关系必然生成的是生态恶化的后果,并且是以恶性循环的方式存在的一种后果。而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就是一切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标准。人民是否拥护和支持、人民是否满意和高兴、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人民是否能够共享各项发展带来的红利等是检验一切建设工作的根本依据。坚持以人民为标准建设生态文明,不过是这一原则和标准在该项工作中的具体贯彻、落实和体现。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应坚持由人民来评判。“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17)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63页。。这是中国共产党为检验自身治国理政成效而提出的根本原则和评判标准。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和推进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18)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0页。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依据,坚持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19)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62页。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整体建设发展事业的重要一环,当然理应遵循这一标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2页。。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着人民的民生福祉。伴随着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中的地位凸显,环境尺度已成为衡量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长期以来,环境公共决策的制定缺乏公开化、科学化,唯领导意志的家长制决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忽视了社会和生态效应,简单地把物质收入的提高等同于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的实现,把物质利益的满足同人的多样化需求的满足划等号,结果自然而知。坚持以人民标准来评判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就是要把事关生态民生的公共决策和治理举措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生态利益需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态权益是否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在生态治理中是否真正受益以及受益的程度如何等作为衡量其建设成效的依据和标准。这就要求,一方面要从转变发展观念入手,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诉求,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满足人民各方面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切实把建设绿色政府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方向,构建起科学的、以绿色政绩观为基础的政府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真正得到满足。

显然,生态民生解决好,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需求的达成度就高,则人民满意;反之,生态民生解决不好,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落差度大,则人民不满意。这就是以人民为检验和评判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的基本道理。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人民至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制度论和本质论方面的全面升华。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目标和归宿上讲,就是要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切实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产品和美好生活的生态需求。

人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之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整体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方向。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即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伊始即提出,要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0页。,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2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9页。,即实现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这样,人民共创共享共富就自然成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以牺牲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来换取极少数人幸福的不合理社会制度的基础上,得出了推翻这种不合理社会制度和建立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的逻辑结论。当然,这更是社会主义能够真正从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最大优势和吸引力所在。一旦离开了这个价值追求和目标规定,社会主义就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臆想,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也就无从谈起。而由人民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不仅仅是人民在物质生活上的共享与共富,更是囊括了人民在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利益需求都得到满足基础上的全面共享与共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各项建设,说到底就是要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出发,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根本利益需要,实现由人民共享各项建设成果的共同富裕。而社会主义所主张的人的全面发展,当然也包含人的生态需求的满足在内,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正在于此。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基础和建设总任务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遵循共同富裕的制度本质规定和要求不言而喻。坚持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不过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具体贯彻和表现。反过来,实现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成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离开了它,生态文明建设没有任何意义。

坚持由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14页。。这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宗旨的具体化贯彻和目标性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提出和强调,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就是要在各方面的发展中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依靠人民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作用而开展的一项具体建设事业,它所取得的和即将取得的成果,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总成果的具体体现和构成内容,理应是人民共享发展福利的一部分,当然要坚持由人民来共享。那种由大多数人来承担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和责任,而由少数人占有和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不平等状况,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相悖。因而,新时代,要按照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从转变发展观念、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深化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绿色政府、完善生态财富和责任分配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以最严格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和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环节与全过程,努力探寻和走出一条符合新发展理念的、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把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升的增长点和发力点,补齐生态环境建设的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发展的良好生态效益和共享生态文明红利,真正提高人民的生态幸福感、生态获得感和生态安全感,把人民的美好生活梦转变成美丽的现实生活。

可见,坚持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成果,既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目标导向,也是筑牢人民富裕幸福美丽的美好生活之基的客观之需。

总之,人民是中国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动力源泉和依靠力量,坚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由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坚持人民至上,既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人民性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价值遵循与行动指南。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遵循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以人民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目的、动力和标准,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生态文明建设靠人民、建设标准由人民评判、生态文明成果由人民共享,依托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以生态生产力为核心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过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富足幸福美丽的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