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媛
写作是提高语文素养,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写作的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学生在一年级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提倡学生通过“一句话日记”记录自己每天发生的事情或心情,从而增强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会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训练,这在培养他们的想象思维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在二年级时,教师会适当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让学生每天根据一件事写一段话、编写续写故事或进行扩句训练,并要求学生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平淡的语句更具体形象,富有生气。
到了三年级,学生可以正式接受写作教育。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过程,写作活动大致可分为“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其特点和规律。如果学生的写作过程符合这些规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笔生花,写出好文章、好作品。因此,在开展写作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所以,在正式开展写作教育之前,教师要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出带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必须让他们去体验生活,丰富他们的感受。学生只有真正地接触过、了解过,才能写出言之有物的作文,才有可能在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过程中爱上写作。
(一)学会模仿、借鉴
实际体验和参观固然是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方式,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作文课无法都在室外进行。所以,学生可以从课文和课外读物两方面着手,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积累一些写作的方法和优美的句子,通过仿写学会这些写作方法,同时在课后写作时学会运用,使其作文内容具体形象,富有生气。学生还可以阅读优秀的课外读物,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如何进行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如何运用疑问句、反问句、陈述句等。学生通过模仿、借鉴,能更好地开展写作,掌握写作思维。
(二)学会引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生在阅读时,可以积累素材,在作文中引经据典、援用名人经典事例、引用古诗文等,给作文“添彩”。学生还可以从书中获取一些人生智慧,这对自我心性的成长大有裨益。另外,古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学生引用古诗文不仅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彰显文化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三)培养想象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写作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写作的生命力。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较少,在写作中常常无从下笔。因此,教师需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不仅能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还能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一)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给予学生写作的自信心
处于写作入门阶段的学生,总有感到无话可写的时候。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阐述自己对题目的想法,或者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回答式叙写,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当学生对写作任务感到厌烦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可以先让学生从简单的写作模式入手,让学生重拾对写作的兴趣。学生在克服困难完成写作任务后,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重新激发对写作的热爱。
(二)对学生作文及时提出修改意见,把握改进方向
学生因为刚开始学习写作,作文存在很多不足。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文,就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方向,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对内容丰富、情感表达真实、语句优美或引用经典事例、诗句的作文,教师可以用红笔勾画出来,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也可以在班级里诵读学生的作文,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其对写作的兴趣、热情,也可以调动其他同学创作优秀作品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四、学生写作入门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
(一)切忌弄虚作假,抄袭、编造事例
很多学生在刚开始写作时,由于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不足,会编造一些事例,或凑数字只求完成任务,更有甚者会抄袭作文书里的内容或其他同学的作文来扩充自己的内容。教师应该向学生强调诚信写作的重要性,诚实不光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做人的必備品德。当教师发现这些问题时,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和适当的惩罚让学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二)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学生年纪小,思维不够严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放宽要求,因材施教,选对方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教育。对于入门阶段的低年段孩子来说,作文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已达到要求。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也可采用低年段学生喜欢的盖章、贴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教师切忌急于求成,揠苗助长,而要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从来都不枯燥乏味。教师要以兴趣为载体,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的热情,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写作,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令学生在写作的道路上走得更顺、更远,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受益良多。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北新区鼎泰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