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世界”教学设计

2021-02-07 03:55:55陈梦怡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鱼鳍鱼尾海洋生物

“海底世界”在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课,属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本课围绕各种鱼的制作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纸黏土的基本做法,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层层深入,教会学生用纸黏土制作鱼以及整个海底世界,呼吁学生保护海洋生物。由单一鱼类制作扩展为丰富的海底世界制作,让学生感受海洋的浩瀚以及制作的乐趣。

认知目标:认识海洋中各种鱼的外形特征,启发学生对鱼的思考和想象。

技能目标:学会运用纸黏土来制作鱼,并且举一反三,学会制作其他的海洋生物。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海洋世界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里鱼的知识,感受制作不同鱼类的不同方法,运用多种方法来制作其他海洋生物。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特点的鱼的造型,并学会举一反三,用纸黏土捏制其他海洋生物。

四年级的学生对海洋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对海洋也有浓厚的探究欲望,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学生的眼中,海洋世界里的鱼是五颜六色、千奇百怪的。本课就利用一个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边学边体验制作的乐趣,同时更加深入了解海洋世界。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了解并认识鱼的外形和基本特征,掌握用纸黏土制作出点、线、面花纹的方法,了解关于鱼的历史印记,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1.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吗?

学生: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水。

教师播放视频:在远古时期,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现在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地球仍是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广阔的海洋里生活着许多神秘的小精灵,光是鱼类就有两万余种。

(2)故事场景导入

(报警声响起)“怎么了?”“海洋安全局”报道,海里有小鱼走失。“警长,有鱼走失了!”“别急,它长什么样?”“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叫mini。”“我们的记忆只有7秒,其他的不记得了,帮帮我们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海洋世界,来一次海底大搜救,请各位小侦探们帮忙寻找走失的小鱼吧!

2.新授课程

教师:各位小侦探们,老师这里收到一份寻鱼启事,可以方便各位小侦探们办案。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这条走失小鱼的第一条线索。

线索一:mini的身体是一个扁扁的形状。(鱼外形)

教师:你觉得可能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不规则形……

老师带着大家来还原mini的样子。首先拿出一种颜色的纸黏土,揉成一个圆形,教师板书:揉。

教师:这样可以吗?

学生:不可以。

教师:为什么不可以?

学生:提示是扁扁的形状。

教师:好!那我们可以压扁。

板书:压。

教师:压出来是不规则的形状,那我们要调整一下。可能是圆形,也可能是三角或者是方形(图1—图3)。请你试着猜一猜,这条鱼可能是什么形状,然后把它压出来。

【设计意图】提出线索,按压出鱼的外形,做出鱼身,也为后面进一步的制作进行铺垫。

线索二:mini有鱼尾和鱼鳍。

教师:鱼除了身体以外还有鱼鳍和鱼尾。鱼鳍和鱼尾是辨别不同鱼类的重要特征。你觉得可以做哪些样式的鱼尾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海洋鱼类的鱼尾有哪些样式。(PPT图片展示)

学生:三角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教师板书:捏,并捏出鱼尾的形状。(图4)

教师:鱼鳍可以怎么做?1片怎么做?3片呢?

教师借助工具牙签,在鱼鳍和鱼尾上刻花纹。

板书:刻。

【设计意图】“线索二”其实是提示我们制作鱼的时候需要捏出鱼尾和鱼鳍。不同的鱼尾巴形状不同,当然鱼鳍的造型和数量也不同。孩子们可以有自我想象的空间,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合理联想。

线索三:mini身上有漂亮的花纹。

教师:我们可以怎样装饰花纹?

学生:用点、线、面。

教师:我们可以用纸黏土做成点、线、面。

板书:搓。

搓“点”: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搓出相同大小的点和不同大小的点;还可以把不同大小的点叠加后再压一压(图5、图6),变成新的花纹。

板书:贴。

搓“线”:我们可以把纸黏土搓成粗细不同的线,这样粗细不同的线放置在鱼身上呈现的效果也不同。线条的摆放还可以有疏密的变化。(图7)

捏“面”:我们可以捏出不同的形状块面花纹。

點、线、面组合(播放微课制作视频):鱼眼、鱼嘴可以通过点、线、面组合来完成。通过点、线、面的制作,并把它们与之前做好的鱼身、鱼鳍、鱼尾组合在一起,一条小鱼就完成了。(图8)

【设计意图】小鱼在有了主体后,就需要添加花纹,而花纹是有多种变化的。学生体验用纸黏土制作点、线、面的方法后,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构成鱼眼、鱼嘴和美丽的花纹。

3.作品展示、总结

教师:我们除了用纸黏土捏制小鱼,还可以捏出其他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最后把它们放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海洋世界的样子了。(图9—图15)

4.拓展

(1)跟着故事感受海洋生物被残杀的样子

教师:mini到底去了哪里?(播放海洋鱼类被大肆捕捞、环境被破坏的视频。)原来是我们人类带来了这场杀戮。

学生:我们的海洋在遭受着污染,海洋生物正遭受杀戮。我们要保护它们,保护它们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小鱼来探讨鱼类被捕杀、海洋被破坏的现状,呼吁人们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2)跟着绘本体验从鱼到人的生命历程

教师分享一个绘本小故事《一条聪明的鱼》。

教师:推荐大家课后可以看一看《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呼吁大家保护海洋生物,保护人类生息繁衍离不开的地球生态系统。

(3)了解从古至今,鱼在艺术品上的运用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鱼的艺术史:从人面鱼纹彩陶盆(图16)、青铜器鱼壶(图17)和鹳鱼石斧图(图18)等器物中可以看出,原来我们人类很早就对鱼产生了深厚的艺术情结。

“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人的本性,我们都应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在这里,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也有仁爱之心,保护海洋生物,爱护自然环境。祝我们的同学年年有余,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鱼跃龙门,实现自己的梦想。

*本教学设计获江苏省第14届“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2019年度)一等奖。

作者簡介:陈梦怡,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

猜你喜欢
鱼鳍鱼尾海洋生物
神奇的海洋生物
中外文摘(2022年15期)2022-11-15 11:16:24
海洋生物动起来
鱼鳍如何兼顾强度和韧性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观狮身鱼尾像
海洋生物
幽默大师(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2
仿生类鱼鳍翼力学性能的数值研究
为什么金鱼死了肚子向上翻
紧体鱼尾裙鱼尾展开处和围度设置探讨
我们探究鱼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