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 徐月利 白振南 陈振广
关键词:内科病,通腑法,中医药疗法
通腑法亦即“下法”,是中医祛邪治则之一。早在《内经·素问》一书中已有记载,如“中满者,泻之于内”“盛者泻之”“留者攻之”。医圣张仲景就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创制了寒下的“大承气汤”、温下的“大黄附子汤”、峻泻的“白散”“十枣汤”和润下的“密煎导”以及下法与清热法并用的“大黄黄连泻心汤”和下法与活血化瘀法并用的“抵当汤”等经方凡36首之多,至今无论中西医均广泛用之于外感时病与各科杂病之治疗,有无可替代之卓效,其作用以单味药大黄及承气汤类方尤为突出,在临床上发挥着重大作用[1]。在内科病症抢救过程中,由于其病因病机各异,抢救期间极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可出现大便干结或便溏粘滞不爽、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厌食、舌苔厚腻等症。据笔者之临证经验,可在治疗原发病之基础上,应用通腑法以荡涤“中满里实”之邪热,常收“釜底抽薪,治病求本”之捷效,可使病情迅即缓解,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有感于此,诚与同仁分享,以冀造福众患。现将笔者以通腑法在内科病之临床应用体会略述如下,以正同仁,不吝指教。
1.病例
1.1 急性肺炎
肺炎多属风温范畴。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壅肺,既可灼伤肺络,又可移热于大肠,致使肠热津伤,燥屎内结,腑实气壅,浊气上逆而增喘满。采用通腑法以“釜底抽薪”使肺气得以肃降,则喘息自止。如王某,女,36岁。寒战发热,右胸痛,咳吐铁锈色黄稠痰4天,口渴喜饮,溲黄赤,便结3日未行。查体温39.5℃,呼吸喘促,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白细胞计数20.0*109/L,嗜中性粒细胞比率90%,胸片示右下肺片状密度增高阴影。诊为大叶性肺炎。证属痰热阻肺,腑有热结。治宜通腑泻热,肃肺平喘。拟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减:麻黄 杏仁 桔梗各10克 瓜蒌25克 石膏 60克 金银花 连翘各30克 元参25克 甘草10克 大黄(后下)15克 水煎服。药后日解褐色稀水便3次,2剂后即热退脉静,呼吸平稳,咳减痰少,胸痛消失。腑气虽通,但痰热未尽,前方减大黄量为6克,加黄芩10克,继服5剂后胸肺透视正常。
1.2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肝细胞充血、肿胀、坏死、汇管区间隙细胞浸润、水肿及不同程度的胆汁淤积,甚至形成胆栓,导致胆红质的潴留。泻下通腑乃中医历来公认治疗阳黄、急黄行之有效之大法,而以大黄为首选,以其苦寒之性,沉降下行,能清热泻火、通下退黄、凉血解毒、化瘀止血,可作用于重症肝炎之多个病理环节,故其应用指征不仅在于有无腑实便秘,举凡湿、热、火、瘀诸类邪毒壅盛者皆可用之。由于大黄有抗病毒、利胆、消炎之功而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都有一定的疗效。一般常用方为茵陈蒿汤、大黄硝石汤及柴胡茵陈蒿汤等,取方中大黄之通腑作用。在一些重症肝炎,特别是在病情进展期,病人全身急骤发黄,发热,腹胀,呕恶不食,二便不利,肝功能显著损害,药后即可获二便通利量多,病情好转。如陈某,男,56岁。全身重度黄染,发热,肝区不适,腹胀,恶心,纳呆,乏力,溲红赤而少,便秘4日未解,脉弦数,舌绛苔黄厚而腻。治以通腑泻热,凉血解毒,逐瘀退黄。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克 萹蓄30克 生栀子10克 郁金12克 虎杖30克 赤芍15克 白茅根30克 大黄(后下)25克 水煎服。并用肝太乐及维生素等保肝药物治疗3天,大便黄褐而稀日4次,尿量增多,随之热退,腹胀减,食知味,精神好转。原方进退继续服用月余,随访前症未见发作,体质亦见恢复,无其他不适。说明通腑泻毒能迅即控制病情之发展。
1.3 急性细菌性痢疾
大黃能抑制痢疾杆菌而常用于治疗痢疾。本病证属大肠湿热者居多,据“通因通用”“痢无补法”之论点,宜通腑为治。一般常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以荡涤积滞,使细菌及其毒素迅即排出体外。如刘某,男,26岁。昼夜大便一、二十次,兼夹脓血,小腹急痛,里急后重,痛苦异常。拟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黄连6克 黄芩12克 木香10克 生白芍30克 甘草10克 大黄(后下)15克 服1剂,即排便爽快,便数大减。守前方连服3剂而愈。
1.4 乙型病毒性脑膜炎
乙脑一病属暑温范畴,三焦热炽、阳明腑实、邪陷心包,常需通腑泄浊。此病属热极生风,热为本,风为标,宜泻热息风,阳明为十二经脉之海,“六经实热,总清阳明”,往往用下法后腑通热退神清痉止,病情趋于好转,从而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如安某,女,8岁。以高热头痛、抽风、昏迷而住院,体温40℃,便秘。查颈项强直,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均阳性,脉滑数,舌绛苔黄厚起刺。诊为乙型脑炎。经吸氧、输液并用安宫牛黄丸鼻饲2天未效。后加枳实18克 大黄(后下)15克 芒硝(冲服)6克 煎汤送服安宫牛黄丸1丸,排褐色稀便甚多,热臭熏人,日解3次,次日体温降至38.5℃,诸症好转。减芒硝继服4天,大便畅行,舌脉证日趋正常而痊愈出院,无明显后遗症。
1.5 心系疾病
心系疾病包括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常见之老年病。通腑法适宜于长期过量进食膏粱肥腻,热结于内,除具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外,均兼有不同程度的头眩目赤,烦躁不安,腹胀不适,大便干结难解或黏滞不爽等腑实证。用下法能通腑泄浊,推陈致新,调理气血,畅达气机,增进食欲。尤其对病情较重或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腑护脏以阻断其病理环节,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如梅某,男,42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经吸氧、输液等抢救措施,3日后脱险。但“心衰”经西医常规处理数日效不著。仍表现气喘,心悸,端坐呼吸,咳痰量多色黄,动则汗出喘甚,头晕,心胸烦闷,彻夜不眠,腹胀、纳呆、口干、溲黄少,便结7日未解。查其唇甲紫绀,颈静脉充盈,肝大,腹满拒按,两下肢肿甚,按之如泥,舌红紫而胖大有齿印,舌中苔黄厚而干裂,脉数按之无力。证属脏病(心气阴两虚)及腑(阳明腑实),血瘀痰阻。治宜通腑护脏,散瘀化痰。予承气生脉汤加减:黄芪30克 玉竹20克 党参15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10克 枳实15克 葶苈子30克 白茅根 30克 丹参15克 赤芍15克 地黄30克 元参25克 厚朴15克 大黄(后下)15克 芒硝6克(冲服)水煎服。药后6h许下燥屎夹褐色稀便1便盆,热臭灼肛,大便下后而小便渐利,尿量增多,当日量约600ml,气通壅除,腹胀顿减,面目水肿渐消,咳喘随之而缓,即能间断高枕卧位入睡,诸症随即大为减轻,上方去芒硝继服。后以原方随证加减,服用1月余,诸恙悉退,病情逐日好转直至出院。此“难治性”心衰之“病”而有腑实之“证”,以“通腑护脏”为法而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
1.6 脑溢血
脑溢血后,除心血管、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出现障碍,消化系统同样会紊乱。张洁古“三化汤”首次在“中风”应用该法,“中风外有六经至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症汗之;内便溺之阻格,予以三化汤下之。”后各家论述强调了平肝潜阳、滋阴息风、涤痰开窍,对下法重视度不足。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通腑法可减轻颅内压,改善脑水肿,对于中风者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王某,女,76岁,由于过度劳累突感头部剧痛,伴呕吐、恶心,送院急诊治疗。神经科会诊后确诊为脑溢血,入院一周持续高热,T为38-39℃,神志昏迷,痰液壅阻气道后行气管切开,邀中医会诊,患者昏迷且痰液间声漉,面红耳赤,腑气不通,舌质红,舌苔黄腻而厚,脉弦有力。中医指出“内风之气,多从热化”,即风从火出,病邪鸱张,正气尚未衰退,予以涤痰通腑之法。但治其热,风即自消,遂取三化合三甲复脉施治:牡蛎30克 炙鳖甲30克 丹参30克 石菖蒲15克 茯苓15克 炙龟板15克 天竺黄12克 制南星12克 枳壳10克 远志6克 甘草6克 大黄15克(后下) 芒硝10克(分沖) 2剂。云南白药2克,分四次鼻饲。上方服用1剂后,患者解酱色热臭稀便一盆之多,次日体温随降,神志渐清。二诊时呼吸节律均匀,舌苔厚腻渐化,脉象缓和。上方去大黄、芒硝,加瓜蒌30克、玄参15克,服用2剂后,诸症悉减,继用原方进退调治1周后,日渐好转。可见通腑法用治中风一病,最宜于闭证与热证,同时配合涤痰开窍、祛瘀止血、滋阴息风之法,方可获取满意之疗效。
2.体会
《内经·五脏别论》言:“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保持六腑之畅通状态符合其生理特点,也是机体健康之基础。《内经》认为“下法”之适应范围是“中满里实”、热病“其满三日”入里、血瘀等证。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内之实质病邪,使滞留在肠胃内之燥屎、实热、宿食、冷积、瘀血、痰结、水饮等病理产物排出体外,从而使病证得以消除或缓解。其泻热通下、解毒通下、逐水通下、祛湿通下、消积通下、活血通下等功效之方剂可为代表。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吴鞠通等医家善用“下法”[2]。二者在吴又可“温病下不厌早”之基础上,创立了“急下存阴”“增水行舟”等治疗温病之大法,进一步扩大了“下法”之临床应用范围。但凡燥屎内结,腑气不通之各科急慢性病证,皆可通腑泄浊为法,亦即“釜底抽薪”之义,用之得当,常达“邪去正安”“柳暗花明”之效[3]。其作用以单味药大黄及承气汤类方表现尤突出。
大黄,其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具悍利之性,拥“将军”之美称,既走气分,又入血分,沉降下行,通利二便,攻逐力强,泻热荡实,凉血解毒,化瘀止血,利胆退黄,推陈致新,安和五脏,有“将军除暴安良”之功。其成分主要含蒽醌衍生物。药理学研究示:大黄产生泻下作用之有效成分乃蒽醌甙,其泻下作用有二:一是通过抑制钠钾离子从肠腔转运至细胞,使水分滞留在肠腔而促进排便;一是通过刺激大肠,增加其推进性蠕动而促进排便,作用较缓和,药后6小时左右排出软泥状粪便或粥状稀便,一般缓下一次后即止。其泻下之特点是不妨碍小肠对营养物质之吸收,能排出、防止吸收细菌及肠道毒素,有减轻内毒素血症之作用,从而减轻心脑肝肾等重要器官组织之损害,并可减轻消化道和中枢神经系统之症状,对遏止病变进展,促进病变之恢复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可达到“恶秽一去,邪毒从此而清,证脉从此而退”之目的[4]。大黄清热解毒之功居群药之首,亦与其抗菌抗病毒作用有关。实验证明,大黄对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淋病双球菌、真菌及流感病毒等均具有不同程度之抑制作用,并有抗病原、消除炎症反应、降低高氮质血症及增强细胞免疫作用,体现出大黄之清热凉血解毒功效;大黄具有保肝利胆、利尿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等作用,增强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道血液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腹膜吸收,加强血液凝固,对消化道出血有止血作用,能升高血小板,改善微循环,缓解残余肾高凝状态,纠正贫血,延缓慢性肾衰竭之进展以及抗肿瘤等作用,体现出大黄之逐瘀生新功效[5]。这是“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之实验依据,也是通腑法治疗多种疾病屡获良效之道理所在。
笔者临证擅用大黄攻邪扶正,积验有年,体悟颇深,浅见有三。
(1)重用大黄,荡邪安正,力挽危局
大黄,乃中医“下法”中之主将,攻下剂之主药。考《神农本草经》言其性味及功用为:“味苦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此说明在汉代已对大黄有充分之认识,故《汤液本草》亦载:“大黄,阴中之阴药,泄满,推陈致新,去陈垢而安五脏,谓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无异,所以有将军之名。”可谓大黄之知音。大黄乃一霸药,荡实涤热,急下存正,用之得当,有“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之功。真懂大黄,断不会以其为峻泻而畏之,能神用之者,方为真中医。大黄实乃荡涤之“将军”,具悍利之性,可单刀直入,无坚不摧,斩关夺隘,将腑内污垢邪毒,一荡而尽。无论“邪实”与“正虚”之孰轻孰重,“有是证则用是方”“急则治其标”,不必为“正虚”所囿,应放胆投之。危急关头,生死一线,若能重用大黄,方显急下存正之关键。临床常以大黄开路,配合枳实、厚朴等行气之品,药后矢气一转,大便通解,腹胀旋消,诸症随减[6]。前人虽有“千寒易解,一热难除”之喻,但遇各种急慢性发热病证,久羁不退,当谨守“热”“瘀”“浊”“闭”之病机,无论有无大便不通,均可在相应之方剂中配用大黄,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使热毒从下而解,可获事半功倍之效。但“亦要验之于舌,或黄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黄色,或老黄色,或中有断纹,皆当下之。”且无论苔之厚薄,只要舌中苔黄而干为有热象,或下后邪热宿垢未尽,即可放胆用之,“可谓万无一失”,惟酌情增损大黄之量而已。但凡辨病、辨位、辨证明确,用之果断,稳、准、狠、快,可收“釜底抽薪,治病求本”之捷效,往往可使急危重症患者顿起沉疴,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2)以通为补,推陈致新,却病延年
著名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自成攻邪一派,是“攻邪派”与“攻邪”理论之鼻祖,擅长攻下,主张“以祛邪为主,邪去正自安”,清代名医翟玉华认为,下法是“去其所害,而气血自生,借攻为补”,说明大黄之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通之一面,又有补之一面,可奏“有故无殒”之效。大黄为推陈出新、间接扶正之有效药物,是攻坚祛邪之上品,寓补于攻之良药,既走气分又入血分,一药多用,适用广泛,切勿局限于承气汤系列治疗阳明腑实证范围,否则会重蹈“大黄救命无功”之憾。可以说掌握和用好大黄乃中医之基本功。在当今营养过剩之年代,大黄是一把利器,既通便又泄浊,为祛邪扶正之不二选择。在气、血、阴、阳、脏腑各类虚证中,只要具备腹胀、便秘、肠中有宿便者,均可配用或单用大黄,而年老体虚者常服大黄,可却病延年。如便秘一病,虽不危及生命,但可引起或加重某些病证,加速肌体衰老,因人之大肠中寄居大量细菌,其所产生之大量毒素,经肠壁细胞吸收,可导致慢性中毒,从而引起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肝、血管等病变,直至肌体衰老和死亡。故大便之畅通无疑可减少大肠中有毒产物之蓄积与吸收,减缓肌体衰老[7]。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大黄之药理作用已超越了传统之功用,其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不仅在急危重症之诊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在治疗虚证方面正显示着威力,是一味具有广阔前景之重要药物。虽有“久病多虚”之论,但宜首重辨证论治,切莫乱投补益之剂,否则补其有余,实其所实,往往犯“虚虚实实”之戒。医圣张仲景善用大黄?虫丸治血痹虚劳,《医方考》用百劳丸(主药大黄)治疗劳瘵积滞,均为大黄治疗虚证之先例[8]。盖大黄有荡涤瘀浊、畅达气机、推陈致新、安和五脏、以通为补之功,老年人可坚持经常服用大黄,令大便通调,痰脂减少,秽浊下泄,气血流通,药后自感肚腹轻松,纳谷觉馨,精神振奋,从而增强体质,降脂减肥,延缓衰老。特别对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心衰、肾衰及肥胖症患者,大便不畅,更为适用,既可通腑泄浊,活血化瘀,又有降压、降糖、降脂等作用[9]。大黄目前为治急、慢性肾衰竭之圣药,针对“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病机特点,以大黄逐瘀生新、泄浊排毒,既可“内服”通利肾络以泄其内蕴之“溺毒”,使邪有出路,又可“灌肠”通腑泻浊以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可将瘀浊溺毒及时由二便排出,从而减轻健存肾单位之负荷,改善肾功能。但在临床中,常见以体弱气虚为由,对老年人及诸多慢性病证忌用大黄之类苦寒泻下药物,却忽略了“六腑以通为补”之原则,正如前人所谓“寓通于补,方为圣补”,诚乃经验之谈[10]。
(3)妙用大黄,寓通于补,进退有度
临证活用大黄,不囿于常,善用之机巧在于把握方法。大黄之用,巧在用量,妙在炮制,贵在配伍[11]。若悟透大黄用药之理,用之得法,可谓善将取才,胜人一筹。大黄可分生、制、酒洗、炭药四种:生药味苦性寒,以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力专,多用于热积便秘和热毒壅盛之证;制药味苦,性寒偏平和,泻下力逊,清热化湿力胜,多用于湿热内阻之候;酒洗药味苦微辛,性寒稍平和,以活血行瘀力强,多用于瘀血证;炭药味苦微涩,性寒偏平,以和血止血力强,多用于出血证。虽大黄之加工不同,量效有异,但贵在灵活掌握。通常在相应处方内加大黄1~3克,起疏通经络、活血利滞、健胃助消化、排除瘀积、催化药物等多种作用,目的为推陈致新,并非专为涤肠、扫荡宿积粪便[12]。论投与标准,当随其年龄、体重、强弱而变,不分男女(孕妇忌用),可任攻下者,以药后排便“快利”为度,但腑实热结者例外。古有“要想长生,肠中长清”之说。取一味大黄研粉泛丸,名独圣丸,每次3克,日2服,可作保健药,有降脂、减肥之效。大黄酒制,九蒸九阴干,研细末,水泛小丸,名清宁丸,每服3~6克,每日1~2次,治肝胃火盛之习惯性便秘。也可每次3克,早晚分服,以减肥养生保健,历经实践验证,十足珍贵。大黄重用轻用则效用不同,如0.5~1克引经,2~3克化食,3~6克轻泻,10~15克泻下。小剂量引药入肾,中剂量逐瘀泄浊,大剂量急下通腑,其最高量在30克左右,以腑通为度。首服应从小剂量2~3克开始,再按耐受情况逐渐调整剂量,若致泻不明显可与消导、理气之属配合应用。大黄能攻善守,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量大则泻,量小则敛,生大黄泻峻,熟大黄次之,酒大黄又次之。大约生大黄通便之作用产生在4~6小时,熟大黄在6~8小时,酒大黄在8小时以上。便前部分病人出现腹痛,便后则自行缓解,不必作特殊处理,腹痛较甚者,可配合白芍30克、甘草10克同煎以解之。脾胃弱者,宜饭后服,伍以山药可缓大黄碍胃之弊。服后其汗液和尿液均可发黄,属正常现象。大黄可与诸药同煎30~35分钟,不必“后下”,后下不但通便力量较弱,且清热解毒之力亦差。肾功能不全,用生大黄降浊时,应保持大便日2~3次为宜。另外,使用大黄亦应注意其禁忌症,如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不用或慎用,如大黄之泻下成分尚能进入乳汁之中,引起婴儿腹泻,故对大黄亦“不可忽而轻用。”
参考文献:
[1]徐晴, 王宇凰, 郑蓉,等. 益肾泄浊通腑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总结[J]. 医药界, 2020,18(5):22-23.
[2]刘锋. 卢云教授运用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胰腺炎验案举隅[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3):1.
[3]修春英, 林贻照, 曾屹生,等. 行滞通腑法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30例[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 31(06):30-32.
[4]李泽虹,赵建更.通腑法在外科急腹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1):275+278.
[5]杨洁,韦绪性,李冀南.通腑法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7):40-43.
[6]韓文倩,臧运华.通腑法治疗神经科疾病现状[J].现代养生,2019(02):37-38.
[7]姜小刚,任凤梧,曹蕊,蒋晓野.通腑降气法治疗心系疾病验案4则[J].江苏中医药,2020,52(09):56-57.
[8]刘超, 王银平, 朱小亮,等. 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0(20):5.
[9]李昊天,谢晶日,孙志文.谢晶日以开郁通腑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08):719-722.
[10]刘锋.卢云教授运用通腑泻热法治疗急性胰腺炎验案举隅[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3):18.
[11]杨恩权, 李瑞. 李瑞教授运用通腑法针刺治疗面部疾病举隅[J]. 中医临床研究, 2019, 11(25):3.
[12]张溪,张伟,孙燕等.岭南甄氏益气清热通腑法联合针刺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05):81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