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海华
摘 要: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培训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由此为民营教育培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然市场环境复杂多变,2019年教育培训行业普遍出现了经营困境,造成是企业盲目扩大规模,在资源和资金利用上缺乏统筹规划和预算,造成严峻的资金链断裂问题,要增强教育培训企业的竞争优势,降低经营风险,应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工具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立足于企业战略,通过分析企业市场环境和内部管理环境,作出科学的预测和和规划,可以提升教育培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本文主要以教育培训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教育培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探究
一、教育培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应用于教育培训机构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协调,以帮助企业达成经营目标,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明确目标,预算管理是对战略目标的量化和再分解,以量化的指标呈现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更为直观,且具有可衡量性,教育培训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战略目标为依托,将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岗位,形成具体的预算指标,细化预算责任,可以推动预算精准落实。教育培训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预算考核等环节,前期预算编制可以精确的预测各预算部门的资金需求,并进行预算平衡,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监督管控,可以及时发现预算执行情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及时纠偏,并结合实际对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统筹协调,预算编制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教育培训机构科学的编制预算,可以使各预算部门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与计划,认识到企业预算与部门、个人利益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在具体的预算工作中调动全员积极性和协调性,保障各部门运作一致。
资源配置,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在于其可以从质和量两方面进行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统筹兼顾,可以在考量培训企业的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發挥资金运作的最佳效益,保障培训教学、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有序协调开展,并实现收支平衡。
二、教育培训企业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发挥战略目标与预算目标的联动作用
战略目标是预算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基础,预算目标是战略目标的细化分解。教育培训企业应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财务、业务、人力资源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编制和执行预算经营计划,确保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统一性。在设置预算目标时,应联动战略目标,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可以结合教育培训企业近年的预算执行效果、业务投资收益、资金结转等要素,在综合评估分析行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总目标,以增强预算适应性。一旦外部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教育培训企业经营产生影响,则应在考虑长期经营计划的同时适当调整短期目标,将预算执行差异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预算执行严重脱离目标。
(一)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架构
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基础保障,教育培训企业应逐步建立预算委、预算办、监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明确权责分配标准和界限,以实现人员的最优化配置。可以在教育培训机构的总部设立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包括董事会、委员管理委员会,由其统筹负责总公司及子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同时可在教育培训企业的分公司设立预算办、财务处、监审办公室作为预算协调管理机构,通过优化预算管理组织架构,将各个分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纳入总公司预算管控之下,让分公司负责人参与到预算流程中,确保熟悉分公司运营情况的负责人可以优先获得预算审批,提升审批效率[2]。为了确保对分公司财务体系的监督和约束,分化财务处职能,可以在分公司增设监审办公室,另外再增加对分公司的复核环节,以确保行政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合理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提升编制科学性
预算编制方法选择是否合理影响编制效果。教育培训学习在编制预算时,可以打破传统的单一方法编制,将多种预算编制方法有机结合,如既可以采用滚动预算,又可以采取增量预算,两种预算编制方法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对于短期的基本开支可以采用增量法编制预算,而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项目,由于其一定具有的动态性,在预算编制时可以选择滚动预算法编制,教育培训企业对于长期复杂的项目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当调整本年度的预算时,下一预算年度也会相应更新。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不仅可以确保培训企业的资金高效运转,还可以统筹长期规划和短期效益[3]。企业要重视收支科目的设定,最后将科目的设置与预算报表一一对应,以提升会计报表和决算报表之间的联系性。教育培训机构应合理的确定预算编制时间,如滚动预算的编制年限,应以三年为准,内容方面除了要涵盖本年度的执行预算,战略指标之外,还应增加之后2年的编制计划。
(三)梳理和规范预算编制流程
在编制预算之前,培训企业应前确定预算大纲,这是基础工作,同时还要制定预算目标,再结合教育培训企业的战略计划和经营状况,界定预算的方向和关键点,以明确预算编制的重大投资项目,确保有的放矢,大纲确定好之后要层层下发。教育培训企业还应提升预算流程安排的合理性,定期将预算执行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与此同时要制定支出表和编制表,划分标准以月、季度、年为依据,在发现存在预算差异时,要及时分析是否超出风险范围,一旦确定存在预算超出风险,应及时编制内部报告,向主管部门汇报,经上级部门核实后预算差异进行相应调整。作为教育培训企业总公司,应由预算委做好不同时间段的报表审核工作,如对预算报表和实际报表进行审核,在此基础上对各分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并及时向分析评价结果反馈给各分公司,对预算把控不严,预算收支超限的分公司,应予以警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此外,优化预算编制程序也是提升教育培训企业编制精准性、合理性的关键。教育培训企业应在内部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健全的前提下,执行“两上两下、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程序,不再使用年度预算增减编制的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在预算编制审核过程中,对编制方案进行多次反复论证,也可聘请相关专家参与企业预算编制,并对预算编制的方案是否合理、规范、准确提出建议,在科学评估教育培训企业的项目预算金额标准和资金使用范围后,对企业的各类经费支出进行逐步分解细化,如在编制基本支出时,可以先估测计算,再通过绝对额控制法来设置支出定额,以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强化预算执行管控和监督
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企业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教育培训企业强化预算执行全过程管控,在各分公司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分公司的负责人要定期向向总公司预算委汇报执行进度情况,一旦发现预算执行偏离目标,要及时上报预算委进行调整。分公司的监审办要履行监督审查职能,及时发现分公司预算执行中存在的偏差,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教育培训企业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网,上引企业战略,下联企业收支,以财务处为核心,保障预算信息的通畅传递,以做到实时监控,并根据预算执行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实现新的收支平衡。作为教育培训企业,应转变传统的粗放型预算支出观念,树立“先预算、后支出”的新理念。在预算支出时,培训企业应执行严格的预算资金支出審批流程,加强对各项预算支出的审批管控,教育培训企业应采取通报制度,对于企业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要定期公示,做到全员了解预算执行,同时要审计预算执行是否符合规范,检验支出项目是否有必要,成本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以确保专款专用,防止挪用、占用等情况发生。教育培训企业可以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在公司划拨项目资金后,系统的预算模板定额功能启动,自动设置支出明细限额,在预算资金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超出限额的情况,系统直接进行报错提示,并且将资金申请驳回,以此保证预算资金合理有效使用。
(五)强化预算分析评价
教育培养企业应发挥预算分析的作用,及时纠偏整改,弥补预算缺陷。一方面,通过对比预算执行进度和预算资金使用进度,及时督促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部门,并要求其限期整改,确保与预算目标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教育培训企业应依据不同项目特性,设置相应的考核指标,如项目完成率指标、资金利用率指标等,对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此外,教育培训企业应发挥预算绩效考核功能,设置细化的考核指标,如预算编制是否准确合理、预算执行是否到位、预算监控是否有效、预算考核体系是否健全、绩效评价结果是否有效应用等,对教育培训企业的部门业绩和岗位绩效进行考核,以绩效考核增强预算管理的刚性约束,确保目标的达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培训企业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是对公办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连接高校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教育培训可以为各行业提供人才资源支持。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培养企业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管理模式改进,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在教育培训企业中应用仍略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预算管理响应度不高,预算编制方法单一、执行不力、考核无法发挥激励作用,教育培训企业应从问题出发,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优化预算编制方法,强化执行监督、规范预算绩效考核标准,以管理驱动效益和质量,为教育培训企业长效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何起刚. 新时期加强教育培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以C教育培训企业为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16).
[2]赵利贞. 对教育培训机构全面预算管理实施重难点及解决对策的分析[J]. 经营者, 2019, 033(018):34,38.
[3]张永兰.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探析——以教育行业为例[J]. 大众投资指南, 2019, No.344(2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