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2021-02-12 09:06刘小燕
时代人物 2021年33期
关键词:红旗村干部村级

刘小燕

(中共佳县县委党校 陕西榆林 719299)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月23日正式发布,这份一号文件的核心是推进乡村振兴,文件规定,“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了新的关键词。

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党组织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新常态,准确把握新形势,找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党建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不断提升引领力、战斗力,才能发挥好党建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探索创新农村党建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形势下创新农村党建工作,不仅是农村党建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创新农村党建有着重大的意义。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有助于农村党组织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样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组织振兴是五个振兴之一,2021年一号文件二十四条“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中,要求“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党章规定: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这就决定了党在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农村党组织才能最终完成。离开了农村党支部的工作,离开了农村党支部对群众的引导,党在农村的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党关于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不能得到落实。由此可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党组织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有助于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的政治功能。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有助于调动村级党组织的工作积极性。“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村级党组织成员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线工作,他们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农村经济能不能发展,农民能不能致富,取决于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取决于村级党组织成员作用的发挥,如果村干部积极性不高必然导致工作被动,影响干群关系,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现行的农村党建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选好带头人,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是农村党建的首要任务,创新农村党建有助于提升农村干部干事动力,激发带头致富热情。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有助于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支部书记实行“一肩挑”后,“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党组织除了管党务村务外还要管经济发展,农村党组织成为引领农村产业升级、促进群众增收的“领头羊”,党建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党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成为必然。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党建模式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激发党员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创新农村党建工作有助于大力推广“支部+”工作模式,有助于将党组织的领导服务融入村级企业、农村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等主体,发挥农村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农村产业发展。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农村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乡村振兴的实施和群众服务需求的变化,目前,农村基层党建依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还有诸多制约因素,农村党建与新形势、新任务及乡村振兴对党组织和党建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党员年龄老化、文化层次低,“双带”能力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日常在外打拼,只有在逢年过节、有婚丧喜事才回到村里,青壮年趋于分散、流动状态,入党积极分子数量逐年减少,村级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农村的党员大部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初中及以下的居多,由于受年龄和文化的影响,加之身体状况差,抓工作和服务群众能力十分有限,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内容方法过于单一,工作简单。因思想守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致使发展意识差,缺乏创新意识,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没有经营头脑、经济实力、致富技能、发展眼光,帮带热情,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思路不广、办法不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

党组织活动难,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缺少活力。因党员流动性大,年轻党员少,多数党内组织生活开展的不正常,即使开展活动也“墨守成规”,就是开开会,念念文件,与实际工作结合不够,形式主义严重。党组织开展活动难、过组织生活难、党员发挥作用更难,党组织的吸引力十分有限。由于自然条件和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村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空壳村居多,村级党组织正常运转已很难,工作不好开展,群众关心的事得不到解决,服务群众能力不足,村党组织书记“后继无人”的问题特别突出,党组织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活力。

运行机制不灵活,报酬不高,村干部积极性不高。现行的农村干部待遇是以人口多少来决定补贴的多少,农村干部普遍待遇低,工作压力大。在农村的工作全靠几位村干部做着,特别在脱贫攻坚期间既要谋划全村整体工作,又要考虑个别特殊的贫困户,既要协调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又要考虑做群众工作,白天要里忙外,晚上还要忙软件工作,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补助不高不说还存在发放不及时、工作有失误还有扣除风险,撤村并支后,自然村的负责人没有补贴待遇,个别村还存在几个人分补贴的现象。因村务缠身,村干部基本上全天候工作着,向外没有挣钱的机会,实际收入下降,心里上有落差。加之现行群众工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村干部有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村干部成长的空间特别有限,虽然公务员考试对村干部有特殊政策,但名额少,多数人希望不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肩负重要使命的农村党组织如何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抓住关键,改进方法,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是重中之重。

建强“三支队伍”。建强村干部队伍。选好支部带头人,从创业带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优秀大学毕业生和具有一定工作能力与威望声誉的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优势,把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党员干部的当家人、经济发展的引路人;运用好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党支部书记年审等抓手,加强村干部管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培育村级后备力量,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党员老龄化问题;后备力量进入“两委”班子的,通过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能长期坚持在岗、群众认可度高的可享受公益性岗位待遇,着力解决村党组织书记后继乏人问题。建强产业带头人队伍。建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产业基地、中小企业、合作组织等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农村产业带头人库,提高产业带头人队伍增量。强化技能培训,采取“走出去”方式,借鉴先进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模式,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农村事业发展能力,形成村村都有集体产业、产业都有带头人的良好局面。建强道德模范队伍。结合乡村振兴,开展星级文明村户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挖掘一批道德模范典型、选树一批孝老爱亲、脱贫致富典型,形成一批志愿团队先进典型。以身边的先进典型为引领,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献计献策,发挥作用,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创建“五面红旗”。创建农村基层党建“红旗村”,通过创建“六好”红旗村,推动基层党建上台阶、上水平;创建乡村振兴“红旗村”,通过创建“四有”红旗村,助力乡村振兴;创建产业发展“红旗村”,通过创建实现以产业促发展;创建美丽乡村“红旗村”,通过创建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社会治理“红旗村”,通过创建红旗村,开展社会治理提标升级。

实现“四个突破”。在党建引领上实现新突破。打破就党建抓党建思维,以党建工作引领基层各项工作,全面推行“党建+”模式,找准党建和中心工作切入点,形成抓党建促中心工作格局,真正把党建引领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切实解决基层党建“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推动党的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产业,注重人才培养引进、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培育、基层组织建设,解决好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抓实各项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在壮大集体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推广“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发展模式,支持和鼓励行政村成立专业合作社或产业协会,将资金、项目、政策、人才向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倾斜。建立激励机制,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村干部个人待遇挂钩,实现村村都有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在激励保障上实现新突破。将党建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保障村干部离任补贴,建考评和激励机制,每获得一面“红旗”,支部成员提高相应的待遇,获得“红旗村”荣誉称号的村,支部书记才有资格参与年度优秀党支部书记的评选,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的,经组织考察可享受同级同类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待遇,形成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的机制。

猜你喜欢
红旗村干部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驻村干部“唱主角”,村干部“跑龙套” 警惕脱贫攻坚主角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