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璟辉 杨 璐 Hu Jinghui and Yang Lu
“创意思维”课程是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教师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开发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在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课程设置中,“创意思维”被设定为一年级专业基础学习的第一门课程(表1)。该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创造力特别是创意思维转换能力的重要任务。“创意思维”不是孤立的一门课程——它是创作思路和创作灵感的来源。我们将其作为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学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能将所学到的创意思维理念与方法灵活运用到其他所有基础课和专业课程中。因为从艺术观念产生到艺术创作实践、从设计理念更新到设计作品应用、从国家社会的日益发展到城市空间的构建、从日常生活中的约会到大型活动的策划,可以说创造性思维已经融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就是要通过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将创意巧妙地与艺术设计语言相结合,再通过有效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在创作中,设计者围绕相应的主题,将人们通识的符号或图形元素与内心的情感诉求进行巧妙的创新融合,进而转换成具有高度识别特征且包含一定寓意的、新的艺术形象。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仅是课程教学的中心,也是从事艺术设计工作始终都要面对的问题。创意思维的产生和运用过程就是以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形象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亦即将新颖、独特的思想或概念转换为艺术设计语言的过程。
“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遵循创作的合理性、目的性和逻辑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主要目标放在开发学生创造潜力、丰富学生创意思维方式和提升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等方面。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动脑、动手能力,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在“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需延展到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艺术表现性这三个方面。
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从转化艺术高考遗留的单一思维惯性开始,提倡突破传统的思维障碍,在课题创作中鼓励新颖而独特的视角,使学生面对不同的主题逐渐具备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可操作性主要是指在课题的设置方面要有具体可实现的创作空间。在教学课题设计中,如果一味追求新奇的主题,难免会有学生为了追求独特而出现怪诞、荒谬的想法。在课题创作的实际操作中,要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引导。在教学中,具体的、可操作的课题内容更容易把控,也利于教师辅导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艺术表现性主要体现在课题作业的效果上。在画面组织、技法技巧、表现媒介等方面,要求学生从平庸的艺术表现习惯中挣脱出来,以独特的创作角度和新颖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我们“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设计将重点目标集中在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等方面。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使学生从认知自身的思维习惯开始,了解并掌握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结合主题巧妙加以运用,使用新颖的艺术表现语言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课程思政语境下的教学更多地要求融入不同的思政内容,如结合国家时事政治,体现爱国爱家情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民族文化与精神等。在“创意思维”课程中,将爱国主题导入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创作新颖作品的过程中树立爱国爱家的情怀,教导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国主题的导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要结合创意思维的相关理论与知识要点,要注重从创意思维的来源进行分析,将思维方式和具体表现特征具体而详尽地进行讲授。在理论讲授中,可以结合具有中国元素特点或能体现中国精神的艺术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以包含中国元素的艺术设计作品逐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种将理论与实际范例相结合的方法更容易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与渲染,从而避免生硬地切入主题,也可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学生因缺乏感触与激情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图1中的两件设计作品都使用了中国元素,以中国传统的“双喜字”为主要视觉元素进行创意表达,体现了强烈的中国精神,传递出一种浓厚的爱国情怀。左侧的是“设计献礼60周年‘中国印象’·我爱中国”海报设计的获奖作品,将“双喜字”的喜庆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60”、2009年的“09”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右侧的是笔者之一胡璟辉设计的作品,表达庆祝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喜悦心情和爱国情绪,也使用了“双喜字”,同时结合了航天元素和中国剪纸的形式。在这些具有中国元素的艺术设计作品范例的指引下,学生理解了创意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创作思路与激情逐渐向具有爱国情怀的主题上靠拢。通过有目的性的实际举例将创意思维的知识要点与爱国主题的激情紧密地联系起来,不仅达到了开发学生创意思维的目标,而且从精神鼓励和创作思路上也为爱国主题的创作做了良好的铺垫与延展。
图 1 包含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
“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质。这种创新能力是从事设计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在新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将创新意识与个人学习、个性培养、健全完善的人生价值乃至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紧密地联系起来,是立足爱国主题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这也使爱国主题创意思维的训练显得更有意义。“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重点就是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敢于创造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在多元化的个性思维培养中,要引导学生建立良性的思维模式,避免将多元化思想理解偏、理解歪。这就需要将培养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元素设计在课程中,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歌颂国家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气氛中,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树立为“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爱国主题的设置以中国元素、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精神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分析多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使他们认识到艺术设计中创意思维的重要性。在“创意思维”课程教学中,不能只是一味地教学生使用各种多元化的创意手段,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建立正确的艺术创作观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这些将对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关注中国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亮点与独有的艺术气质,根据所看所想,再结合爱国主题进行深入的创意发挥。如图2所示,教学实践的进程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图2 逐步导入主题的教学进程
1.爱国气氛的带入
没有强烈的情感就没有艺术的想象。创意的想象力固然重要,但没有任何感情注入也会让人对创作变得冷漠,而作品也不会打动观众。在围绕“创意思维”课程大纲的前提下,“爱国主题”的设置不是简单、粗率地植入或生硬地加入教学内容之中,而是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带入爱国主义的气氛中,因而如何渲染教学气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是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或中国精神内涵的艺术设计实例带入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这样的实例引导和启发学生对中国元素以及爱国情怀的关注并使其产生一定的共鸣。
2.爱国情怀的提升
当学生对爱国情感产生一定的共鸣时,我们借助与时俱进的爱国电影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的创作冲动。近几年围绕新中国成立、建党、歌颂中国精神等题材上映了一系列优质电影,如《我和我的祖国》《建国大业》《决胜时刻》《厉害了,我的国》《攀登者》《中国机长》《夺冠》等。我们利用教学间隙或在课后第二课堂播放这些电影。通过播放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精神的电影,我们将学生带入自主创作的激情中,使他们结合创意思维的理论发挥想象力,进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爱国主题作品。
3.爱国主题的确立
在带入爱国情怀后的创作中,学生既要发挥创意的想象思维,又要结合爱国主题与中国元素确定较为适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学习到的创意思维方法综合运用到构思中,将爱国相关的主题元素进行合理的变化整合。此外,还要考虑作品整体的色彩关系、画面构图以及绘制技法等。在表现爱国主题的形式中,要突出创意亮点,创作出符合视觉审美和具有艺术意境的作品。在爱国元素的选择和使用上,要发挥独创性,扩展各种能为创作服务的形式语言,在元素的提取、归纳和使用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处理、形式加工甚至是变形与重组。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素材的艺术处理进行认真、反复的指导,指导学生在追求创新和个性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爱国主题的素材,要特别关注学生在国旗、国徽等固定标识方面的规范使用。这样才能使学生创作出既具有强烈艺术表现力,又能准确反映时代特征的创意作品。
立足爱国主题的“创意思维”课程在天津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已经探索了四年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图3的两件作品,是在2019年国庆节之后,结合举国上下喜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设置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题创作。学生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国庆70周年大阅兵,又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等宣传爱国精神的电影,产生了一种自主、忘我的创作激情。在创作中,学生们围绕数字“70”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意,所创作的作品都很有特色。这次课程不仅在学校官方网站进行了宣传报道,学生们此次课程上的作品还应邀参加了展览。在2020年10月的课程中,学生们根据亲身经历的新冠疫情全民抗疫,以及中国开启火星探测、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等重大事件,以“中国力量”为主题进行了创意思维的创作。他们创作出了形式多样的作品,不仅体现出了对“创意思维”课程的理解,还反映出了浓厚的爱国精神、爱国情怀。有的作品入选了由国家级期刊《中国校园文学》主办的2021年“光荣与梦想公益插画展”,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与好评。图4即是其中之一。
图3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创意
图4 入选“光荣与梦想公益插画展”的作品
在“创意思维”课程教学中融入爱国主题的创作,在锻炼学生创意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加明确了作品的主题方向与形式素材。课程教学与作品表现、课程思政与艺术创作紧密结合,既具有“课程思政”教育语境的特征,又符合创意思维的教学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强调创意的重点与难点,还要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的形式和素材,同时进行有效的筛选与把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爱国情怀的主题创作,使学生提升对中国发展的关注,加深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思考,自觉地从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与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具有新意与新时代特征的作品。
创意思维对于艺术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内容也在不断加强与丰富。这就要求在“创意思维”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理论讲授到课题创作都要更多地结合新的教育观念,在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结合爱国情操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探索更适合的方法。本文以“创意思维”课程为例,探究了立足爱国主题的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教学方法与成果等,旨在引导学生从中华文化精神与爱国情怀之中发现更新的创作源泉和理念,也希望给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探索经验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