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其中,在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条目中提到,小学低年级要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小学高年级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中国传统艺术种类繁多,但平日生活在城市中的小学生接触较少,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感,且传统艺术形式使用的天然材料在现代城市中很难找到。在多年基层美术教学中的我发现,太空泥、纸黏土等可塑材料因为价格便宜、色彩丰富、容易掌握的特点,深受小学生喜爱。如果传统艺术能够在进行现代化、儿童化“解读”的基础上,以彩泥为替代材料,结合现代审美开发美术课程,一定能起到很好的融合作用,从而“焕活”传统艺术。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食”“衣”“节气”“戏”“器”“乡”“住”等文化,感受其中蕴含的形式、色彩、造型、韵律以及工匠精神。
(2)学生能够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以适合的色彩搭配、多种泥塑技法,结合彩泥等现代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图像识读,引导学生感受传统艺术的造型、色彩和纹饰,带领学生对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进行探究,启发学生理解传统艺术中所包含的人文情结。通过运用以彩泥为主的现代综合材料对传统艺术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学以致用”的设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理解”“焕活”传统艺术的系列活动,能增强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自觉传承传统艺术的意识。
根据对人美版美术教材中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题实施的反馈,综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从“食”“衣”“节气”“戏”“器”“乡”“住”七个主题开发课程内容(表1)。形式从平面、半立體到立体,以彩泥为主,辅以生活中易找到的废旧材料,将传统艺术的形式与内涵结合现代审美,制作生活实用品。
1.校内教学活动
本课程可以通过校内美术社团或选修课实施,在课程开发者所在的学校,针对三至五年级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学生,以自由报名的形式,混编成社团班进行学习。
在校内教学活动中,笔者建议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个人和小组合作学习穿插进行。在课程开发者所在的学校的两轮实施中,教师自主开发了课程配套资源来启发学生拓展思维。教师课前将微视频发布到家长群和本课程开发者的工作室公众号,由学生提前在家自行观看学习,并根据微视频的指引完成对课题所涉及的传统艺术的初步了解、材料准备、基础性构思等前置性任务。课堂上,教师先带领学生完成课前作业的汇报与交流,之后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教学重难点的解答,然后,播放示范视频,启发学生将传统艺术与泥塑技法相结合,制作实用的工艺品。微视频的开发和运用,将课堂效率最大化,学生的自学和参与性更强,学习效果也更好。(图1—图3)
课程开发者所在的学校的两轮实施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作品,有许多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拓了思路,回家又拓展作业形式,制作了更具创造性的作品,并返图至社团家长群。
2.校外实践活动
本课程可以利用本地周边的传统艺术资源与民俗博物馆资源,结合校内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借力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营造新的氛围,如聂家庄泥塑博物馆体验、青岛市美术馆彩泥塑公教和“二月二”农场体验做花馍等活动。
1.过程性评价
(1)“课程护照”会以盖徽章的方式对每位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进行记录。
(2)课题学业评价(单课评价表),针对学生每一课题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进行自评和互评。
(3)学期阶段评价表(附本学期最优秀的作业照片)。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每学期末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被评为优秀学员。
2.总结性评价
(1)每学期末,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区片学校前来参观,并请他们提出改进建议。
(2)推荐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学员参加区市各级美术作品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课程开发者所在学校的两轮课程实施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并能运用以彩泥为主的综合材料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增强了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和文化认同感。本次以彩泥为主材料的综合艺术课程,力求将传统文化与时代语境有效融合,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焕活”传统艺术。
作者简介:赵学军,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三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