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的报刊类新闻写作

2021-02-11 06:34:20叶静文
记者观察 2021年32期
关键词:报刊新闻记者受众

文 叶静文

在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报刊编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新闻事件展开采访、写作以及报道,这其中包含的每一项工作都对行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关乎着人民群众接收信息的质量高低。在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很多新型的媒体不断涌出,它们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是却给人们的视觉和听觉上带来了多元化体验。在这一背景下,报刊新闻写作记者的工作也有所变化,除了要具备敏感的嗅觉,可以及时地发现那些新闻,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与人民群众之间拉近距离,这样才能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本文先阐述了报刊类新闻写作的现状分析和有媒体对于报刊类新闻记者写作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然后又对在融媒体环境下报刊写作的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报刊类新闻写作的现状分析

首先,无论是什么时代背景下,媒体发展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这也是媒体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传统的新闻媒体报刊写作在目前的大数据信息传播背景下难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多样化需求,报刊类新闻写作必须要抓住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要迎合新时期年轻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加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但从现阶段我国报刊类新闻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所呈现出来的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表现为新闻写作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在面对社会上发生的实时事件时无法及时传递给人民群众,尤其是对于那些年轻受众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也有优势,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内容和传播途径结合大数据技术让读者更加快速且兴致盎然地完成信息阅览,这也是融媒体环境下报刊类新闻记者写作的基本要求。

其次,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报刊类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报刊写作素养目前存在着很大问题。新闻报刊工作队伍在新时期背景下日益壮大,很多团队都有能力完成新闻报刊的编写和发表等工作。但具体分析发现很多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不合理,包括他们在招聘或者日常的培训中都有很多漏洞存在,这就导致那些记者在报刊新闻采访和写作的时候使用的方式相对落后,不积极地更新新闻报道模式,也很难自行作出改善。另外,在融媒体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中有很多新闻工作都没有及时更新,像现在报刊新闻记者写作的思维模式就存在落后现象,主要是因为新闻记者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素养较低所导致。那么融媒体时代中新闻报刊类记者就应当能积极接受新鲜事物,掌握多种采编的技巧,提高自身写作水平,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自我并为报刊类新闻写作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最后,融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怎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这是新闻记者个人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的体现,但需要建立在新闻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角度上来体现,因为调查中发现目前有很多报刊类新闻作者在选择报刊新闻素材的时候没有慎重考虑,虽然也是社会上发生了一些真实事件,但新闻主题却不够鲜明,记者后期的写作逻辑也条理不清,那么受众在阅读的时候就无法对前因后果进行全面了解,所以报刊新闻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信息收集还是写作的过程中,他们都要对内容和方式有全面、正确认识。但目前的问题是许多记者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虽然基于热点话题收集新闻素材但对后期的写作缺乏合理规划,而且受到传统思维影响报刊新闻内容较为单一,影响受众的阅读体验,其中的内容很难得到有效传播,这是传统报刊媒体面临的突出问题,选择的报刊新闻材料和写作方式都可能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融媒体对于报刊类新闻记者写作的影响

从可以获取新闻方式变多的基础上分析,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发展,社会上很多媒体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融媒体所拥有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且信息真实可靠。在传统媒体当中很多报刊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在接收信息上的个性化需求,现如今很多软件和平台都在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递信息,它能够将信息量扩展,以最为精巧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基于互联网技术,人民群众已经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媒体获得信息,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爱去选择媒体,如果说受众没有在某一个平台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他们很快就会转移到另外一个媒体平台上继续探索,直到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为止。传统报刊媒体当中,报刊类新闻写作记者虽然也能及时地发现新闻素材然后上传并发表,但这其中所要经过的流程非常繁琐,相比互联网下的融媒体而言,后者可以更加快速且高效地将信息整编出来传递到社会当中,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喜欢融媒体的主要原因。从融媒体时代对于报刊类新闻写作记者的要求分析,读者接收新闻信息的途径变得更多,他们对于传统媒体的关注越来越少,所以对新闻写作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发展起来之前,我国大部分新闻信息资源都是由报刊类的新闻媒体所掌握,虽然说其中有很多是人们并不太关注的信息,但也习惯于被动接收信息。传统媒体在进行采编工作的时候有着明确的分工,比方说摄影人员、调查人员、镜前记者等,某一专业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中,对新闻写作记者的能力要求更具综合性,也就是说他们需要把信息收集、整理、采访以及剪辑等能力都掌握,这也是融媒体记者的必然要求。

在融媒体环境下报刊类新闻写作的策略

以新闻内容为中心坚持主业的发展

报刊新闻记者合理利用相关设备进行采访,传统报刊新闻记者的采访基本上都是借助一支笔和笔记本完成,把采访的素材记录,后期再整理稿件。但目前互联网环境下新闻采访过程中对于素材收集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为融媒体的背景下报刊新闻记者需要借助一些设备工具将新闻素材的收集以文字图片还有视频等通过多元化方式整理到一起。外出采访的时候记者带着智能手机、电脑以及其他的录像设备,方便把那些有价值的信息收集下来,以便于为接下来的写作和发表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以往记者在采访工作完成以后他们就会直接把材料整理完成进行报刊写作,但现在记者需要保证材料的整体性,因为有很多新闻信息通过文字无法发表,往往会以图片的方式向外展示,所以对报刊新闻记者的写作要求更高,他们除了要有良好的写作能力以外还要具备新闻图片的制作能力,将两者结合到一起所形成的新闻素材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另外,以前有很多新闻采访都是面对面完成,这就会受到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报刊新闻记者只有采访完成以后才能进行内容写作,但没有考虑很多对话中的信息有可能被遗忘,所以这种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新闻行业发展潮流。融媒体环境下报刊新闻记者应当积极跟紧时代步伐,对自己的采访模式加以创新,可有效结合一些新的设施设备,比如结合摄像机采访,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后采访的视频会保存下来,将计算机中的一些文字图片处理功能和软件连接在一起,记者在采访过后可以直接从视频中选择材料进行写作,也能直接利用计算机将视频中采访的对话转化成文字,这就是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报刊写作的有效方式。

报刊新闻写作中记者所要掌握的各方面专业能力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其实原有的工作中很多记者都已经积累了属于自己的报刊新闻采编模式,如果想让他们尽快采用融媒体当中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显然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说就应当结合传统媒体本身就带有的优势,跟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报刊新闻写作记者要做的就是从自己以前的工作中搜集新闻内容写作经验,明确自己的主业,确保新闻的内容有绝对权威性,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能够积极地展开创新,然后科学地完成传统媒体的转型与过渡。具体来说传统媒体比较依赖的是那些新闻内容产品的展示,这些内容就算在新时代下的融媒体当中也不能全部抛弃,应当坚持主业发展。然而在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之下,融媒体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新闻内容出现过剩情况,另外也能让这些新闻的内容更加丰富地展现到人民群众面前,并且在门槛上也变得较低。报刊新闻写作人员要想找到自己最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不能脱离广大受众,要另辟蹊径展开创新,如此可以提高新闻信息的质量和传播效果,从而打造精品新闻。但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多新闻当中存在着文化差异,这并不是凭空捏造而出,需要找到最为合理的切入口,要和自身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融合。比方说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当中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很多报刊类新闻写作水平很高的专家,一直都坚持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什么其内容能够让读者一直欢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专家们能够从读者的角度展开新闻写作,然后把新闻的内容和展示的方式不断创新,这样一来才能让报刊类新闻在融媒体时代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转变新闻写作理念,迎合融媒体业务发展

融媒体时代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和新闻传播语言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报刊新闻的记者在对稿件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要从语言方面展开创新,让稿件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像现在很多网络用语的兴起使人们比较感兴趣,报刊新闻记者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网络语言,如此才能使内容更贴合群众生活。另外,融媒体时代下报刊记者写作后要对文字合理排版,插入相应的图片来产生视觉冲击,注意使用多元的方式展开新闻编写,然后科学排版。比方说在对某个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写作过程中,记者结合当前网络上的一些热门语言融入文章中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接着是插入某些相似且有趣的图片,如此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力,提高其观看兴趣并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推动力,将核心竞争力上升到全新层次。

现如今有很多报刊类新闻记者在展开写作的时候已经融入了现代化思想,同时也包含着传统写作理念。就比方说完善新型设备设施,建立融媒体网站或者是APP,也注册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这些都是迎合新媒体发展的,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融媒体虽然说对于新闻推广有着很大推动力,但是对于那些报刊类新闻写作记者的写作要求也有所提高。新闻报刊工作人员应及时转变自身写作理念,适应新时期下融媒体发展要求。

坚持以读者需求为主,开展特色服务

对于报刊写作工作而言应用文的内容编写极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受众群体的接受效果,也关乎新闻行业的发展。以往的报刊新闻都是以纸质版的形式发表出去,是人民群众接收各种社会和国家政策等信息的主流渠道,这个阶段新闻行业的发展很稳定。记者在工作上应当基于整体视角对自身新闻采编和写作的能力展开深入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他们对于热点信息的接收方式也在变化,传统报刊新闻内容与人们关注的话题有一定距离,多数群众关注的是自己生活周边的事,那么报刊新闻记者就应当以这些条件为基础在写作的时候多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

报刊新闻写作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后,新闻内容的影响力有所扩大,但是也要坚持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观看新闻的时候增加良好阅读感受,为了能够达到这一要求,报刊新闻写作记者需要在传统工作的基础上展开调研,致力于开发那些个性化服务。首先基于调查,写作内容和方式从大数据基础上有效整合,同时结合各方面资源,把写作的内容划分成不同部分,然后再推送给感兴趣的读者,这样就能吸引一大批忠实受众。就比方说有些日报注重有关军事方面的报刊内容,根据点击量来确定哪些是感兴趣的人群,一旦有新的信息就会推送。其次,可以通过开设评论区让人民群众发表个人的见解和需求,这样也有利于报刊新闻记者写作有更明确的工作方向。最后,可以结合各地区特色文化来制定特色报刊内容,采编记者要注重当地的本土文化,加强与读者之间合理的沟通与交流,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信息。

综上所述,融媒体环境下我国报刊新闻的写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身为报刊写作记者,应当抓住机遇从写作的内容、方式上展开创新与改革,紧贴人民群众需求,以此来提高新闻内容的质量,并满足受众需求,也可以促进融媒体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报刊新闻记者受众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本刊推荐2024年优秀教育报刊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宝藏(2020年4期)2020-11-05 06:48:12
百强报刊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