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有方 起步有法

2021-02-08 08:43徐超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陶笛旋律乐器

徐超

美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斯·莫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陶笛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埙的现代化演绎,在器乐进课堂的大背景下,将陶笛引入小学音乐课堂,可以丰富小乐器种类,帮助学生开拓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实践能力,感受乐器背后所蕴含的中华音乐历史文化。

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老师在2017年浙江省“器乐进课堂”培训中提到:“无论这件乐器是大是小,是贵还是便宜,但只要是艺术,就要追求品质。”陶笛教学的起步阶段至关重要,它几乎决定了学生此后对陶笛学习和演奏的“品质追求”。为此,笔者在实践中尝试通过三种策略,帮助学生在起步阶段打好基础,并激发和保持对陶笛演奏的兴趣。

一、建章立制,强化陶笛课堂常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课堂常规是顺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比如,在起步阶段的新鲜期,陶笛本身的吸引力超过了教师口令的指导力,经常教师还未说“开始”,零零散散的笛声便已在教室里“神出鬼没”,练习结束后,还会有人意犹未尽地再吹几个音。为此,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才能保证陶笛教学的效率,。

1.故事引入,让乐器形象庄重大气

12孔陶笛是潜水艇造型,然而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还会把它当作威力十足的“玩具手枪”。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要给学生留下“陶笛是高雅乐器”的最初印象。例如,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介绍陶笛的历史和传说,引导学生欣赏陶笛表演,如宗次郎演奏的《大黄河》等,当学生發现这么简单的乐器也能奏出如此辉煌的音乐,就会产生赞叹之情。教师也可以现场演奏一曲,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口令设计,让教学环节井然有序

学生在起步阶段最常见的不良习惯就是将陶笛随意地拿在手里玩,所以,第一课就要强调先将陶笛统一放在座位的某一侧,拿取和练习时都要听从教师口令。如教师发口令“小小陶笛”,学生回应“脖中挂”,然后拿起陶笛挂在脖子上,指法为全按,做好俯吹的姿势。练习完毕后,教师发出口令“小小乐器”,学生回应“休息啦”,接着统一把陶笛放回原处。在练习中,如果教师没有发出“演奏家准备”的指令,所有练习都采用“唱按”的形式,即嘴巴轻轻地哼唱旋律,手指根据旋律进行指法练习。恰当的口令可让学生练习的每一个步骤都井然有序,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3.同伴互助,让自主练习行之有效

同伴互助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非常适合入门阶段的陶笛自主练习。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学生自主练习时难以面面俱到,互助学习可以让同学之间互学、互教、互查、互补。起初,同伴互助可能会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不会合作。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互助。比如让小组中演奏比较娴熟的学生做“小老师”,并在阶段性评价中评选“优秀小老师”和“最勤奋学生”等。此外,还要教会学生怎样与同伴相互倾听、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学会发现别人演奏中的优点和问题。同伴互助使学生能够及时纠正问题,共同提高演奏能力。

二、循序渐进,夯实陶笛演奏技能

人音版音乐教材的主编吴斌说:“人的欣赏能力最强,其次是歌唱能力,最难的是器乐表现。”器乐表现既要有流畅的演奏,还需要情感和技巧的支撑,才能发挥乐器最大的特长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但是,一切技法都建立在基本吹奏方法之上。所以,陶笛起步阶段的教学需要多管齐下,巩固基本演奏技能,培养良好演奏习惯。

1.重视基本功练习

一是吹奏姿势。在起步教学阶段,吹奏陶笛的姿势十分重要。良好的姿势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演奏技巧,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挺胸、手指放松自然地按住音孔,强调气息的稳定和强弱的把握等。由于12孔AC陶笛的一些特定属性,必须采用府吹的方式,但是府吹不等于低头吹,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的演奏习惯时,要及时的纠正。

二是呼吸方法。演奏陶笛时的呼吸方法与平时的自然呼吸不同,需要采用腹式呼吸或胸腹呼吸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如何吹灭1米外的蜡烛:要尽力深深地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吹出来,而不是将肺部的气仅通过喉头简短地呼出。小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较弱,所以需要反复练习,在课堂中可以用“深深地闻一下花香”“感觉腹部像个皮球一样鼓足了气”等语言引导呼吸,使呼吸法的练习变得易懂且有趣。

三是运舌方式。吹奏陶笛需要通过灵活运舌来控制发音。比如,“吐”气发音法在用于高音区和低音区时,由于“吐”出的气流很强,一不小心就会把音吹破,这时就可以换成“嘟”式发音。采用“嘟”音演奏时,音色会更加悦耳,高音容易达到,气流声较小,声音听起来更加纯净。在练习时,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舌头的调性,要像装了一个弹簧一样,轻巧地跳跃起来,就能发出“嘟”音了。

2.尝试融入其它课型

一是歌唱教学。歌唱教学与陶笛教学可以相辅相成。在起步阶段,可以在教学中融入陶笛演奏,丰富学生对陶笛的感性认知,使学生产生并保持学习陶笛的热情。例如在教学歌曲《顽皮的杜鹃》时,杜鹃“咕咕”的叫声是“、6”,并且带有跳音记号。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陶笛进行自主模仿,形成“百鸟争鸣”的场面,然后再师生合作,教师演唱歌曲,学生用陶笛加入杜鹃的叫声。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叫声的力度、节奏等变化,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杜鹃宝宝、杜鹃妈妈、杜鹃爸爸等不同的形象。

二是欣赏教学。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的主题音乐,在常规教学中,主题音乐可通过唱、听、动等教学手段来加以巩固。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用演奏的方式,当然,由于入门阶段的学生演奏还很稚嫩,所以要选择恰当的作品主题。例如《乒乓变奏曲》就很适合用陶笛来表现,因为它的主题节奏明快,旋律跳跃。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接龙的形式,由于前两个小节的音符比较简单,易于吹奏,可以由学生演奏前两个小节,教师接后面两个小节。这样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能让学生既能领会音乐主题,也能感受到演奏的乐趣。

三是综合教学。综合教学包括阶段性的音乐会,班级、年段、校级等各类舞台表现以及创作等。在起步阶段,要给予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肯定他们的创作成果和演奏表现,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和演奏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简单的乐曲创编,并且进行现场表演。在期末音乐会上,要摒弃“一曲定音”的做法,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所长,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多管齐下,增加陶笛学习乐趣

任何一种乐器的学习和练习都要经过一个重复且相对枯燥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量的积累才会促成质的变化。小学生学习陶笛的课时十分有限,练习时间不固定,新鲜感难以维持。所以,起步阶段的教学要特别重视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拔苗助长”;要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对陶笛的兴趣;要在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上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1.巧用游戏教学

小学生更喜欢游戏。因此可以考虑把枯燥的陶笛练习巧妙地融于游戏活动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游戏教学的形式很多,比如在旋律演奏方面,可以采用“正反游戏”,由教师演奏正向旋律,学生反向行之;可以用“接龙游戏”,由教师演奏一部分旋律,学生接着演奏接下来的旋律,交替进行。在力度方面,则可以采用“回声游戏”,由教师演奏发出的声音(强),学生模仿回声(弱);或用“问答游戲”,教师演奏不带有任何音乐记号的旋律,学生的演奏则需要有音乐记号,比如跳音等。总之,游戏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具体开展时可以依据要演奏的乐曲进行灵活设计。

2.精选演奏曲目

在起步阶段的曲目选择方面,既要把握好难易程度,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取学生认为好听、悦耳且有强烈演奏意愿的曲子,这样才能通过成功的演奏使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可选的作品包括《玛丽有只小羔羊》《闪烁的小星星》《粉刷匠》《火车开啦》等完整的歌曲,还可以采用片段式的曲目,比如《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第一部分等。这些歌曲大部分都来自于人音版的音乐教材,其他的也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当然还可以创编一些短小的符合班级学情的练习曲作为补充。

3.感受合奏之美

多声部的演奏形式不仅能让音乐更具有层次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但是考虑到起步阶段学生的演奏能力有限,需要进行大量基础性的练习,所以在合奏时应尽量选用学生熟悉的歌曲。比如《闪烁的小星星》就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演奏。首先,可以在班级整体旋律演奏熟练的情况下进行卡农式的合作,在刚开始的演奏中,必须借助节拍器,帮助学生稳定速度和拍感;其次,在整体演奏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或进步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所演奏的曲子创编一个旋律简单平稳、节奏舒展的低声部,从而进行高低声部的合作,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演奏中。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陶笛起步阶段的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逐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要让每一个学习陶笛的学生都能真正爱上陶笛,感受到陶笛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陶笛旋律乐器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让陶笛打开民族艺术之门
新型陶笛和古埙有何不同?
给你的信
乐器
我的陶笛梦
7月,盛夏的旋律
乐器也疯狂
《故乡的原风景》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