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现实阻力和优化路径

2021-02-08 08:43高杰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高杰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的合力来推动其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家庭、社会是助力教育走向光明的“铁三角”,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三方合力推动。其中,“家校合作”更是大家熟知的高频词。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延伸。

一、家校合作的现实阻力

1.教育环境更复杂以及个人意识强化

当前,家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少地方还实质性地建立了“家长学校”,为解决家庭和学校中遇到的教育问题提供了帮助,也积累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但是,教育面临的问题更加多元、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在家长以及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认识水平、教育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家校共育工作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家校间的隔阂,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有序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2.媒体及相关平台推波助澜和过度渲染

近期,某短视频平台出现了一系列反映“家校共育”问题的视频。视频中,演员用相对夸张的表演来表现教师“颐指气使”的神态,扮演家长的演员则以其“机智”的应答来回应,并由此开始了对教师、对学校乃至对整个教育的“怼”。这类视频往往由团队按照某个设定好的剧本“表演”,理论上,很多人都知道这只是表演,但是透过留言发现,这类视频似乎能引起很多观看者的“共鸣”。比如,很多留言都表达了“说得太好了,简直就是我们的心声”“真该让现在的老师看一看”等观点。一些看到短视频的教育工作者留言为教师群体“辩护”,但是声音极其微弱,甚至招致了“网络暴力”。此外,现实中关于学校、教师的各类举报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在遇到与学校、教师交流沟通的问题时,动辄就说出“我要向教育局举报”“我要打市长热线”“我要上网曝光”等言论。加上一些自媒体的“煽风点火”,一些原本属于教育的“小问题”,在不断的转发中夹杂了很多个人情绪,最终演变为社会的“大问题”。

3.责任的无视和过度重视的两个极端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在责任心这个问题上,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下两种不可取的“极端”。

一是关心不足,浮于表面。有的家长奉行“孩子送到学校,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事”的观念,对教师和学校提出的协同教育的要求置若罔闻(家庭情况特殊或者“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除外),在家校合作中表现为“沉默”和“静音”。有的教师将本该自身承担的责任向家庭和家长转移,出现了通过家校联系群直接向家长布置作业,甚至要求家长替学生改作业、进行课业辅导(这并非普遍现象,但其对家校合作的破坏力很大,网络上体现的家长对学校、教师的“不满”多与此有关)。

二是关心过度,太过操心。关心过度主要表现为少数家长对学校管理工作干预过多,小到学生座位、就餐等问题,大到学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问题。这种“介入式”的参与,導致学校和教师不得不以“防御的姿态”进行应对,而影响了合作共育。

二、家校合作现实阻力的成因分析

无论是短视频因为点赞和留言数量多而成为“热门”,还是现实中举报、曝光事件的增多,都反映出家校沟通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既有显性原因,又有隐性原因。

1.显性原因

一是有效沟通的缺失。哲学家休谟问学生:“怎样才能除去田野里的杂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如可以用铲子铲、用火烧,甚至是撒上石灰。休谟说:“杂草的生命力很强,这些办法都不能把杂草彻底清除干净。要想除掉杂草,最好的办法是种上庄稼。”同理,学校和家庭之间,如果没有“庄稼”,就容易滋生“杂草”。如今的家校联系更多地依赖信息技术,比如家校联系的各类QQ群、微信群。除了定期召开的家长会,家长到学校亲耳听、亲眼看、亲身感受的机会不多。而单纯依靠文字或者语音,可能会因为语境或者双方理解的偏差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二是各自立场的不同。家校合作的本质是合作,而合作要有一致的目标、统一的认识和规范、相互信赖的合作气氛以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此外,合作的前提应该是平等,但目前的家校关系却表现出一些不对等的状况。随着教育成本的逐渐增加、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由此,也更容易放大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或者是班级授课制模式下不得不面对的一些常规问题,比如座位编排、班干部设定、课堂提问次数等。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而在教师看来,班级是一个由几十个孩子组成的集体,每个孩子都很重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要考虑班级大多数人的意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保证集体利益的最大化上,而这势必导致学生个体的期望值与实际面临的境况存在差距。家长和教师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遇到的问题,很难达成共识。

2.隐性原因

一是教育理念的更新。目前,家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日益多元。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家长对教师格外尊敬。很多人将孩子送到学校后,要求教师对孩子“再严厉一点”,甚至有“不听话就打”的要求,对学校表现出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但从科学的家校关系角度看,家长的这类严格要求不一定是合理的,也容易给教师职业带来负面效应。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胎儿期就开始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理念不断调整,并于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基本成型。家长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也希望在共同的育人目标上与学校和教师保持一致。然而,由于学校和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独特而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其教育理念及方式并不总是符合家长的期待,那么彼此间就会因为意见不同而出现互相的角色排斥。

二是焦虑情绪的传递。每个人都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责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家长和教师,有各自的职业、工作,每天都需要处理各类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每天除了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处理不少繁杂的事务,工作负担比较重,难免会产生焦虑情绪。而家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难免会产生各种情绪。如果家长觉得教师的要求过于严苛,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存在困难,那么就会更难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如焦虑),以致出现“踢猫效应”,使自己身边的人受到伤害。

三、家校合作的优化路径

1.增强家庭和学校间的认同感

一是在理念上彼此认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和教师也都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家庭和学校要相向而行,必要时还要做好交流互动,以增强教育的合力和凝聚力。

二是在情感上彼此認同。家长与教师联系的中间纽带是学生,二者都带着感情去陪伴学生成长。而在具体的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可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学生的责任心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能力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意味着家长和教师有“换位思考”的情感基础。因此,双方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推己及人”中产生更多的体谅和理解。

三是在方式方法上彼此认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特别是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在家庭环境的教育方法和教师在学校环境的教育方法必然存在差异。在此前提下,家长和教师都要认识到教育方法与环境的关联性,认同彼此的教育方式方法,并为对方的教育做好补充,在合作中增强学生的家庭归属感和学校归属感。

2.把握家庭和学校间的界限

家校合作,首先是一种“跨界行动”。既然是跨界,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要守好界限,这也意味着,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边界意识”。教师要做好教师该做的事情,家长要做好家长该做的事情。

在倡导“开放办学”的当下,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学校治理能力的应然要求。但是,参与管理的前提必须是以学生成长作为目标,要防止出现以参与管理为名,影响班级和学校正常运转的现象。学校在“开门办学”的同时,要守好自身运转的底线,既要积极采纳合理的建议,也要勇于拒绝不合理的建议甚至是无理的要求,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建设,形成良性的建议路径和方式,确保办学的主体地位。家长也要厘清责任的边界,将学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视学校和教师为“亲密伙伴”,适当放手让专业的人(学校教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做好专业的事情。

3.完善家校合作的载体与内容

家校合作,既是路径,也是目标。在学生这个“联结”的牵动下,学校首先要建设并完善相应的家校合作载体,并且要追求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家校合作内容。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家校联系显得更加方便、快捷,但传统的“家访”仍然有着无可取代的优势,比如有助于教师真正走进学生的家庭,更深刻地了解学生,推动解决很多家校之间的问题。其次,学校要建好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自身的资源,将家长的问题交给家长去解决。同时,要以家长委员会为媒介,深化家校共商机制,让家校“对话”成为常态,以减少家校间的隔阂和误解。最后,学校要常态开展“家长进学校、进课堂、进食堂”等活动,让更多的家长可以直接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除了做好上述工作外,学校也要做好家庭教育导师的培育工作,建好区域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需要的新家长、好家长。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