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本科毕业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认知

2021-02-11 08:29
文山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论文毕业生学术

陈 静

(文山学院 冶金与材料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利用“互联网+教育”的理念,通过在线平台实现论文指导是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的最适选择和重大举措[1]。在线论文指导作为线下论文教学的有效替代方式,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虚拟的、交互式学习环境[2],可以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训练学生科研思维和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等高级认知目标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由于在线论文课程多以资源为中心而非活动为中心,虽然资源形式多种多样,但缺少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3],存在着在线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影响到线上论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创作毕业论文的情感体验与心理认知,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目前,高校学者对线下论文教学的学生满意度已有深入研究,然而关于线上论文指导的学生认知调查鲜少报道,尤其是毕业生写作态度变化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尚不清晰。本文研究了毕业生在线写作认知、行为及心理变化规律,旨在理解毕业生对疫情期间写作的心理体验和投入—收获的影响机制。鉴于此,本文调查了文山学院部分专业的毕业生,通过调查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学生心中,在线指导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他们每周花多长时间用于毕业论文写作?(2)在缺少线下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写作过程中有何压力感受?(3)通过在线指导完成毕业论文后,学生有何收获?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工具

本研究参考日本学者儿玉惠美和中国学者刘爱生编制的问卷[4-5],同时结合疫病期间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改编和减少了一些问题项,最终确定18个问题项,并把问卷命名为“疫情下本科毕业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认知调查”。问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个人情况调查;第二、三和四部分分别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价值认知、压力感受认知、收获认知。除了大四学生的写作行动采用单选题来作答外,本问卷的其他题项均采用5点量表,依次为:1=完全不赞同,2=不太赞同,3=说不准,4=比较赞同,5=完全赞同。若某评测项的得分均值大于3.0,则学习者对该评测项的态度趋于正面,且数值越高,态度越积极;反之,则趋于负面[6]。此外,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和深入,对少数毕业生做了非结构式的访谈。

1.2 问卷信效度分析

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问卷信度为0.874。问卷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KMO值为0.874>0.6,且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的统计量为5 045.381,p = 0.000<0.05,说明变量之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1.3 调查对象及其情况

本研究调查对象是云南省地方高校文山学院即将毕业的理科生,疫情期间在线论文指导的时间为2020年3月2日~5月10日,调查时间为2020年5月11日~5月30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有效问卷15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7.5%。

2 结果与分析

2.1 在线论文指导的价值认知

在线论文指导的价值分为理念认知和行动认知两种类型,二者分别揭示出学生对在线指导的观念态度和实际写作行动。理念层面的认知涉及3个问题项,均值(数据的集中趋势)与标准差(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分析显示(见表1):“在线论文指导是疫情期间最佳的论文教学方式”“在线论文指导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两个问题项的标准差小且均值高,意味着两项数据的离散趋势小,两项均值对调查数据的代表性好。相反,“不用在线论文指导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人很幸福”的标准差相对较大且均值较低,其代表性也差。因此,大部分受访者倾向于赞同“在线论文指导是疫情期间最佳的论文教学方式”“在线论文指导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必要条件”,说不准“不用在线论文指导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人很幸福”。表明学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价值具有较高的理念认知。

表1 本科毕业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理念认知

行动层面的认知考察,直接反映了学生对论文的实际投入程度,有助于验证学生理念认知的真实性。学生行动认知涉及4个问题项(见表2),调查显示:平均每周的写作时间在7小时以内的毕业生共29人,占18.7%;14小时内的共44人,占28.4%;21小时内的共32人,占20.6%;用时为21小时及以上的共50人,占32.3%。表明将近一半(47.1%)的学生每周用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足14小时,对毕业论文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理念与行动上存在显著的认知差异,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可能得不到保证。

表2 在线指导期间毕业生的写作行动

2.2 在线论文指导的压力感受认知

如表3所示,压力感受认知的调查结果表明:均值最高的问题项为“参与线上论文指导活动时我感到压力较大(M =4.06,df =1.018)”;均值最低的是“我再也不想参与线上论文指导活动(M = 2.98,df =1.706)”。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参与线上论文指导活动时,均存在着较大压力感,甚至会感到“力不从心”“非常痛苦”,但并不认同“再也不想参与线上论文指导活动”的观点。

表3 在线论文指导的压力感受认知

2.3 在线论文指导的学术收获认知

如表4所示,通过收获认知调查发现,均值最高的问题项是“通过线上论文指导活动,我发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M =4.31,df =0.855);均值最低的是“通过线上论文指导活动,提高了论文写作质量(M = 3.26,df =0.943)”。这说明毕业论文写作作为一种学术训练,大部分学生从中都有所收获。不过从平均分值来看,学生的收获更多体现在发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提高论文撰写规范化水平、增强搜集文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等可以短期速成的学术技巧性方面上,而需要长期积累的学术理论性方面,如获得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表达所要论述的观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等,却没有更高的均值。

表4 在线论文指导的学术收获认知

3 讨论

3.1 学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理念认知和压力认知

在线教育要求在线学习者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或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新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往往会受到人自身弱点的局限[7]。本科毕业生由于自身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的不足,容易产生力不从心、非常痛苦等现象,因而学生的压力感受较大;同时,在线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故在线论文指导具有较高的理念认可度。通过访谈发现,学生的理念认知和压力认知较为统一,可能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实现师生互动,解决障碍因素。疫情期间,指导老师们为了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沟通”,主动利用QQ、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通过建立联络群或开设直播课堂等方式打破空间限制,定期讨论、随时直播,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展毕业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此外,指导教师还对学生及时点评、追踪进展,减少沟通障碍,并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考核,形成阶段成绩,解决学生写作中出现具有个性化的疑难问题。

(2)促进学生交流,提高写作效率。教师依次让学生屏幕共享自己所做的工作,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于要进行汇报展示,除了线上交流外,线下也有了更多的相互沟通。这不但有助于监督大家的毕业设计完成进度,还能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对比,实现良性竞争和相互借鉴,加快写作进度。

(3)引导温故知新,创新教学模式。教师提醒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内容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回放反复观看和学习,加深学习印象。通过吸收和落实线上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最大化发挥自己主体作用,发现问题,获取新思路,改革教学方式。

上述3个方面体现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快速高效写作的目的,所以在线指导的重要性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然而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被动的一方,交流信息又使之处于紧张竞争的状态,加上温故知新可能会占用他们不少休息时间,势必让学生感受到较大的压力。

3.2 学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行动认知和收获认知

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在行动认知与理念认知之间及学术收获认知方面均存在较大偏差,具体表现为:

(1)行动与理念的矛盾。尽管学生在理念层面十分认可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层面上,他们却没有足够的付出。疫情期间接近一半的学生(47.1%)每周用于毕业论文上的时间不足14小时。研究作为一项时间与脑力密集性工作,没有强烈的写作动机和充分的时间保障,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障。在线论文指导的学术收获认知维度中,问题项“通过线上论文指导活动,提高了论文写作质量”(M = 3.26,df = 0.943)得分最低,或许就能说明问题。为何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我们访谈的对象大多提到2个主要原因。首先,论文提交时间与求职季撞期,导致求职的复习备考占用了大部分时间,以致于写作时间减少。其次,小部分学生在网上做兼职(如家教、打字员、写手、招聘、自媒体等),消耗不少时间和精力,对论文写作的兴趣缺失。

(2)学术技巧性和学术理论性收获认知的偏差。学生通过论文写作指导,在智力因素方面发生了一些改变,即学生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学术能力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简称学术收获。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相关理论,将学术收获分为学术技巧性收获和学术理论性收获。疫情期间在线论文指导属于写作训练后期,应使学生受到有关整理调查结果、处理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并得出结论,撰写论文等初步训练[8]。这实际上包括了学术技巧性(整理结果、处理数据、结果分析、撰写规范)和学术理论性(论证和结论)两个方面的要求。然而,本次调查发现,学生的收获更多地体现在学术技巧性方面,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线论文指导并没有最大程度的达成它原先设定的目标。也就是说,在线论文指导基本上解决了技术性障碍,从而使论文的写作进度加快,但学生理论水平仍然较低,论文质量并没有明显提高,这符合有关学者提出的“毕业论文缺乏创新性[9]、分析讨论不完善[10]”的观点。主要原因在于:在线论文指导是在面临突发公共疫情危机时,采取的一项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挑战,师生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均不充分,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另外,在线写作指导的时间较短,而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趋向于选择操作技巧性训练,容易误导学生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和梳理,最终导致论文论证的理论深度不够,综合分析力较差,结论简单化和科普化,无法提炼创新点。

4 结论

毕业生对在线论文指导的认知情况,揭示了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心理体验及其满意度。本研究发现,面对不同的认知情况调查,学生通过权衡自己的学习投入和收获,呈现差异化的选择反应。关于在线论文指导的价值认知,学生高度评价其理念层面价值,但却忽视行动层面价值,理念与行动的矛盾反映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高,自身努力程度较低。就压力认知而言,学生面对在线指导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但不至于产生情绪方面的障碍,学生愿意接受精神挑战以跟进教学进度。较高的理念认可度和抗压能力带给学生学术技巧性收获,加快了写作进度;然而写作行动的有限付出,致使学生的学术理论性收获不足,论文写作质量不高。总之,突发公共疫情危机使高校倾向于采取线上教学方式,以网络平台构建论文教学的新模式,较好地解决了疫情期间毕业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学术技巧性问题。

猜你喜欢
毕业论文毕业生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