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网友话语的价值研究

2021-02-12 23:15曹伟张汉瑾
新闻潮 2021年12期
关键词:传播价值新闻评论新媒体

曹伟 张汉瑾

【摘 要】网友话语作为新媒体新闻评论的构成要素的现象愈加普遍,究其原因是它能够达成新闻评论的多元化表达与亲民化叙述的传播效能。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网友话语可用作标题、主体或结语,具有拉近距离感、传达价值观和增添人情味等多种功能。文章基于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奥运系列评论类文章的观察与研究,从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使用策略、传播价值和启示三个方面,分析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价值属性。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评论;网友话语;传播价值

近年来,新媒体平台基于自身的互动性特征[1],积极将网友话语作为新闻评论类文章的重要构成要素,以期达成多元化表达与亲民化叙述的传播效能。比如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和澎湃新闻等都普遍使用网友话语作为新闻评论类文章的内容要素。所谓网友话语,是指互联网用户在诸如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交互平台发表的观点、评论或留言等文本。学界对网友话语文本层面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对网友评论文本在某一方面的价值分析,比如杜丹的《镜像苏州:市民参与和话语重构——对UGC视频和网友评论的文本分析》探究了“网友的话语”如何定义与建构城市形象,而缺少对网友话语进行系统性的价值研究。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奥运系列评论类文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使用策略、传播价值和启示三个方面,分析其价值属性。

一、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使用策略

2020年东京奥运会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8月8日闭幕。其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与奥运相关的文章115篇,其中涉及网友话语的新闻报道及评论共22篇。而这些文章中的网友话语多来自网友在微博平台的评论或留言。新媒體新闻评论类文章与传统新闻评论类文章类似,往往是基于新闻事件的评论,因此许多新媒体新闻评论类文章的内容包含一定的报道性成分,且所占比重较大,笔者在此暂且将其全部归纳为新媒体新闻评论类文章的范畴。

笔者通过对上述文章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其他新闻评论类文章的统计与研究发现,由于网友话语在当前的新媒体新闻评论中主要用作补充性质的素材,难以准确定性其在文章中的结构归属。因此,笔者只能大致将其归为以下三类。

首先,网友话语作为标题元素。比如关于奥运冠军杨倩回国的报道性评论,题为《杨倩载誉归国!网友:平安回家,油焖大虾》。该文章的新闻点是“杨倩回国”,而此时网友话语仅作标题信息的必要补充。但是网友话语使整个标题更显生动,而“油焖大虾”其实并无深层含义,仅出自杨倩在此前的采访中被问到最喜欢吃妈妈做的什么菜时,她说:“我最想吃的是油焖大虾。”[2]此外,关于边通达夺得全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冠军的文章,题为《夺金后他自爆“尿裤子”,网友却说:不丢人》。显然,该文章的标题也是由网友话语构成。此时的网友话语也是对新闻点“边通达夺冠”,以及由于50公里竞走项目用时较长,运动员往往选择“尿裤子”以节省时间进行必要补充,以使整个标题更显完整。因此,网友话语用作标题元素时,主要被用在标题的后半部分,作为新闻点或事件点信息的必要的评论性补充,同时增添了标题的趣味性,以此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其次,网友话语作为主体元素。换言之,网友话语是作为新媒体新闻评论主体当中的部分素材,因为网友话语往往带有碎片化特征。它是网友基于某一个具体观点的表达或者单纯的情感抒发,一般不具备系统性和行文逻辑性,因此不足以构成新闻评论完全意义上的主体。比如《“昕雯”组合意外落败后,中国人的反应让日本更意外》主要论述了奥运乒乓球赛场上“昕雯”组合败给日本组合,以及中国网友对此事件的反应。该文章的作者是日本记者中岛惠。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她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先是综述了中国一些媒体对“昕雯”组合败北这一事件的报道,然后将这些媒体严苛的调子与中国网友宽容与体谅的态度作对比,以此强调中国网友对比赛胜负态度的转变。作者在论证中国人对“昕雯”组合失利后的态度时,借用了诸如“你们真的非常棒,银牌也是英雄”等的网友话语。当网友话语作主体元素时,往往被作者用作文章中的某一个具体的论点或论据,所在文章主体部分中的位置并不固定。从使用方式的层面,作者有时是直接引用网友话语的原文本,有时是将网友话语与作者自己的语言整合在一起,有时也会将一组网友话语“堆砌”使用。

最后,网友话语作为结语元素。此时网友话语往往既能够充当文章的总论点,又能作为文章论点的升华部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中国女排赢了,赛后郎平这句话让人动容……》中,作者先是陈述这场比赛的情况,随后强调比赛中展现了“女排精神”,然后简要介绍了队员李盈莹、龚翔宇和主教练郎平的赛后采访,最后以网友对郎平和女排的“回应”作为结语。在文章中,郎平说:“感谢中国球迷一直不离不弃。”随后,作者精选了五个网友的留言作为“回应”,其核心思想是球迷作为中国女排最坚实的后盾,会继续为她们加油。此外,有些新媒体新闻评论虽然以网友话语作为结语,但是作者会在文章的最后加一句或一段自己的话作为文章结语的升华部分,比如在《广州塔为全红婵亮灯!这个14岁的奥运冠军想吃……》中以一组网友话语作结尾,但是作者最后以“她是天才,但天才不足以概括她”作为升华部分。

二、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价值体现

通常,网友话语是一种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文本。笔者从网友的身份特征、话语的文本内容和表达方式等层面分析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体现的价值。

(一)网友身份拉近距离感

作为网友话语的创作者,网友来自社会各界、不同阶层。他们是身处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民群众,以“网友说”“网友认为”和“网友留言”等形式参与到新媒体新闻评论的创作中。他们在借助报道文章作者的转述或引证的方式,在新媒体平台以通俗化的语言表达各自的观点或情感的同时,建构起读者对评论文章认知的真实感。基于此,新媒体新闻评论不再是作者的“一家之言”,而是一群“身边人”的集体创作。在《哈哈哈论中国运动员对口罩的“执念”》中,作者先是阐述了中国运动员在东京奥运赛场上对口罩的“执念”,以凸显他们的防疫意识。再转借网友话语,比如“口罩一戴,病毒拜拜”。还有网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中国人拥有极强的防疫意识。显然,作者意在以运动员为榜样,呼吁国人强化防疫意识的同时,也在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人的防疫态度。而读者在看到类似“我家两岁半的小朋友,现在出门前都会说一句戴口罩”这样的文字时,不禁会产生亲近之感,仿佛看到了邻家小朋友的可爱举止。因此,网友话语拉近了新闻评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

(二)网友话语传达价值观

毋庸置疑,新媒体新闻评论中的网友话语是被精选以后的创作素材。它们需要为作者所用,为评论的核心观点服务。因此,它们与文章的作者态度和观点一样,具有价值观传播属性,主要表现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社会舆论两个方面。在《这几天,中国奥运健儿热搜逐渐“走偏”》中,作者通过表述运动员表现出来的“非竞技”状态下的真实一面,以及网友对运动员的“非竞技”方面的关注,借网友留言,得出“在中国的我们越来越自信了,不再单一追求荣誉了,更加注重荣誉背后的立体的人及精神”的结论。显然,这是作为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体现。读者不仅看到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坚强毅力与爱国情操,也看到他们在赛场之外的鲜活一面。读者由此而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更显得真实、恳切且令人感动。继而,有网友直言“更爱国了”。

时至今日,人们并未忘却“李宁失利遭恐吓,刘翔退赛被谩骂”的奥运“记忆”。在体育竞技场上,由于运动员心理压力大、过于紧张或伤病等原因难免会发挥失常,甚至失利。而“唯金牌论”也并非体育精神的实质。媒体务必要在运动员比赛失利后,第一时间发声并引导社会舆论。在东京奥运会中,女排小组未出线,曹缘因失误摘银牌,“昕雯”组合意外落败,辛鑫无缘奖牌……这些事件一经发生,《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都会及时发声,以引导社会舆论。比如在《辛鑫,你没让我们失望》中,作者以辛鑫在比赛失利后发布的一条微博为引。她在微博中写道:“让大家对这个项目失望了……”作者随后引用网友话语作为“回应”,比如“才没有,你辛苦了”“我们为你骄傲”和“拼搏最美”等。作者接着详细表述了辛鑫在备战奥运会时遭遇的困难和艰辛的经历,最后以对其鼓励作为结语。读者因知其原委而往往会谅解运动员的失利,甚至会被运动员“败不馁”的不屈精神而折服。

(三)网友表达增添人情味

新闻评论类文章既要保持客观性,又要带有温度感,要“有理性的情感和有情感的理性”[3]。但是这种“情理相交”的度一旦拿捏不准,就可能会使整篇文章违背新闻评论的客观性原则。而网友话语具有饱满的情感色彩,往往是网友的情感表征。因此,作者可以借网友话语的情感属性增添报道文章的人情味,使文章富有温度。毕竟,网友话语并不完全等于作者态度,而其话语中的情绪色彩也只是网友本人的情感反映。因此,从情感介入的层面上而言,读者并不会将网友话语的情感属性与作者相对客观的评论态度混为一谈。继而,作者不必过分担心文章因网友话语的情绪色彩过重而丢失作为新闻评论该有的客观性。比如在《“芦玉菲掉杠”冲上热搜,一句话让网友破防》中,不乏“她掉下来的时候我心都碎了”这样的网友话语,再加上哭泣的表情对情感的烘托,使得作者不需要表达自己的态度,只需要陈述事实,就能够让读者动容,引起共鸣,从而增添文章的人情味。

三、网友话语对新媒体新闻评论的创作启示

相较于传统新媒体新闻评论类文章,使用网友话语作为文章构成要素的新媒体新闻评论优势明显,但是仍有已经出现或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需要规避。笔者结合新媒体新闻评论的创作现状,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网友话语给新媒体新闻评论带来的创作启示。

首先,破距离感,立亲民之风。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受众是人民群众,新媒体新闻评论也是如此。但是,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往往会给读者留下“精英文化”的印象,甚至会产生审美隔阂。而网友话语的有效介入,使得新媒体新闻评论具有了真实感、鲜活感和亲切感。正如上文所言,网友以通俗化、日常化和情感化的语言“创作”的网友话语,更容易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当然,新媒体新闻评论的作者在引用网友话语时,要把握好其语言可理解之度、内容可传播之度和情感可表达之度,以避免语言方面因不合语法规范使读者难以理解,比如部分读者就无法理解诸如“yyds”(永远的神的首字母组合,表叹服)“five”(意为废物)等网友话语,或因内容方面太过激进而不适合用于大众化传播,或因情绪渲染过于强烈而过犹不及,使读者产生对文章诸如做作、虚假等不良感观。

其次,破片面性,立多元之风。新闻评论作为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评论的文本,难免带有作者立场和态度。当作者立场不符合部分读者的价值取向时,其观点往往会被认为是片面性的,进而消解了他们对文章在接受层面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而网友话语的有效介入,使新媒体新闻评论成了一群人的表达,新闻评论的论点更像是一群人观点的有机整合,而不再是一个人的发言。因此,网友话语使新媒体新闻评论更具多元性。此外,网友话语本身也具有多元性,既有肯定性的、积极的观点,也会有否定性的、消极的认知。新媒体新闻评论的作者或编辑只借用网友话语中肯定性的正面观点,而对那些否定性的负面认知采取无视态度,一味删除或屏蔽。不可否认,批判“假丑恶”也是弘扬“真善美”的一种方式。因此,作者要敢于直面网友话语中的负面观点,并对其进行纠正或批判。进而,肯定正面的网友话语与批判负面的网友话语并重,也是新媒体新闻评论多元化的体现。

最后,破形式化,立自由之风。新媒体新闻评论基于互联网受众接受方式的随意性,理应适度规避书面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并打破文体的形式特征,以增强作者创作与读者接受之间在文章内容层面的契合度。网友话语多是网友日常口语表达的文字形式,具有随意性特征,能够重塑读者对新媒体新闻评论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认知。此外,如上文所言,网友话语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可作标题、结语或主体的构成元素,进而也可以作导语元素或背景元素,甚至是可以同时充作多个部分。由于网友话语的形式具有高度相似性,这样就消解了除标题之外的其他部分的界限,进而打破传统新闻评论文体的固化形式。

四、结语

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视频或文字分享平台的用户数量逐渐攀升,预示着“全民创作”的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网友已经不再单纯满足于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而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甚至是创作者。网友创作的海量内容(即网友话语)可以直接为新媒体新闻评论的作者所用。当然,作者也不可对网友话语进行全盘接收,而是应该辩证借用,取其精华,深入挖掘其价值。此外,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也开始使用网友话语,比如唐天奕在《人民日报》的撰文《团结,一支队伍的精气神》中,就引用“网友留言”作为论据以支撑文章的论点。可见,网友话语在传统媒体新闻評论中依然受用,并能体现与其在新媒体新闻评论中一致的价值属性。

参考文献

[1]潘志君.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5).

[2]杨倩.妈妈,我想吃油焖大虾[EB/OL].[2021-07-24].http://sports.xinhuanet.com/c/2021-07/24/c_1211256188.htm.

[3]陈伶娜.人文情怀让报道文章有温度[J].新闻窗,2015(3).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传播价值新闻评论新媒体
论微电影的美学和传播价值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新媒体在突发事件传播中的特殊效能分析
纪实类医疗电视真人秀的传播价值分析
电台经营需摆脱固有的上升通道思维,创新发展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