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2021-02-08 03:39何艳祝晓光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氛围机会合作学习

何艳 祝晓光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方式的特征就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合作学习既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 目标 机会 方法 氛围

学生学会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前提。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为他们今后的合作学习、合作共事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在低年级教学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及体会:

一、确定目标,正确引导

首先要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很自然地会产生实现目标的动力。当然目标要难易适度,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认识水平,以大部分学生能接受为宜,还要注意目标的系统性,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帆风顺,应注意目标的周全性。不可预见的事情一旦发生,目标也要随机应变。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问题的分析往往受到局限。教师要避免走两个极端:或是大撒手,不管不问;或是情绪急躁,以自己的分析取代了学生。教师要时刻关注,循循善诱,正确引导,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二、把握机会,肯定成绩

“只有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多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合作学习中发展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努力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探索和验证数学规律和性质;数学活动中的测量、实验、游戏;数学学习中的预习、复习和练习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教师要充分利用孩子好奇心强、求胜心切的性格特点,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如阐述自己的见解、看法,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技巧,展示自己的各种才艺。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下次制定目标的参考;另一方面,教师应注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认识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还比较低,作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给予指点帮助的同时,给学生宽松的思考时间,使学生能全面分析,做出较为完整的判断。教师切忌急躁,未及学生思考,老师就代为拿出了结论,甚至出现过急行为,如认为孩子“笨”“蠢”等,抑制孩子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准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四个层次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层:分一分。让同学们在小组内把10根小棒分别按每人2根、3根、4根、5根、6根分给同学,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先指导操作,后自主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得借助于操作活动。)

第二层:说一说。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比较,突出了“剩余”这个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第三层:写一写。引导学生根据其中分得的有剩余的过程和结果写出除法算式,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1)观察表一,说出算式并计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表二,说出算式并计算,10÷3=3(人)……1(根)

(3)认识余数。

(4)观察比较,10÷5=2(根)10÷3=3(人)……1(根),引導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分。

第四层:试一试。让学生把其他几种分得有剩余的情况试着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独立在书上填一填,反馈交流后概括提炼:什么情况下平均分得的结果可以用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在这块的新知探究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操作的时间,真正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去交流,注意到由扶到放,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建立余数的概念,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三、多种方法并举,培养孩子合作的积极性

为了问题的解决、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合作方法,不能一刀切。通常可采用教导学生先个人自学,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判断;第二,同桌、左邻右舍交换意见,取长补短,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做进一步完善,重新分析和判断;第三,在此基础上把自己的见解拿到小组会上进行讨论,大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虚心接受别人的正确主张,进行科学分析判断,形成比较科学的结论;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拿到全班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达到预期教学目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知识不如教给方法;扶着走路不如给以拐杖。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合作方法,也是学生乐意合作的重要条件。

四、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教师不但应该是一个教学高手,还应该是一个课堂教育的高级管理员、指导员,要努力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不是被动地应付老师。被动地应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实现思维的高速运转,只有在轻松、愉快、没有巨大精神压力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大胆地想,不遮不拦地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老师诚恳而亲切的指导下加上老师和蔼的态度,学生才会做出比较准确完整的判断。所以,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学生具备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宽松的思考时间,当然还要给孩子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指导学生运用切合实际的合作方法。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合作能力就会逐步增强。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的课堂将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 S.沙伦著,王坦 高艳译.合作学习论

【2】 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

猜你喜欢
氛围机会合作学习
没机会下手
成长的机会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