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兰芳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中的领导者,对于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班主任还要履行“教书育人”的使命,在学生的教育中落实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法至关重要,要选择合理的德育方法,开展幸福教育,让学生在获得幸福感的同时,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制定了幸福教育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幸福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策略
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小学生还处于学习认知和行为认知形成的基础时期,要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为学生营造幸福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校园中进行快乐的学习和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提高对幸福教育的重视,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融入幸福教育理念,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幸福感。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幸福教育的意义
幸福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幸福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是我国当前教育中所提倡的,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对学生教育上的影响,贯彻幸福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都说“德育育人,润物无声”,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维持班级中的秩序,还要做好本职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幸福感”是当前社会中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不断提高,但是生活在当代的年轻人获得的幸福感逐渐降低,是因为现阶段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要在学生的教育中进行幸福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感受学习的乐趣和生活的幸福。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幸福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念,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要通过德育教育,发挥班主任“教书育人”的职能,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确保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班主任减轻工作压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二、幸福教育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每个班主任需要制定的,以制度作为约束学生行为的准则,但是在传统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更加倾向于“硬性要求”原则,规定学生必须要按照管理原则中的条例进行,这样的制度不符合幸福教育的原则,因此教师需要基于幸福教育,制定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班级中学生特点,以德育教育工作为基础,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明白制度的重要性,使学生尽快的适应班级中的管理制度,这样在幸福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才会热爱生命、积极学习、健康成长,进而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开展德育教育中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观念是学生教育中的主要导向,因此班主任在教育中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将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并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因此在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一方面通过与学生间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放下对班主任的畏惧之心,敞开心扉,用真挚的情感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的温暖,体会学习的幸福感;另一方面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例如,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不要一味的进行批评,要站在德育教育的角度上,关爱学生,引导学生说明事情的经过,分析学生的犯错心理,帮助学生养成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的优良品格。
(三)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
在校园中,教室就像是学生的“家”,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班主任要用幸福教育理念为学生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在温馨的环境中有利于学生获得幸福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班级中设置温馨的标语,设计温馨的主题板报,让班级中充满幸福感和温馨感,同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在教学中多多渗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品格,这样学生在生活中也能贯彻德育精神,进一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幸福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指导
幸福感源于学生的情感,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这里提到的控制能力不仅仅指学习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情感上也是如此,容易将个人的喜怒直接的表现出来,高兴就笑,不高兴就哭,是最直接的情感表达。班主任要注重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指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样他们的言行才不会对其他学生造成直接影响。例如,在同学关系的处理上,由于小学生情感态度的直接性,难免会在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发生冲突,班主任要通過对学生的情感指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让学生明白在与同学的相处中,要保持平和的态度,学会关爱同学,真诚的对待同学,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进而收获珍贵的友谊,为学生留下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
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贯彻幸福教育理念,摒除应试教育对班主任管理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要确保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制定相关的管理计划,这样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才能进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