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消肿方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2-07 06:11肖署阳谭志超黄祖辉谢尚能袁胜超叶仲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消肿化瘀下肢

肖署阳 谭志超 黄祖辉 谢尚能 袁胜超 叶仲森

骨折是指骨结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1]。老年骨折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日渐老化,系统功能也逐渐减退,术后肿胀、疼痛程度会愈加严重,同时血液粘度升高,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影响患者预后[2]。下肢骨折在中医学中属于“骨折病”,骨折导致患者筋脉骨肉受损,气血不畅,聚瘀成结,临床表现为受损部位肿胀、疼痛等症状,上述在中医学中属于“肿胀”、“血瘀”之证型[3]。因此中医认为下肢骨折术后应从“血瘀”论治,治则主要为“通”,采用活血化瘀之法。中医药以其廉价有效、操作方便、副作用小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有良好应用效果。因此,本研究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化瘀消肿方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2019 年11 月本院102 例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 例。研究组男29 例,女22 例;年龄61~78 岁,平均年龄(68.74±6.46)岁;手术方式:外固定支架13 例,切复内固定34 例,小夹板外固定4 例。对照组男27 例,女24 例;年龄61~81 岁,平均年龄(68.96±6.04)岁;手术方式:外固定支架10 例,切复内固定36 例,小夹板外固定5 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骨科学》[4]及《中医诊断疗效标准》[5]关于中西医下肢骨折诊断标准者;②年龄≥60 岁者;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病理性骨折者;②肝肾功能异常、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对本研究中使用的中草药药物过敏者;④有免疫抑制剂、激素类或其他抗凝药物长期服用者;⑤有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抬高患侧肢体促进静脉血液或淋巴液回流,鼓励患者勤翻身,指导进行肌力训练,术后第2 天开始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2 次/d。于术后当天,研究组给予化瘀消肿方治疗,组方:虎杖15 g,仙鹤草15 g,益母草15 g,川牛膝15 g,薏苡仁30 g,生白术12 g,川芎10 g,红花10 g,桃仁10 g,生地10 g,赤芍10 g,土鳖虫10 g,泽兰6 g,泽泻6 g,生甘草6 g;水煎200 ml 分早晚2 次服用,1 剂/d。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包括5%化瘀消肿方原药材)治疗,水煎200 ml分早晚2 次服用,1 剂/d。以上治疗方法均持续8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的疼痛程度,治疗前及治疗8 周后肿胀程度及血液粘度(HBV、LBV、PV)。采用VAS[6]评估疼痛程度,0 分代表无疼痛,10 分为无法忍受和控制剧烈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呈正比。使用皮尺测定肿胀程度,肿胀程度=(患侧下肢最肿处周径-健侧下肢相同部位周径)/健侧下肢相同部位周径×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与肿胀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肿胀程度和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 后,两组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两组肿胀程度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液粘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HBV、LBV、PV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 周后,两组HBV、LBV、PV 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BV、LBV、PV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疼痛与肿胀程度比较()

表1 两组疼痛与肿胀程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表2 两组血液粘度比较(,mPa·s)

表2 两组血液粘度比较(,mPa·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下肢骨折后由于出血及手术创伤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心血管、内分泌系统及凝血功能均退变,肿胀会更为严重,进而加重术后疼痛,同时血液处于粘度较高的状态,影响骨折愈合及下肢功能恢复[7]。中医理论中“瘀血流注,四肢疼痛、肿胀”,“血气凝涩,血凝而不流”,因此临床当以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之法进行治疗[8]。

化瘀消肿方中虎杖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为君药;生白术具有健脾燥湿的功效,为臣药;红花、桃仁、仙鹤草、生地、赤芍、益母草、土鳖虫可辅佐虎杖,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薏苡仁、川牛膝、泽泻可辅佐白术增强健脾祛湿的功效,均为佐药;甘草起到调和百药的功效,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化瘀消肿的功效。本次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治疗7 d 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8 周后肿胀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理伤续断方》中有“凡肿是血作”,其表示外伤引起的肿痛均为瘀血导致,化瘀消肿方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9]。

中医学中,瘀血阻塞可导致津液无法运行,则血液凝结无法化散,因此水湿的合理化生能够促进血液流动,降低血液粘度[10]。骨折后患者血液粘度升高,影响血液微循环状态,使血运状态处于较差的状态,不利于术后愈合,同时可能引起血栓等不良情况[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8 周后,两组HBV、LBV、PV 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HBV、LBV、PV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提示化瘀消肿方能够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血液粘度。分析原因,骨折患者气血损伤严重,正气不振,瘀血难以祛除,水湿无法得到化生,而化瘀消肿方中以川芎、红花、桃仁、生地、赤芍等取桃红四物汤之意,发挥养血、活血、化瘀的功效,虎杖、牛膝、土鳖虫加强破血化瘀的功效,薏苡仁、白术、泽泻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泽兰及益母草则加强利水的功效,同时白术、仙鹤草、生地具有益气、养血、止血的功效,诸药合用可从血水关系上改善血液粘度。

综上所述,化瘀消肿方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的肿胀、疼痛改善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液粘度。

猜你喜欢
消肿化瘀下肢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自拟消肿方联合冰硝散治疗三踝骨折肿胀的疗效观察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妇康消肿丸中4种成分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赤小豆鲫鱼汤日常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