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业交往,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品位与进程,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面貌与境界。专业交往,需要立足所在学校教研组就地学习,还要积极参加区域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活动,与教育期刊编者、课程教学研究专家以及教学名师展开交流,更要跨界和融通。这样,能够开阔视界,积聚动力,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专业发展;专业交往;专业生活;专业素养
专业实践与反思、专业阅读与写作、专业交往与规划,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专业交往决定了教师发展的品位与进程。回首从教三十多年的语文生活圈,这些人,那些事,留在我的专业交往的影册中,催我奋进,令我感怀。
一、 此时此地,此校此组,构建“自在”的学习共同体
1988年8月,江苏省宝应县芦村中心小学——我工作的第一所学校。
彼时,教师的工作身份分为两类: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一般是读过师范院校的,属于科班出身;民办教师,多半是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然后做教师的,也有做了其他工作后改行从教的。我的第一个师父周士俊老师,属于“民转公”,是通过专业考试后转为公办身份的,他的文化底子也就是在乡镇高中读的一些书。周老师烟抽得凶,讲课多用方言,但教学基本功扎实,一手规整不失飘逸的硬笔字,颇得赵孟行楷的韵味。
开学前一周,需要制订学期教学计划。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中师生,对教材教参一点都不熟悉,要想制订一份合格的教学计划确实是一件难事。
“你不用烦!我给你带一份!”幸亏周老师与我同轨,揽下了这项任务。
所谓“带一份”,也就是用印蓝纸复写,一式三份,一份上交,另两份各自粘贴在备课笔记首页。我拿到这份计划,惊讶于周老师计划安排的周密与精当——不仅安排了阅读教学的进度,而且同步编排了一学期的习作计划。最难的是每单元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梳理整合——这份计划列表“双基”内容简明准确。
“计划写好了?每个单元的德育目标一定要有!”开学前一天,“老主任”善意提醒我,因为乡教办室要进行开学工作检查。
“老主任”确实“老”,是这所小学校长的老师,也是我父亲的老师,民国时就做老师了(他见过国民政府的于右任,于老亲自写了一副对联送给他),七十多岁还在乡教办室兼职。语文学科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当时教育部刚刚颁发的文件中明确的内容。“老主任”喜欢读报刊,对教育信息了如指掌。因为我爱好书法,他又将自己订阅数年的《对联》杂志一股脑都送给我。我在这份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三幅书法作品。“老主任”得知后开心得很,老远看见我,笑逐颜开。他那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卡其蓝中山装,左上衣袋里插着一支钢笔,一有感触就摘下钢笔:“我写给你看!”
“老主任”就是我家乡的名宿——陈怀仁先生。
专业成长的起步如系第一粒纽扣,起头端正,一辈子都会板板正正;倘若纽扣纽洞不适配或偶尔不小心系错,只要有明眼人指点,立即修正,也会平整如初。
2000年8月,江苏省宝应实验初级中学创办,我通过考核从乡镇到了县城教书。学校创办第一年,从全县近百名应聘者中选了5位语文教师。校长沈寿鸿也是语文教师,曾经获得过市、县语文优秀课大赛一等奖。这样,学校一共有6位语文教师,年龄多在30到35岁,可谓年富力强。跟我一起入选的其他4位,也都很“了得”:陈万清老师,已经在《语文学习》等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论文;沈宗银老师,在县城初中教学业绩响当当;李惊梅老师是个才女,文笔清新晓畅;陈连林老师是个诗人,课堂教学弥漫着文学青年的荷尔蒙。后来,6人组中,3人被评为特级教师,3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同时也带动一批青年教师踏上专业成长的动车。
沈校长为人方正,勤勉坚毅。他在乡镇工作了十多年,三十来岁就做了校长、教育助理。县里创办这所最好的初级中学,又选聘他做校长。我与他共事13年,亦师亦友,我们先后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十五”期间,我们一起开展江苏省教育学会课题“初中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这项研究让我了解了课题研究的基本路径。“十一五”期间,我们各自进行写作教学课题研究,他研究的是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初中作文高效性教学”,我则开启了“生态写作教学”研究——研究的方向一致,侧重点不同。我的这项研究成果后来还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十二五”期间,我又开展“境界语文”教学主张的课题研究,相关成果获得了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宝应实验初级中学的校园原本是清代园林纵棹园的旧址,有不少高大的树木,如百年的朴树、银杏、圆柏和笔直的水杉、如伞盖的雪松。每到夜深时分,静穆的校园里,总有两个窗口的灯亮着——一个是沈校长的,一个是我的。我们都承担着学校的管理工作,学校规模大、学生多,社会期望值高。白天的时间基本上忙于校务、课务,只有晚上才能有空坐下来,读书写文章。夜色阑珊,我们常常一起步行回家。县城空荡荡的街道上,落下我们疾行的身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同事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或深或浅,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有些恍惚不清,有些刻骨銘心。
“自在”的学习共同体,强调自我融入学习团队。此时此地,就是你学习的场所。每一所学校都有值得学习的老师——无论身处乡村还是居于都市,皆有专注于教学研究的教师。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办教师,他们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系统学习,但其中仍然有一大批优秀教师,其积累的实践性知识同样值得我们虚心学习。
专业交往也是教育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自我教育,伴随职业生涯的始终。专业交往不同于社会交往,应少一些怨气而多一份悦纳,少一些俗气而多些许雅量。专业交往,在八小时以内,更在八小时以外。生活圈与专业圈若有交集,自会有高人指点,同道对话,其乐融融;生活圈游离于专业圈,似乎少了一份纷扰,多了几许解脱,但其实,走上讲台更多会负重前行,甚至逆水行舟,身心俱疲。
专业交往其实也是人情的融通,人心的相遇,人性的映照。我的视线与格局,决定了专业交往的人脉与深度,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面貌与境界。心灵的镜像里,留下周士俊老师的平易通达,陈怀仁先生的博学谦恭,沈寿鸿校长的执着进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结交俊友,可得英明;识得诤友,可辨是非;遇见慧友,可解困惑。
二、 参加区域教科研部门活动,融入一个地区的专业发展风尚
2005年6月,我第一次参加扬州市中考语文命题,由此结识了陈玲玲、张悦群等老师。
陈玲玲老师是扬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也是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每天晚上,我们加班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她总是第一个到餐厅就餐,第一个来到工作室开始办公,总是用灿烂的笑容迎接姗姗来迟的我们。那一年的散文阅读试题是由陈老师命制的,阅读材料为《莫问芳名》。因为试题文字量的规定,这篇阅读材料陈老师改了七八遍,改好了又请阅卷组的老师仔细审核,确保其准确精练。
张悦群老师学养深厚、治学严谨。进入命制试题的最后审查阶段,张老师采用“唱读试卷法”,不仅逐字逐句推敲,连任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偶尔遇到一处标点符号存疑,总会把此处标点符号唱读两三遍,直到确认精准为止。试卷印制阶段,需要继续封闭管理,为了不影响我们休息,他一个人在卫生间里,完成试卷后期分析工作,同時还撰写教学论文。那时,他已经发表数百篇教学论文,数十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于我而言,命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只是语文学科测试技术的学习,更是学科专业素养的全面考量。我中师毕业就参加工作,后来通过自学考试获取了本科文凭,语文的底子薄弱,语文教学研究的素养更欠缺。于是,我一方面多读书,一方面勤于教学反思,多写论文,曾经连续五年获得扬州市教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后期,我还连续参加了陈玲玲老师主持的教育部以及省级课题研究。2008年,我被评为首批扬州市特级教师,这也为后来参加省特级教师评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11月,南京浦口火车站。初冬的第一场雪已经降落,萧瑟寒冷。历经百年沧桑的火车站月台上,我带领学生在现场上了一节《背影》实景课。这次实景教学立即引起多家传媒关注。活动成功举办,离不开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袁源老师的策划与指导。南京市教研室计划在浦口区举办一次特色教研活动,有专家建议在浦口火车站上一节《背影》,于是,袁老师鼓励我:“《背影》作者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南京的初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只有你是扬州人,这节课你来上?”我责无旁贷地接受了任务。上课前两天,袁老师又帮我协调火车站人员勘察现场。我们一起来到火车站,找到了站长,然后来到站台,确定实景课堂的具体位置。袁老师看到铁轨上停着几列锈迹斑斑的货运火车,立即请求站长调换一列绿皮火车。上课那天,果然,一列绿皮火车停靠在上课的月台旁。我在前台唱戏,接受媒体采访,而她则在后台忙碌。
2019年暑假,烈日炎炎,空寂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园里,绿树蓊蓊郁郁,蝉声不绝于耳。第一次来这里是在2002年,因获得省“师陶杯”论文大赛一等奖到此现场领奖。这一次是应曹勇军老师之约做一次特殊的访谈。《江苏教育》的编辑让我围绕自己的专业发展历程写一篇文章,同时再请一位名家做点评,我就想到了曹老师。曹老师向我建议,我们不妨当面做个交流。
我和曹老师相识,是在2008年的秋季。全省教科研大会,曹老师在姜堰二中上《最后的常春藤叶》,后来我为这节公开课写了一则研习案例,发表在杂志上,其间得到曹老师的指点。曹老师任南京市中语会会长,经常组织研讨活动,我到南京工作后,便有了更多请教的机会。这次访谈,其实也是请曹老师为我进行一次专业素养的诊断以及专业发展的指航。于是,便有了这一篇《努力营造自己的专业生活》。这篇文章我写了一天,准确地说——是面授一天,曹老师评述,我用电脑记录。当时,我已经评上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接下来何去何从?这是曹老师对我专业发展的建议:
“在当下不太理想的教育环境下,怎样不忘初心,克服不良因素的阻碍,抵御浮躁风气的侵蚀,保持专业成长的冲劲与态势,老实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记得那天午餐,我和曹老师在学校附近的面馆,各点了一碗素面。面馆墙壁上的电风扇摇着头转动着。看得出曹老师是这家面馆的常客,常常加班,也常常吃素面。
专业交往半径的扩大,意味着专业视域的不断敞亮,也推动自身专业素养的升级。从一所学校到一个县(区),从市、省区域再放眼全国,我不断认识专业领域里的高手与行家,见贤思齐,取法乎上。
专业交往需要融入所在区域教科研等组织部门。各区域师资培训部门以及教科研部门开展的专业发展活动、组织成立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如名师工作室、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等,方向明确,组织化程度高,同时也更具有凝聚力与竞争力。专业发展园地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在扬州、温州以及南京三地工作期间,当地教育部门均成立了我的名师工作室。工作室成员既是队友,也是对手。这样不仅让我的教学主张得以深化,也敦促我带着一批青年教师共同进步。
专业交往同时呼唤独立意识与自由人格。我们需要加入主流专业圈,也可以融入非主流小众专业群。自媒体时代,从在线论坛、博客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海量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我们需要去沙存金,识得真正的行家里手,方会有真知灼见。
专业发展到特定阶段,往往会有“高原区”,此时常常需要高人指点、名家指路,方能不停步、不彷徨、不懈怠。我的第一部书稿《语文:在思与诗之间》初步整理好后,想请一位语文教育名家写序,同时全面审阅一下我的这份语文研究档案,高屋建瓴地指明我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我想请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先生来写(他20世纪80年代的著作《小学语文板书设计示例》是我在小学从教时的“武功秘籍”)。我在网络报告课件上找到了他的电子邮箱,发了一封邮件。不久,杨会长就答应了我的请求,后来他花了相当多的精力撰写书序《追求真善美走向高境界》。如何超越功利化目标?杨会长以为,在求知求真、向善向美的路途上,需要心甘情愿,这种“甘愿”,更是体现了主体的自由精神——其阔大的胸襟与卓越的境界,值得我们一生追寻。
我的第三本专著《相遇境界语文课》主要收录了近年来执教的统编语文教材课文的教学设计、实录以及教学反思。我曾经参加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审阅、试教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编写,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主任王本华相识,她也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执行主编。于是,我请她为这本书写序。王主任特地让我将书稿打印装订好寄给她。那段时间,她正在参与高中语文教材编写,但仍然挤出时间写了《语文的“境界”》这篇序。教材凝聚了编者的匠心与智慧,编者审视课堂教学的风貌,就如编剧审阅导演的作品,会心处、跌宕处自然明了,更何况王主任通读了这本书中的11节课后悉心评点,这样的解读,由课及人,于读者有益,于我更有洞悟。
从里下河来到扬子江畔,工作地点的转换伴随着专业交往圆心的位移。扬州教研崇尚通达平实,南京教研注重开放创新;而苏派语文名家林立,或以清简而见长,或以灵动而出众,或以精致而著称,或以厚实而服膺。如果再将目光投射到全国不同地域的语文人身上,从沿海到内地,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阳光、空气、土壤、民俗、文化,孕育着语文人的才情与秉性,语文教育河流的两岸百草丰茂,万木竞秀。
置身于不同的专业交往生态圈,我们需要敞亮、接纳与审辨。有心者自会找到知音切磋,有求者必有良师援手,有志者终能融会贯通自成一家。
三、 关注专业期刊,促进专业发展视界的扩展与专业对话的互动
专业期刊是当下教育教学的学术平台,也是教育智慧即时风景线。专业期刊与时代同行,与课改同步,展示课堂教学的即时生态与幕后原理,汇聚名家的前沿思考与“草根”的田野实践。阅读期刊,我是双重身份参与者——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从读者视角出发,就是与一个个作者进行思想碰撞与实践交流;从作者角度出发,我也在揣摩每一份期刊的办刊特色与用稿方向。2000年以来,我发表了200多篇论文,与不少期刊的编辑成了朋友。编辑部就是作者远方的家,于是,也就有了一个个编辑部的故事——
2005年冬天,我去北京参加新课程研讨会。《中学语文教学》杂志主编张蕾邀请我们去编辑部聚会,编辑部就在首都师范大学校园内。张主编还带领我们参观首都师大的博物馆,她对博物馆藏品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栏目《创意无限》,主要刊登教学设计,同时附录名家点评。十多年来,我为这个栏目写了十多篇案例。一方面,我的设计接受他人的评价与建议;另一方面,我也参与评点其他老师的设计。这样,就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进行学习。围绕教学内容的确定,我从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以及实用文等文体出发,选择经典篇目进行系列教学设计。近年来,更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以及新课标,从单元教学、情境设计、图式建构以及项目化学习等角度创编教学设计。创意设计呼唤个性化语文教学,也让我的课堂教学渐入佳境。近年来,我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一百多节,每节课都力求一个“创”字。
上海市永福路123号——《语文学习》杂志社。这个地址我曾经在信封上手写了数次,投稿要写,样稿出来校对后返稿也要写。
我的第一篇所谓“成名作”发表在2002年《语文学习》杂志上,这也是我在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第一篇论文。2011年,《语文学习》杂志在封面配发了“我的教育人生”课堂教学图片,还印上了我的“境界语文”教学主张阐述。我为“境界语文”的存在找到了家园。“境界语文”在哪里?在思与诗之间。这段文字是我的即兴之作,后来,我努力将这语文的乌托邦化为现实的绿野田畴,围绕“境界语文”申报了省规划课题,还出版两本专著。2016年秋天,我去上海讲学,应何勇主编邀请,来到了永福路123号,一座典型的海派小洋楼,阳台还有个咖啡座,可以喝茶聊天。雜志社一帮年轻人充满朝气,敬业又踏实。
作者与编者的深入交流,可以互惠共赢。
紫金山下,冬日暖阳。每年年底,《教育研究与评论》编辑部都会在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召开“专题策划”会议,编辑部与一批作者围绕下一年的选题进行讨论,同时确定新一年相关专题的写作任务,每一个专题需要一组稿件从不同层面进行深入探究。这种“项目化论文写作”选题新、角度广、容量大,不仅需要主持人统稿,还要主持人亲自撰写有分量的论文,对于主持人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近年来,我主持的专题有“深度学习”“项目化学习”“跨媒介阅读与写作”“情境设计与教学”等,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江苏教育》《初中生世界》等杂志一边办刊,一边开展活动,我从后台的作者走向前台,执教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这样,也为读者、编者、作者之间沟通搭建了桥梁。
山西太原,是教育出版业的重地,也是我专业交往的福地。
山西教育出版社秉持公益情怀,为我连续出版了三本专著:《语文:在思与诗之间》《袁爱国的创意作文课》《相遇境界语文课》。近百万字书稿,三位责任编辑祁黎、刘晓露、王媛,逐字逐句审读,每一个图表以及每一处文献,都会反复核查推敲。我是一个对自己的文字负责的人,稿件总要自己校对三五遍才会发出去,但让我汗颜的是,三位编辑极其认真,常常找出不少错误之处。此时,我才知晓“责任编辑”的含义。
我与山西的几位报刊主编由文相识,因书法结缘。
2013年底,《新作文》中学版主编张水鱼来温州参加活动,提前约我给她写一幅书法作品。正好我的手上有几本空白册页,于是,我每晚写一页,写了近半个月,真草隶篆、对联小品俱备,关键是任何一页都不能出现败笔,否则前功尽弃。水鱼老师有“水心”,水心是灵动的、澄澈的、诗性的。无论是办刊,还是策划活动,她都创意不断,《袁爱国的创意作文课》也正是在她的推动下得以出版。
《语文报》社长刘远,曾经兼任《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主编。这份杂志,从封面人物到宏观理论、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测评等板块,都留下我语文教学探索的足迹。刘社长豪爽睿智,对于语文教育的表达时有新论。有一次,他说:“袁老师,你有空给我写一幅《心经》。”我用中楷在佛黄宣纸上写了这幅作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学习报》社长苗俊青领着我参观报社,他们的编辑队伍就有两百多人,专业分工细致,热点追踪及时。苗社长知道我爱好书法,还赠送我一套水印的傅山书法作品。傅山之与太原,不止书法,还有道义与风骨。据说,太原小吃“头脑”也是傅山发明的,喝一碗暖心养身。
近年来,随着数字媒体的快速发展,专业期刊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每每想到编辑部的朋友们那一张张诚恳、热情的面孔,总有许多感激与敬佩。他们在各自的文字空间里为他人作嫁衣,也为每一个作者与读者留下实践的样本、思考的轨迹以及对话的念想,功莫大焉!
四、 问道高校,跨界交往,开掘专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2000年,我参加扬州大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想不到,2020年,我又从基础教育学校来到高等学校,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工作。
一线教师往往轻视理论学习,理性思维更为稀缺,这样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些年来,高校的许多老师给了我诸多教益。
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尚文教授是我至今没有谋面的导师。第一次与王教授交流,是因为《语文学习》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王教授与他的学生合写的,王教授是第二作者。我把这篇文章反复读了两三遍,觉得文章没有多少新意,而王教授的著作我都是用心读的,其中一本《语文教学对话论》,就是我语文教学研究的工具书。于是,我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发给他,当然,信的重点不在于批判这篇文章,而是将我最近十年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些路子进行总结,同时请他指点一下未来的研究方向。王教授不久就回复邮件,不仅坦诚陈述发表论文的不足之处,而且还指出我的研究的长处与努力的方向。我的第一本专著出版后,王教授还为这本书写了导读推荐语。
结识汲安庆教授,是因为他围绕我发表的一份教学设计写了一篇评析的文章。他的这篇案例分析,不仅对每个环节的设计提出质疑,最后总评时,还花了大量文字进行批判与重构。这篇文章发表后,他征求我的意见——看看能不能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里推出来。那时,他还在风花雪月的大理大学任教。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篇点赞的文章,因为这篇设计发表在核心期刊,且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可仔细一读才发现,是一篇批评的文章,但是学理充分、论证严密。我立即答应他可以在自媒体转载。想不到,不久他就转到江北新区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任教,离我的单位很近。他说,你是我到南京想找的第一个朋友。如今,我们成了高校的同行。
扬州大学的徐林祥教授是我读研究生课程班的老师。徐教授认为我的生态写作以及创意写作教学,能够借鉴顾黄初先生的语文教育生命观、生活观、生态观理念,为大面积推进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2019年,徐教授送给我一本书——《儒林正学》,这是一本研究清代学者刘熙载的学术著作。刘熙载是兴化人,徐教授也是兴化人。这本后学研究先贤的著作,需要梳理大量史料,还原刘熙载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同时剖析晚清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及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我本以为徐教授是专攻语文教育研究的博导,想不到他在文化历史学方面也有这样精深的研究。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的执着与博学。徐教授委托我写两幅字挂在他的办公室,我连忙推辞,因为我只是个书法爱好者,但拗不过徐教授的坚持,遵命写了两幅书法作品:一为“认真”二字;一为“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儒林正学》曾引刘熙载语录:“人外无道,道要在人上尽;事外无理,理要在事上尽。”这当是徐林祥教授治学做人之道。
专业交往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育同行,有时还需要一些跨界交往。
2014年初春,作家王开岭来到我所在的学校给学生作读书报告。会后他告诉我,他曾经做过中学政治教师,后来才改行做了作家、编导。我将自己的书稿送给他,請他对我的“境界语文”教学主张提一些看法。他认为,“境界语文”把语文推向了一种深阔的“境”,这既是语文的大写之境,也是应有之境,既是教学之境,也是育人之境:语文的使命,就是要培养头脑活跃的人、性情温美的人、内心有诗意的人,而且,他们总能为自己内心发生的一切找到匹配的语言。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少承是一位实力派书法家,曾获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综合素质考试总分第一名)。他是宝应人,与我是同乡;他又是部队文职高干,工作室设在紫金山下军区大院,宽敞明亮,我们常常在那里品茗赏书。我教语文,爱好书法;他是书法家,又是个诗人——这样,我们就有了交集。他的诗歌创作以古体诗词为主,关注现实,聚焦军营,常咏心声,如《咏茅山》《回从军旧地有感》《咏诗词App新版上线》《登海军训练舰》等。他常常与我交流新作诗词的词性、音律、短语结构以求对仗工整,格律规范。
专业素养的修炼,不只是为了在从事的职业道路上不断升级本领,更是一个人的品格修为的涵养。学做事,更要学做人。王尚文教授的热诚宽厚,徐林祥教授的认真踏实,汲安庆教授的求真坦诚,作家王开岭的通达睿智,书法家谢少承的谦虚好学……他们的品行流露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也因与他们的交往,多了些许通融。
五、 回望“那一代”,专业的交往就是人格的感召、精神的相遇
“那一代”,是指语文教育界的三位先生——钱梦龙、魏书生、于漪。
2013年秋,钱梦龙先生来温州我工作的学校。先生穿着黑呢子大衣,头戴黑色贝雷帽,精神矍铄,步履稳健。我带他参观新建的校园,虽是初冬,校园花木依旧生意盎然。学校占地五百亩,一圈走下来,先生没有一丝倦意。我们又一起去永嘉一所中学进行学术沙龙研讨,先生思维敏捷、声音洪亮。
2018年,钱先生来南京参加教研活动,88岁的老人精神状态依然很好。他送我一本新近出版的诗集《两负轩吟稿》——竖版线装书,古蓝色封面题签,诗稿皆为先生硬笔行书手稿影印。他的硬笔书法颇有软笔书法韵味,字体取法古人,时出己意,其诗词是其坎坷人生的行吟以及教育智慧的写照。先生不仅自作诗词,还常吟诗,新近的杂志上还发表了先生吟诗的心得体会。先生艺术修养深厚,2019年底,我将新作《诗书画里品语文》书稿概要传给他,请他写一段推介文字。没想到,没过几天,先生就写了一段赞语,还附上亲笔签名,说这样会显得活泼一些。后来我了解到,先生是在医院病床上给我写的这段文字——脚上的血管瘤碰伤,做了切除手术。
2018年春,魏书生先生到南京来讲学。恰好有空,我请他到南京市第十七中学看看,顺便给师生们讲课。4月的校园,香樟树、枇杷树、杏树新绿照人。魏先生看起来有些消瘦,但步伐轻快。我是有些私心的,想请他给全体师生做报告,可学校的报告厅只能容纳五百人(师生千余人),这样要分成两场,且要讲两个主题。我把自己的想法与魏老师做了沟通,他慨然应允。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两场报告站着讲了3个小时,中间只休息了10分钟——这功夫,也是他长期修炼的结果。会后我请他题几幅字,先请他题写学校办学愿景“办一所受人尊敬的温暖学校”;然后题写办学的三张名片“真爱教育”“共生课堂”“智慧校园”;最后书写我的教学主张“境界语文:在思与诗之间”。一口气忙了整整半天,中午,魏先生就在学校餐厅里就餐——一碟小菜,一碗面条。
与于漪先生的第一次交往,是因为一项课题研究,请她提一些建议。没想到,于先生用钢笔在方格稿纸上书写了整整三页,字迹清秀俊美,观点深刻独到。
2018年底,我在上海参加“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于先生上午作主题报告,下午在两个分会场又作了主旨演讲,三次报告都是即席演讲,观点鲜明,思维清晰,语音铿锵有力,语惊四座——這样的气场竟然来自一位九旬老人。报告结束,在报告厅外我邀请她合影,老人欣然同意,这张照片成为这个冬天我最温暖的记忆。
2019年,于先生获评“人民教育家”称号。央视播放专题片《站上讲台,用生命歌唱》,其中,于先生研读新教材的画面令我心头一颤。这位90高龄的老教师,正在研读刚刚启用的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她一边研读新教材,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心得体会。令人惊讶的是,她握笔书写,不戴老花镜,笔下的字迹依然秀美,一如先生数十年一贯的书法风格。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于漪先生的言与行。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教文育人,这需要坚守,需要担当,需要耐得住寂寞;一辈子都在“学”,这需要毅力,需要恒心,更需要信念与使命。
21世纪初,也曾有人认为,“那一代”名师产生于特定的文化极端匮乏的时代,而在信息资源日渐丰富的当下,不再需要他们这样的名师,因为他们的精神力量无法引导这一代人成长。20年过去了,“那一代”依然在思考、在实践,在用他们的言行阐释教育家的责任与风范。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们书写的一个个大写的“人”字,也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榨出皮囊里藏着的一个个“小”来。
微斯人,吾谁与归!
(袁爱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特级教师。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首届全国中学语文学术先锋人物。曾任江苏省宝应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初中部校长,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七中学校长。主持“创意写作”及“境界语文”研究,获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创新奖特等奖。著有《语文:在思与诗之间》《袁爱国的创意作文课》《相遇境界语文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