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小故事 看大成就 用“四力”写华章

2021-02-11 06:34吴唐
记者观察 2021年32期
关键词:四力易地贵州省

文 吴唐

《我是188万分之一》是报道团队全体成员深耕细挖的结果,成员们真实记录当时的具体情况,突出普通人的焦虑和烦恼,以此来反映扶贫搬迁的社会民生。《我是188万分之一》是难得的优秀作品,这部作品总共分为六节,每集一经播出,都会引起同行业界热烈的反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负责制作扶贫专题的纪录片团队,也专门向贵州广播电视台致电询问相关节目的细节情况。系列报道在各个新媒体平台转发后,同样引发了强烈的反响。此外,还收到了来自移民安置点、相关生态移民职能部门十分热烈的反响。作品中报道的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的各种扎实举措,树立了贵州省扶贫工作的“全国省级样板”,更为全国其他省份如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中出现的许多现实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这些成绩都离不开整个团队成员的努力,从一开始的构思策划到采制,再到后期制作,直至最终的播出,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的创作团队,都采取了最高的标准进行自我要求,兢兢业业、精细缜密的刻画作品。大家做到了知行合一,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收获了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总结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大主题 小切口 高站位 低入手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经过几年时间实践,2018年,李克强总理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20年,全国脱贫工作基本完成,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完成指标。2021年,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这脱贫攻坚答卷无愧于党和人民,中国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对于世界而言,这也为人类战胜贫困作出了一次可参考性实践。整个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不断创造着世界减贫历史上的奇迹。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的贵州省,则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省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确定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在这样一个飞扬激越的时代背景下,作为贵州省本土主流媒体,有责任、有必要发出“强音”,才能不愧对历史,不愧对时代。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该如何着手,从哪几个方面选择破题的切口呢?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赴贵州,组织召开了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他指出,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贫困人口,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也就是在这一年,贵州省首先在全国打响了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开创性地提出了“六个坚持”“五个三”“五个体系”等多项具体举措。随后几年时间里,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真抓实干,以每年超过45万人的速度,总共搬迁群众188万人,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涉及贵州省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基于此,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很快形成了包括动态硬消息、深度报道、综述、系列专题等多种节目形式在内的一揽子报道方案。其中关于系列专题报道,采编团队最终决定,把注意力集中聚焦,关注点放到搬迁工作的最末端,用一个个具体的“小”人物来讲“小”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属于贵州省全体搬迁群众的188万分之一。由此,这组报道的名字也就应运而生了。

随后,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派出6路记者,分别奔赴了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既定的策划思路,选取了小孩、青年、老人、返乡创业者、从自己是搬迁群众变为服务搬迁群众的“身份转换者”以及基层扶贫干部这六个选题方,找到最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跟踪拍摄。采制中,记者们采用了由采访对象全程自述加全现场剪辑的方式,累计拍摄近60小时素材,最大限度还原了每一位节目聚焦的主人公的日常生活,最大限度实现情真意切、真实感人的质量追求。这6集报道中的6个人物,不是遥不可及的人物,都是生活中最普通,最容易接触到的“你、我、他”。在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最真实的烟火气,为了生活奔波,为了孩子奔波,为了前途奔波,他们的话语里都是对平淡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搬迁工作,有的都是竭尽全力的配合。而对于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心里想的都是群众的衣食住行,没有豪言壮志,所有的话都在全部融入日常的行动中。日常中的点点滴滴在镜头下真实的展露,喜怒哀乐也仿佛切身感受。这些点滴,与旁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是困难重重的,可是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习以为常的状态,他们最真实的状态就在于此。正是这些“常态”,这些乍一看再普通不过的“柴米油盐”,背后隐藏的是民生问题,教育问题等等一些列的社会问题,是扶贫搬迁工作中所要切实解决的,这是具有深切的社会意义的。正是在这样的扶贫背景之下,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故事的主角,在镜头面前讲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忧愁和烦恼,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真切感受到扶贫工作的压力和价值。正是无数个日常点滴的记录,形成了一集又一集动人的故事。在这每一个故事当中,其实都能映射出贵州省在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中的艰辛和不易。但是尽管是这样,扶贫工作依旧向前推进着,因为这是一项民生工程,绝不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止步不前。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之下, 就业保障、扶贫兜底、教育医疗、产业扶持等等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报道通过全纪录、全现场、全自述的形式,保证了扶贫搬迁工作的原生态呈现。群众在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展现出的前后变化也进一步体现了各项具体举措的有效性和人性化,这些变化通过访谈以及前后细节的对比最直截了当地展现出来,新闻的真实得以在最大限度还原。

整个“十三五”时期,贵州省的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是全国所有省份之最,从数量上、质量上、操作方式上,在国家层面,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贫困不仅仅是中国社会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世界性问题,中国在一定时间内交出一份卓有成效的实践,这背后蕴含着的思考值得整个世界去学习。正是中国基于本国国情,在遵循历史规律的同时主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整战略部署,深度结合内外部因素,把握双方动态联系,不断作出调整和改变。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贵州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重点分析主次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目的就是为了做出更为精准的战略部署和可行性方案,这一做法使得整个脱贫进度推进十分平稳快速,并且在一定时间内卓有成效,逐个击破精准高效,正是这样,在脱贫关键时期,整体态势朝着良好的局面发展,当然这也离不开高瞻远瞩的全局思维,科学统筹,全面规划,这些都为最后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体现了中国智慧,具体实践则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方案。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值得全世界思考和借鉴的。而采编人员面对这样一个如此宏大严肃的脱贫攻坚的红色主题,没有沿用一贯的报道形式,而是决定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深入到当地群众的生活中去,把焦点收到了最小,以小见大,在一点一滴的普通生活中展现中国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在这样的一大一小之间,节目既抓住了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历史前进的大脉搏,同时又实现了向受众群体“破壁”,在这样的内在逻辑之下,整个节目运行得十分平稳,节目中展现的生活场景,真实且接地气,节目中的人物更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普通人,但是普通之中又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正是这样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报道得到受众群体的一致认可,这不仅是对节目本身的赞赏,更能展现出中国民众对于生活最本真的态度。《我是188万分之一》不仅让大家感受到来自生活的亲切感,这之中的每一人都有血有肉有灵魂,更让大家感受到易地扶贫工作的艰难险阻与必胜的决心。

记者践行“四力”以情动人 用情叙事

本报道很好地诠释了“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难发现,这一过程是力量与智慧的双重考验。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大家的收获无疑是巨大的。回顾整个创作过程,不得不说,是非常艰辛的。由于采取全现场、不加任何解说词的节目表现形式,因此在前期采编过程中,对采访对象的自然表现的依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采访对象自身的表达、现场的抓取,就是节目成败的关键。

六路记者出发后,各组前采从刚一开始,就全都没有朝着大家原先所想象的方向去发展。比如,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已经拍摄了一两天的记者张雁飞向后方反映,她的主人公因为跟邻居产生了一些私人纠纷,拒绝继续接受我们的拍摄采访。在黔西南州阿妹戚托小镇采访小孩的记者汪汐无奈地发现,只要一开机拍摄,她的小主人公们除了哭鼻子,什么话都说不出来。此外,还有另两路记者刘粒粒和韩羽,分别在各自的采访地点逛了好几天,却连合适的采访对象都还找不出来。笔者前往的是毕节市黔西县采访,在节目策划阶段,笔者一开始选择的主人公,是在乌江源头的大山深处的悬崖路上,坚持30年护送孩子上下学的乡村教师杨少书。原本以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杨老师来到了现代化的小区,看着走路五分钟就能上学的孩子们,他一定很有感触。但见到记者后,他却只是很冷静地说,自己59岁了,就等着明年到了,开始领退休工资安享晚年了,也没什么别的想法。杨老师质朴、真实地反映,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奉献一生后的自然呈现,但却让笔者的采访陷入了停滞。

面对这些一开始出乎意料的困难,报道团队并没有被一时的危机困住手脚,而是思危、思退、思变。思考造成眼前的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还不够深入,我们的脚力不到家,我们的眼力不到位,自然脑力跟不上。所以所有人都暂时性地往后退半步,不再抵近采访,而是把眼前的环境、眼前的人的全貌再仔细观察,退到合适的安全范围再进行沟通。大家改变思路,告诉自己,我们不是来采访的,而是来体验生活的,是来交朋友的。记者汪汐和摄像邓伟放下机器,去了菜市场,一连几天给父母在外打工的孩子们买菜做饭,带他们在冬日的暖阳下唱儿歌、做游戏。最后,孩子们终于敞开心扉,说出藏在心里不敢说、或者不知道该不该说的心愿:爸爸妈妈,我知道以前你们离开,是为了赚钱,但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小镇上也有好的工作,我和弟弟妹妹已经很幸福了,唯一就差你们在身边,你们回来吧。笔者经过跟杨少书老师深入沟通,向他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并结束了对他的采访。然后笔者拉上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在黔西县锦绣花都移民小区闲逛。在阳光洒满每个角落的午后广场上,终于邂逅了自己的女主角——罗光仙老人。然后在没有摄像机的情况下,陪着老人接孙子买菜做饭,天天打卡广场舞,了解她所有生活习惯。罗老终于展现出自信、热情的本真形象。所有交流过程超过了一个星期,但记者真的和罗老坐下来,在她面前架好摄像机的采访,只有四十分钟左右。就像老朋友聊天,罗老说城里人会玩的,她也得玩,城里人怎么过,她就要怎么过,所以她喜欢跳广场舞。其他各路记者,都拿出最大的诚意,去融入环境、融入自己主角的生活。大家不再是记者,而是六个家庭里的儿子、女儿、姐姐、兄弟,最终,才换来了屏幕上所呈现的精彩故事。

优秀的作品,沉甸甸的荣誉,是集体智慧锐意进取的一次巨大回馈,它饱含了新闻人奋进、突破的初心和细致、专业的操守。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累土,正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走到了今天。荣誉,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后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一定通向下一个更大的胜利。愿我们恪守初心,在光荣的集体中继续汲取养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猜你喜欢
四力易地贵州省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