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伯聪,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派潭中学体育高级教师。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理事、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州市增城区中小学体育教研会会长等职务。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新一轮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区级以上课题研究20多项,发表教学论文60多篇,并有5部学术专著(已出版)及1项国家专利。
[摘 要]具身认知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认知学习状态与一个人的心理体验、生理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具身认知理论,可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静态“感知思维式”的新的教学形态——“有身体的教学”。教师可从含义与特征、载体与形式、评价与策略三个维度建构教学理论体系,并将其用于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具身认知;课堂教学;特征;形式;策略
传统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多为“静态感知与思维”及“被动接受”的形态,即学生多在自己的固定座次上静态化地进行知识解读、想象、思考与质疑等类型的“脑力活动”,而鲜有需要四肢参与的动态化的“身体活动”[1]。为探寻多种有效教学模式,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突破上述课堂模式的固化认知藩篱,提出“有‘身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并从特征、形式与策略三个维度对此理念下的具体教学理论及实践体系做出建构。
一、含义与特征
“具身”中的“具”字为“具体、具象”之意,“身”为“身体力行”,因而“具身”则为“具体化、形象化、先做后悟与边做边学”之意[2]。因此,有“身体”的课堂教学可概述为:基于学生学习体验的基本心理过程而强调的一种以反观自我、躬身践行、情境感悟为特征的教学范式[3],强调让学生真正置身于双重实践情境内进行身体力行地探索和运用。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融入生活,体验文学的生命;在数学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亲身参与一个公式定理的动手实践和实验过程,或运用其解决生活实际情境内某一问题的过程;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让学生亲自投入社会,了解社会法则并运用社会法则等,而非只是基于板书、课本、试题进行的静态化的思维活动、想象活动与书写活动等。细致解析有“身体”的课堂教学,可将其基本特征概括梳理为以下三点。
一是具体性。依据教学目标,将“身体”活动路径具体化,使其外显可操作,而不只是单纯的实践指向。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为深化学生对于欧姆定律的认知、提升其对于欧姆定律的运用能力,可将“身体”活动具体化为:通过“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以及电流与电压及电阻之间的正、反比关系,考察此关系对于大多数导体的合理性、自主总结欧姆定律、运用欧姆定律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寻找生活中用到此知识的现象或情境[4]。
二是自我化。将学生放入其中,使其通过反观自己或自我反思,从而清晰审视自己现有的知识、认知和实践水平。如在上述围绕欧姆定律知识点的活动路径之外,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在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活动的同时,增加与其他学生进行合力协作的机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从而使实践活动更有价值和效果。
三是实践化。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身体力行地理解知识,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解构知识、运用知识。如在上述对于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过程中,可将这一情境设置为,通过上述学习路径,测量教室所挂霓虹灯两端的电压、电阻和电流。这样便不同于以往的试题解答,而是具有了真实可感的实物、实景,能够真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地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以往只是通过静态化的文字阅读和纸笔计算进行的知识学习和认知“栽植”。
二、载体与形式
依据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可将其学习类型分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规范学习三类,以分别解决“懂不懂”的问题、“会不会”的问题与“信不信”的问题[5]。
“懂不懂”的问题主要涉及知识的学习。有“身体”的课堂教学可通过实验、游戏、比赛、游览等活动来建构。如在数学学科领域内,通过按照不同标准分纽扣的实验操作来学习数学整理和分类知识;通过“棋盘格子”游戏来进行“有理数的乘方”或者“指数函数”的学习。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则通过“人文行读”,即观览实际的历史遗迹来进行文本解读;通过“送字回家”等游戏来进行识字学习。在历史学科教学领域内,通过博物馆游览等活动对革命精神进行解读等。在物、化、生教学领域内,通过实际的实验猜想、设计、操作、记录与验证等来进行对各学科中的定理、公式的深入解读等。
“会不会”的问题主要涉及技能学习,可通过合作互助、比赛、情境问题解决等活动来建构。如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可模仿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开展朗读活动,以促进学生对朗读技能的掌握,提升朗读能力;通过书法比赛促进学生对书法技巧的自主学习,提升书法水平。在英语学科领域内,通过对话情境参与、增加与英美人的对话机会等方式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技能的提升;通过合作互助型阅读活动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等。在地理学科领域内,通过读图比赛、观览实际地理景观等方式,促进学生读图技能及实物地理分析能力的提升,而不只是将学生的能力拘泥于试题解析之内。
“信不信”的问题以规范学习为代表,即对道德的学习。因为道德教育的复杂性,其最大难度在于:当学生对“应该……不应该……”的道德规则不相信的时候,任何教育都是徒劳无益的。这亦是“具身德育”成为一个德育流派、在道德教学中需要融入“身体”的原因。具体建构载体和形式可以是情境剧、故事会、开心农场、志愿者俱乐部等。“开心农场”是指引领学生在农场种植蔬菜、瓜果和花卉,此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一年四季的變化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还能够使其体验劳动的艰辛与父母的辛劳,亦贯穿渗透着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理财教育等[6]。“故事会”是通过学校故事、班级故事、师生故事等故事种类,创故事、说故事、演故事等故事展示方式,故事展、故事房、故事廊等故事呈示空间,从多角度、多侧面诠释师生校园生活,并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体验、反思和感悟,最终得到深刻化的德育认知。
总之,有“身体”的课堂教学之载体和形式具有多元性,但皆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道德的认同为目的,以学生躬身践行、身体力行的动态化活动为方式(方法),极大地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学习兴趣的提升以及学习成效的优化。
三、评价与策略
1.对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
有“身体”的课堂教学首先是对传统囿于静态脑力活动的教学模式的大胆突破,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身体资源,实现了教学课堂由“静态”向“动态”的转型跨越,从而为课堂教学形式创造了可能,将“课堂教学”话题的空间进行了大扩展。这种转型和跨越契合现代素质化教育灵活、开放的理念,契合素质教育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内的三维目标观的要求,契合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要求,契合学生愈趋灵活、开放的学习需求,亦适应现代多元多彩化的社会及教育环境,而为顺应教育规律的合理改变[7]。
2.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包括有“身体”的课堂教学在内的教学模式改革,其目的皆在于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目标。其先源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深,而后源于学生基于兴趣的对学习活动的自主、亲身、深入的参与。这便是有“身体”的课堂教学之特色,即强调学生躬身践行、身体力行地参与学习活动,也即使学生回归至知识得来的探索过程中,回归至将知识真正地运用于动态化生活实境的过程中,并进行亲自探索和体验,而不仅仅是对知识本身的解读和对其在试题问题解决中的运用。以便最终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源和去处,深化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提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此的学习成效和传统基于“静态脑力活动”的教学模式所能达成的学习成效相比较,显然是在“质”而非“量”的层面上有了区别。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及其个人成长
有“身体”的课堂教学不仅对于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合作能力、学科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皆有着显著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其在学生的视野升华、心胸和格局扩展及基于此的学生个人成长层面上亦具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此外,有“身體”的课堂教学理念及模式将在革新传统教学课堂的同时,亦致力于对被学生喜欢的教师的塑造、被学生喜欢的友情的营建、被学生喜欢的学科的打造、被学生喜欢的书籍的提供、被学生擅长的技能的培育[8]。因此,有“身体”的课堂教学当成为新时期能够调动学生身心活力、协调学生身心发展的新的课堂形态而被认可、被深究、被发展。
参考文献
[1]梁丰,李盼盼,彭虎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身体”的缺席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9(33):14-17.
[2]王倩雯,张伟平.试论课堂教学中的身体现象学[J].教学与管理,2017(12):15-17.
[3]鹿星南.论课堂教学中身体的缺失与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8(6):88-92.
[4]王辞晓.具身认知的理论落地:技术支持下的情境交互[J].电化教育研究,2018(7):20-26.
[5]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5(12):57-63.
[6]刘旭,简月英.学生身体的价值与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J].武陵学刊,2020(2):127-132.
[7]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4):104-114.
[8]邱伯聪,温海霞,叶志文.超越技能[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