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妍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集中发病于老年群体,该疾病发病率较高。脑梗死主要发病因素为患者脑组织缺乏供血导致脑组织出现病变,患者年龄越大,对患者造成的威胁越大。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以及相关并发症,一般常见并发症为脑梗死后出现抑郁,患者情绪出现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认知能力差、行动迟缓等,严重的将出现自杀想法。脑梗死后的患者出现抑郁,临床很难发现,对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及预后造成严重影响[1,2]。因此,脑梗死后给予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1 月本院收取的39 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男25 例,女14 例;年龄62~82 岁,平均年龄(70.64±3.79)岁。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9 例)与实验组(20 例)。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对实验药物过敏的患者,精神及意识障碍的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实验研究目的,自愿加入各组,并且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开展基础干预,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稳定血压、血糖、血脂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由于自身疾病及周围陌生的环境,会存在较大的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措施,为患者讲解脑梗死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耐心回答患者问题,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3]。
1.2.2 实验组 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抗抑郁治疗,使用盐酸帕罗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43),药物剂量为20 mg/次,1 次/d。指导患者服药期间,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药量,药物剂量≤60 mg/d,对患者持续治疗60 d[4]。另外,对患者进行头穴丛刺,利用腧穴分区方式,选取患者顶前区、顶区及额区位置,然后使用丛刺法,每个位置刺入3~5 针,使用0.35 mm×40 mm 毫针,对毫针进行消毒后,根据选择好的穴位进行向前或后透刺,针体与患者皮肤保持15°进入帽状腱膜下,深度为23 mm左右,使用长留针方法,进行间断行针法,留针时间为6 h,在留针过程中,需重复转捻2 次针;1 次/d,患者持续治疗6 d,然后间隔1 d 再进行治疗,共治疗28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观察指标主要包括语言表达、动作能力、面瘫症状、抑郁水平、意识能力。医护人员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主观评判,评分标准为0~30 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越好。
1.3.2 比较两组患者的行为能力 行为能力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吃饭表现、如厕能力、移动能力、肢体协调[5]。医护人员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主观评判,评分标准为0~100 分,评分越高则代表患者行为能力改善越好。
1.3.3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 医护人员主观判断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需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评分0~100 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属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语言表达、动作能力、面瘫症状、抑郁水平、意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行为能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吃饭表现、如厕能力、移动能力、肢体协调评分分别为(94.47±3.52)、(94.66±3.33)、(93.55±3.44)、(95.23±2.76)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0.54±3.45)、(61.82±3.17)、(60.47±3.52)、(61.98±3.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16±4.62)、(91.67±5.76)、(96.28±2.9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58.92±4.75)、(60.88±5.58)、(59.84±2.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注:与常规组比较,aP<0.05
当前,人们生活及饮食习惯与以往存在较大差异,造成脑梗死患者不断增多。该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抑郁症为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脑梗死后抑郁症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心情低落等,具有严重的焦虑、不安心理,对患者神经及行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抗抑郁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临床使用帕罗西订药物开展治疗,该药物为5-羟色胺(5-HT)的一种抑制性药物,药物到达患者体内,可以实现完全吸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率,可以广泛分布于患者机体内各个组织与器官中。该药物能够对5-HT 的转运体形成选择性抑制效果,阻断5-HT 再摄取,从而提升5-HT 的浓度,充分发挥抗抑郁功效[6]。另外,帕罗西汀可以有效纠正患者神经网络障碍,促进恢复神经传导连续性及兴奋性,有效恢复患者受损神经,改善患者原有机体协调性。因此,针对脑梗死后患者实施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行为能力,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患者治疗满意度较高[7,8]。
中医认为脑梗死后抑郁属于中风与郁证的合病,患者因为自身疾病而发生抑郁,统筹于郁症范围,病灶主要在于脑部。所以,针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头穴丛刺,通过长时间留针可以对患者穴位产生持续性的刺激,有利于患者调神醒脑,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快速康复。有关研究显示,通过针刺对脑梗死后抑郁大鼠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实验大鼠脑部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5-HT 与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使用率,提升大鼠下丘脑与海马的多巴胺(DA)、NE 及5-HT 等水平,从而减少皮质醇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临床有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针刺,可以有效改善NE、5-HT递质的代谢和产生,有利于增加浓度,从而有效抑制患者抑郁的产生。
此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语言表达、动作能力、面瘫症状、抑郁水平、意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吃饭表现、如厕能力、移动能力、肢体协调评分分别为(94.47±3.52)、(94.66±3.33)、(93.55±3.44)、(95.23±2.76)分,均高于常规组的(60.54±3.45)、(61.82±3.17)、(60.47±3.52)、(61.98±3.0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家属满意度评分分为(95.16±4.62)、(91.67±5.76)、(96.28±2.9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58.92±4.75)、(60.88±5.58)、(59.84±2.6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脑梗死患者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患者病症的治疗,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开展早期抗抑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临床可广泛应用推广。